王华

  • 前列腺癌手术需要住院多久(视频)

    前列腺癌手术需要住院多久
    前列腺癌术后通常需要住院1周左右,特别在三甲医院或省级医院,1周时间足够恢复。目前手术技术良好,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团队对前列腺癌护理较好,有丰富经验且具有有效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所以患者在1周之内即可出院。 但是不同医院住院时间不同,有些医院做前列腺癌手术较好,可能术后3天,甚至更短时间即可出院,但在部分基层医院可能手术后需要住院比较长时间。术后降低并发症以及快速恢复都有助于缩短前列腺癌术后住院时间。但是在以前做前列腺癌手术较少,开展比较少时,患者住院时间较长。 住院时间与手术医生技术也有关系,如果手术技术高超、熟练,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较短。
    2023-08-02
  • 如何区分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视频)

    如何区分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 1、前列腺炎主要以青壮年为发患者群,而前列腺癌多为老年人; 2、前列腺炎症状通常在盆腔区,因为前列腺位于盆腔。前列腺炎会引起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碍,还会引起紧张或者恐惧心理。在门诊会遇到一些患者因前列腺炎,已经去过各大医院甚至不同省份看病,希望找到一种药物根除前列腺炎。前列腺炎使患者心理压力较大,甚至有些患者要求医生进行切除前列腺,所以需要医生告诉患者前列腺炎本身不可怕。前列腺炎没有手术切除这样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抗炎治疗。所以前列腺炎主要是年轻人患有,不会引起严重后果。而前列腺癌主要是老年人患有,通常会有排尿不畅症状,或经体检发现前列腺抗原升高,进一步确诊为前列腺癌。还有一些患者在发生骨痛、腰痛、腿痛后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发现是由前列腺癌引起的骨转移。
    2023-08-02
  • 浅表性膀胱癌的早期能治愈吗(视频)

    浅表性膀胱癌的早期能治愈吗
    浅表性膀胱癌早期可治愈。浅表性膀胱癌是之前的概念,目前称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指肿瘤生长位置比较表浅,位于膀胱黏膜层,并没有侵犯到肌层。针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标准治疗办法是切除肿瘤。通常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切除以后进一步做病理切片,判断肿瘤侵犯深度是TA期还是T1期,以及细胞分级是高级别还是低级别,从而进行下一步辅助治疗。 TA期低级别肿瘤只需要做电切手术,同时术后24小时内,对患者进行术后灌注治疗,即即刻灌注治疗。T1期或高级别肿瘤患者,因为复发率较高,通常在术后2-6周需要对患者再做一次电切手术,即二次电切手术。二次电切后评估有无肿瘤残留,如果没有肿瘤残留,对高级别T1期患者进行卡介苗膀胱灌注可以降低复发率。但是部分患者经过治疗以后还会出现复发,甚至出现肌层浸润,即需要进行膀胱全切除预防转移。
    2023-08-02
  • 前列腺癌骨转移晚期最佳治疗方法(视频)

    前列腺癌骨转移晚期最佳治疗方法
    前列腺癌骨转移晚期主要治疗方法是内分泌治疗,即雄激素剥夺治疗法。早期雄激素剥夺治疗采用睾丸切除法,80年代后期出现新的雄激素去除药物,通过打针使患者睾丸雄激素去除,属于内分泌治疗办法。此外需根据骨转移部位,有没有合并内脏转移,将患者分为高瘤负荷、低瘤负荷,或者高危、低危。 不同分类办法有不同治疗方法。例如高瘤负荷患者或高危患者,通常是在雄激素剥夺治疗基础上,联合新兴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目前常用的阿比特龙、恩杂鲁胺、阿帕他胺进行联合化疗。在激素敏感阶段,雄激素剥夺治疗联合新兴内分泌治疗药物,可以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经过治疗如果患者疾病出现进展,对内分泌治疗产生抵抗,需要进一步调换药物,更换治疗办法。此外前列腺癌骨转移,还要用抑制骨转移的药物,常用唑来膦酸。经过综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2023-08-02
  • 中高危前列腺癌治疗最佳方法(视频)

    中高危前列腺癌治疗最佳方法
    中高危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放疗,但目前哪种治疗方法最佳,临床暂无定论。 有大量临床研究比较手术治疗和根治性放疗对中高危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发现两种方法对患者总体生存率没有差别。因此,通常需要告知患者两种方法治疗的优点和缺点,让患者进行选择。手术治疗和放疗有以下优、缺点: 1、手术的优点是可以将整个前列腺切除,进行进一步病理评估,以便于进行术后辅助治疗,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缺点是术后可能导致患者尿失禁,或性功能障碍,特别是有些年轻患者或有性功能需求患者,可能不太愿意选择手术治疗; 2、放射治疗主要不良反应是引起放射性膀胱炎或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会使患者出现血尿、尿频、排尿不适,放射性直肠炎会引起患者腹泻、大便不适。手术和放疗都是治疗中高危前列腺癌的主要办法。但是手术和放疗单一疗法通常不够,需联合内分泌治疗、化疗,治疗效果较好。
    2023-08-02
  • 前列腺癌PSA诊断标准(视频)

    前列腺癌PSA诊断标准
    前列腺癌PSA诊断标准设定参考值为0-4ng/ml。PSA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正常前列腺细胞和肿瘤细胞都会产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没有确定正常值,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高不一定是前列腺癌,低也不能排除不是前列腺癌。 目前没有诊断前列腺癌的正常值,只是通常设定参考值为0-4ng/ml。一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如果超过4ng/ml,临床需要进一步做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作为肿瘤筛查标志物,通常用于前列腺癌早期筛查。 在发达国家患者通常可以在社区进行筛查,使得前列腺癌可以早发现,所以在发达国家90%以上的前列腺癌都可以早期发现。但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实行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为基础的人群筛查,所以在我国患者就诊时大约一半患者前列腺癌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另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除作为诊断标准以外,在前列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也发挥重要作用。通常治疗以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会下降,手术以后会降到0,如果患者手术以后指标不能下降到0可能有转移,还需要做进一步治疗。
    2023-08-02
  • 前列腺癌分为哪几种(视频)

    前列腺癌分为哪几种
    通常在临床上前列腺癌分为四种类型: 1、潜伏型前列腺癌:患者通常在生前无症状,化验检查也无异常,患者因其它疾病死亡以后进行尸体解剖时做病理切片,最后证实为前列腺癌; 2、隐匿型前列腺癌:由于患者有转移性症状,经过进一步系统检查,最后发现前列腺癌是原发病灶; 3、偶发型前列腺癌:患者通常以良性疾病就诊,如前列腺增生。在医院经过手术治疗以后,切除下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时发现里面有癌细胞,最后确诊为前列腺癌; 4、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在临床占大多数,患者有临床症状,或在体检时发现前列腺指标升高,或肛门指诊发现前列腺有结节,或CT、磁共振、B超发现前列腺有可疑结节。最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是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切片证实为前列腺癌。
    2023-08-02
  • 前列腺癌骨转移后能治愈吗(视频)

    前列腺癌骨转移后能治愈吗
    目前前列腺癌骨转移后不能治愈。前列腺癌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表现,通过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总生存期。虽然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代表生存时间有限,但是并非治疗没有希望,大概有10%患者对内分泌治疗效果较敏感。临床遇到晚期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经过治疗存活10多年的例子,但是概率不到10%。绝大部分患者发生骨转移以后,生存时间只有3-4年,超过5年的人大概不足50%。因此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目前治疗较困难。 虽然国际、国内有很多针对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药物,但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效果有限,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完全根除晚期前列腺癌转移。如果部分患者发生骨转移,转移部位比较少,转移部位小于五个称为寡转移,发生寡转移的前列腺癌除全身治疗以外,还可以对患者进行局部前列腺手术切除,或对前列腺进行放疗、单纯内分泌治疗,以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
    2023-08-02
  • 前列腺癌肾功能变差怎么办(视频)

    前列腺癌肾功能变差怎么办
    首先要分析前列腺癌引起肾功能变差的原因,然后去除原因改善肾功能。前列腺癌导致肾功能变差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前列腺癌引起排尿不畅,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尿道从前列腺通过,前列腺出现肿瘤压迫尿道引起排尿不畅,膀胱尿液无法排出可影响肾功能。有效治疗办法是先插尿管使尿液排出,但只插一次尿管也不行,因为尿管拔除后患者仍然无法解出尿液,需要长期留置尿管。尿管留置时间根据患者病情决定,通常留置时间在1个月左右。在这1个月期间要对患者前列腺癌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同时考虑手术治疗,经过治疗以后可以尝试把尿管拔除。如果拔除尿管以后患者仍然不能排出小便,需继续留置尿管。如果要长期留置尿管,需要每个月换一次新尿管; 2、前列腺癌晚期,肿瘤压迫输尿管引起双肾积水。这种情况要在两侧输尿管里插管,通常称为输尿管支架管植入,通过插管使肾脏小便顺利排到膀胱以改善肾功能; 3、前列腺癌患者用药较多,很多药物可能对患者肾功能有影响。治疗办法是先停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通常停药以后肾功能会逐渐好转; 4、前列腺癌晚期患者胃口不好,吃不下饭、喝不了水,水份摄入不足影响尿量产生,从而导致肾功能变差。治疗方法是给患者进行输液补液,增加尿量,逐渐改善肾功能指标。 综上所述,前列腺癌导致肾功能变差原因较多,因此需要寻找原因,从而针对性治疗肾功能不全。
    2023-08-02
  • 肾癌切除后骨转移的早期症状(视频)

    肾癌切除后骨转移的早期症状
    肾癌骨转移后通常会发生骨痛,但是很多患者发生骨转移后无不适感。所以肾癌术后医生建议患者定期检查,包括做CT、磁共振,甚至骨扫描。肾癌患者术后即使无不适感,但通过一些检查进行判断也会检查出转移病灶。如果肾癌患者术后发生骨痛,也需要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发生骨转移。所以无论患者有无疼痛症状,术后均建议患者进行定期检查。一般术后2年之内,每3个月进行一次CT或磁共振检查判断肿瘤是否有复发和转移。术后2年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一直持续到5年,如果5年内没有发现患者骨转移证据,5年以后可以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肾癌患者术后发生骨转移,很多患者没有症状,大多可通过检查明确,但是也有患者出现疼痛,然后进行相关检查确定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治疗主要以全身治疗为主,主要运用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也可用药物来抑制骨转移,例如唑来膦酸。如果肾癌骨转移发生在腰椎、大腿骨有一定危险性,需要告诉患者积极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