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梅

  • 宝宝吐黄奶是怎么回事(音频)

    宝宝吐黄奶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李艳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
    宝宝吐黄奶多见于以下原因: 一、生理原因,宝宝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就会使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另外,由于宝宝食管肌肉张力比较低,贲门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门而出导致吐奶。生理性的吐奶等宝宝长大一点后胃垂向下,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的功能渐渐增强,才不会吐奶。 二、病理原因:感冒、细菌感染、便秘、幽门狭窄、食管闭锁、肠道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 三、喂养不当、喂奶姿势不当、喂奶过快、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喂奶时翻动小孩过多、过早添加辅食,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 三个月的宝宝晚上哭闹怎么回事(音频)

    三个月的宝宝晚上哭闹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李艳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
    三个月的宝宝晚上哭闹,如果病程少于三天,而且宝宝伴有食欲不好、食欲亢进或者是吐奶、拉肚子,考虑为消化不良或者是脾胃虚弱造成的。这种情况如果是母乳喂养建议妈妈注意饮食,宝宝注意保温,可以给孩子吃助消化的药或者是健脾药观察,腹泻时需要化验大便常规。 如果宝宝这一段时间出现睡觉时啼哭,就是哭醒了,或者是伴有睡眠不实、易惊、出汗,多和季节无关,多考虑为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钙吸收不好,建议补充维生素D,加上一段时间的钙剂观察。如果效果不好,建议去医院测定维生素D水平。
  • 孩子头磕了一个大包怎么办(音频)

    孩子头磕了一个大包怎么办
    讲解医师:李艳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
    宝宝头磕了一个大包,首先要看这个包有没有逐渐增大的趋势。通常孩子脑袋顶上的包考虑为头皮下血管破裂造成的头皮血肿。 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尚可,没有剧烈的哭闹、嗜睡,或者烦躁不安、呕吐、头疼等,尤其是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明确表达自我感觉症状,若没有肢体障碍,可以先观察,最少观察72h。 可以在48h内用冷敷,比如用冰块或者凉毛巾,冷敷后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48h后基本上包块比较固定,这时可以热敷,热敷能够促进淤血的吸收。如果48h后,包块增大,孩子出现呕吐、嗜睡、精神状态较差,立即到医院做头部CT,排除迟发性的颅脑损伤和出血。
  • 一岁宝宝上吐下泻怎么办(音频)

    一岁宝宝上吐下泻怎么办
    讲解医师:李艳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
    一岁宝宝上吐下泻,首先看孩子的精神状态,有没有发烧,能不能喝水等。如果孩子能喝水,不发烧,精神状态好,可以先吃药观察看。一定要注意给孩子保温、停辅食可以给他吃奶、米汤,别的一律不能吃。如果孩子伴有发烧,呕吐严重不能喝水,建议及时去医院。孩子小,很容易发生中毒症状以及脱水。如果孩子吃药,可以给他吃益生菌等助消化的药。益生菌要空腹吃,助消化的药首选胃肠安丸。一定要记住给孩子化验大便常规,排除肠炎。如果大便里边白细胞大于五个,考虑细菌性感染造成的,这种情况要加抗生素。抗生素跟益生菌服用一定要隔开两个小时。如果大便是水样,还需吃思密达。思密达一天三次,跟益生菌也要隔开两个小时。如果需要是吃抗生素、益生菌、思密达,就是空腹时候吃益生菌,两个小时以后可以给它吃思密达和抗生素。如果大便不是水样的,就吃益生菌助消化的药就可以。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根据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小孩身上起小米粒疙瘩是什么(音频)

    小孩身上起小米粒疙瘩是什么
    讲解医师:李艳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
    小孩身上起小米粒一样的疙瘩,同时伴有痒感、发烧、嗓子疼,这种情况多考虑为猩红热。它是一种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有三大特征,发热、咽峡炎和皮疹。发热多为持续性的高热,发热的高低及热程与皮疹的多少和消长相一致。皮疹多见于在全身弥漫性充血的基础上,看见粟粒样的皮疹,在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呈红色的线条,称为“帕氏线”或者是线状疹。一般皮疹持续48小时达到高峰,随后按照出疹的顺序逐渐消退,皮疹消退后开始脱皮。这种情况必须上医院面诊,要使用足量抗生素进行治疗,通常选用青霉素或头孢7-10天。
  • 小孩手脱皮是怎么回事(音频)

    小孩手脱皮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李艳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
    小孩手脱皮,如果伴有脚、足趾脱皮,这种情况下,通常见于小儿内科的两种疾病:一种是猩红热,一种是川崎氏病,都是在疾病的恢复期,可能会出现手、足脱皮的现象。如果孩子之前有一过性的皮疹,比如身体上可以看见鸡皮样的,或者是局部脸上看见鸡皮样的皮疹,伴有痒感、发烧,或者是不发烧,多考虑为链球菌感染引起。如果发烧,皮疹多即是猩红热,也有不典型的就是不发烧,单纯的表现皮疹,这种情况,建议化验血常规。同时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或者是头孢治疗1周,1周以后可能会出现手指脱皮。
  • 为什么1周岁宝宝睡觉头出汗(音频)

    为什么1周岁宝宝睡觉头出汗
    讲解医师:李艳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
    1周岁的宝宝睡觉头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机体通过排出汗液来散发热量,从而维持正常体温的过程。出汗过多称为多汗,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两种。绝大多数的宝宝是生理性的多汗。因为婴幼儿皮肤含水量比较大,微血管丰富,因此通过皮肤散发的水分也相对的较多,加上婴幼儿活泼好动,出汗自然多于成人。而且孩子的生长发育这个时候是特别快,所以新陈代谢也快,出汗也容易多。此外,穿衣过多、盖被子过厚、室温过高、低温因素也容易造成幼儿多汗。通常小儿刚入睡时出汗多,是因为积存体内多余的能量需要释放造成,是生理性的多汗。通常要给孩子少捂、少盖,要及时的把汗液擦干净,以防止着凉感冒。
  •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可以洗澡吗(音频)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可以洗澡吗
    讲解医师:李艳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
    宝宝得手足口病的时候,尽量不建议洗澡,尤其是洗热水澡。可以适当用温毛巾擦浴,不建议进行洗澡或者淋浴。因为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都会出现手、足、肛门及口腔部疱疹,疱疹可以破溃形成浅溃疡,自然的病程是7-10天。如果疱疹破溃时泡澡或者淋浴,容易造成感染,这个时候主要是保持干燥。如果局部形成红肿,可以涂抹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直到痂皮脱落以后,才可以洗澡或者泡澡。痂皮未脱落之前,尤其是有渗出的时候、破溃的时候,不建议洗澡。
  • 手足口怎么传染(音频)

    手足口怎么传染
    讲解医师:李艳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病儿和阴性的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原。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病儿的粪便、疱疹液、打喷嚏的飞沫、毛巾、茶杯、玩具、餐具、奶瓶及床上用品等而被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4岁以下的婴幼儿,集体儿童机构,容易发生集体感染。该病的传染性极强,常引起暴发流行,之后是散发。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预防的关键,主要是勤洗手,注意玩具和餐具的消毒。易感人群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疫情监测。
  • 宝宝多大可以喝酸奶(音频)

    宝宝多大可以喝酸奶
    讲解医师:李艳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
    宝宝1岁以后可以少量的喝酸奶,4岁以上就可以跟成人一样喝酸奶了。1-3岁之间要用儿童酸奶,儿童酸奶跟成人的成分不太一样,而且不主张用冰箱里冷藏的酸奶,直接拿出来给孩子喝,容易造成宝宝胃肠道不适,会出现呕吐以及腹泻,严重的患者还会引起急性的胃肠炎。 酸奶具有什么好处?首先它具有促进小儿消化的作用,能够促进胃液的分泌,从而达到加强消化的作用。还含有丰富的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有助于维持小儿正常的消化功能,以及调节消化功能的紊乱,可以适当给孩子喝,一次不主张喝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