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 窦性心动过速可以治愈吗?(音频)

    窦性心动过速可以治愈吗?
    讲解医师:李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
    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的原因可以有病理性的原因和生理性的原因。对于由于病理性原因造成的窦性心动过速,当原发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比如心力衰竭的纠正、感染的纠正、体温恢复正常、贫血的纠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纠正等等,窦性心动过速也会同时得到纠正。窦性心动过速本身是由我们正常的心脏起搏点,也就是窦房结细胞,它所发出的冲动所引起的,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节律,当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或者是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的时候,比如做运动:跑步、爬楼梯、游泳,比如像情绪紧张、激动、饮酒和咖啡等等情况下所出现的窦性心动过速,它是一种人体的正常反应,也是人体所需要的。所以并不存在窦性心动过速能否被治愈的说法。
  • 窦性心动过速的检查方法(音频)

    窦性心动过速的检查方法
    讲解医师:李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
    对于窦性心动过速,主要检查方法还是依靠心电图来检查,在心动过速的情况下,心电图上所出现的表现为心房的P波与正常节律情况下的窦性P波是一致的。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也就是常用的PR间期,通常情况下是在0.12秒到0.20秒之间。心室率的频率大多是在100到150次/分钟,偶尔可以有高达200次/分的现象。刺激迷走神经可以使心动过速的频率逐渐减慢,停止刺激以后可能又会增加到原来的水平。除了心电图的检查,还可以通过24小时的动态心电监测来发现心动过速。通常这种情况下,一天24小时心动过速不太可能是持续性的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也是一过性的,它与心电图的表现是一样的。在心动过速的情况下,它的P波形态与正常节律的窦性P波形态是一样的,心率表现为逐渐增快到100次以上,持续数秒钟或者是数分钟,可以逐渐减慢到原有的水平。
  • 心房扑动如何用药?(音频)

    心房扑动如何用药?
    讲解医师:李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
    心房扑动的治疗目标包括控制心室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恢复窦性心律,减少复发,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对于心房扑动急性期的发作治疗,目的是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常用的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包括洋地黄制剂、钙离子拮抗剂,也就是地尔硫卓或者维拉帕米,还有β受体阻断剂,紧急情况下可以应用静脉用药。当上述药物效果不佳时,可以选用IC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像普罗帕酮或者Ⅲ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像胺碘酮或者是索他洛尔。这两类药物静脉注射可以减慢心率,还有转复心率的作用。当房扑合并预激综合征的时候,要注意西地兰是禁用的,可以选用普罗帕酮或者是胺碘酮,当心室率过快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时候,应当采取同步的直流电复律。对于慢性房扑的治疗,首要的目标是控制心室率,使用的药物与急性期是相同的。复律的治疗应当权衡复律对于患者的病变而定。对于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治疗,房扑持续48小时以上就可能发生血栓栓塞,应当采取抗凝治疗。根据血栓栓塞的风险分层可以选择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华法林和新型的口服抗凝药。
  • 心房扑动的危害?(音频)

    心房扑动的危害?
    讲解医师:李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
    心房扑动的危害与心房颤动的危害类似,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使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房颤本身的频率可以达到250次到350次每分钟,大多数情况下房扑是按照3:1到4:1的频率下传,也就是说心室率并不会特别的高,但是一旦出现了房室传导在2:1甚至是1:1传导的时候,心室率就会达到150次/分,甚至是更高。病人会出现心慌、气短、乏力、胸痛等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到血流动力学加重心肌缺血,出现低血压、头晕晕厥、休克的症状。第二是血栓的风险,房扑与房颤相似,超过48小时的房扑就会出现血栓的风险了。如果血栓一旦脱落,可能会导致循环系统的栓塞。第三,长年累月的心房扑动可能会引起心脏的扩大,尤其是心房扩大,临床上会引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造成患者心功能的下降,严重的时候可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 房室传导阻滞可以治愈吗?(音频)

    房室传导阻滞可以治愈吗?
    讲解医师:李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
    如果房室传导阻滞是一些可逆性的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是一过性的,比如电解质的紊乱、药物等因素造成的,在去除诱因以后,房室传导阻滞也会自然的恢复。但是如果房室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肌炎症、心肌的缺血或者是传导系统的纤维化,它们导致的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的器质性损伤。这些情况下,房室传导阻滞逆转的可能性就很小,如果出现了严重的情况,就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来替代房室结工作,使心室率达到正常的水平,以维持心脏的血液输出量。
  • 慢性结肠炎的预后(视频)

    慢性结肠炎的预后
    慢性结肠炎预后绝大多数较好,具体如下: 1、如细菌性慢性结肠炎以及病毒性慢性结肠炎等,相对预后较好,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结肠炎预后相对较差; 2、若为溃疡性结肠炎蒙特利尔分型轻型,治疗效果较好,重度全结肠型预后相对较差; 3、患者自身免疫力强,而且体质强壮,相对预后较好; 4、病人就诊时,医生能给予及时、正确的诊断,预后相对较好,误诊或者误治预后相对较差; 5、病人能够饮食规律,不吃辛辣、生冷和油腻食物,不喝浓茶和咖啡等刺激肠胃食物,预后相对较好。另外,患者经常运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劳累,以及不经常晚上熬夜玩手机、电脑,慢性结肠炎预后较好。
    2023-07-31
  • 慢性结肠炎引起的便秘怎么办(视频)

    慢性结肠炎引起的便秘怎么办
    慢性结肠炎引起的便秘,首先明确是否便秘,比如大便次数是否减少、大便是否干结、排便是否费力等,具体处理如下: 1、改变生活方式,即基础治疗。饮食方面,进食富含纤维食物,比如胡芹、韭菜,喝蜂蜜水,多喝开水,吃水果,比如香蕉、火龙果以及梨,帮助消化、排便。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增加运动,有助于肠胃运化,有助于排便; 2、便秘由于胃肠动力不足引起者,选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比如莫沙必利等; 3、如果病人出现便秘,可以选择益生菌治疗,包括凝结芽孢杆菌活菌,以及市场上比较畅销的活菌制剂酸奶,也有通便效果; 4、如果便秘,大便已经排不出去,粪质干硬,切勿使用排便药物,以免导致粪便嵌顿,可采用开塞露把直肠远端积粪排出,然后再吃泻药。
    2023-07-31
  • 大便有白色分泌物是怎么回事(视频)

    大便有白色分泌物是怎么回事
    大便有白色分泌物主要是指黏液,肠道黏液是人体的保护性措施,起润滑作用。但如果黏液增多考虑黏液便,有以下几种情况存在: 1、生理性因素:排便前1-2天服用含有白色分泌物的食物,比如藕粉、山药粉。排便前3天接受过上消化道造影,尤其是钡餐造影,可排出白色分泌物; 2、病理性因素:主要与炎症刺激有关。小肠炎症分泌黏液会与大便混合,患者无法察觉。但如果是结肠炎症,会产生很多黏液裹在大便外,会发现白色分泌物增多,常见于过敏性肠炎等肠病。细菌感染引起肠炎白色分泌物也增多,比如急性细菌性痢疾,除有血便以外,还有黏液便,黏液、血便混合。自身免疫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等也排黏液脓血便,血便多、黏液少,或黏液多、血便少,甚至纯黏液。若考虑肠炎引起需做积极处理和治疗。
    2023-07-31
  • 大便有血块是怎么回事(视频)

    大便有血块是怎么回事
    大便有血块最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直肠病变,包括痔疮、肛裂等肛门直肠病变导致消化道出血; 2、消化系统疾病,比如炎症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肠结核、直肠癌等,需要做肠镜检查区分不同原因,给予不同治疗和对待; 3、全身性疾病,比如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上常见过敏性紫癜病人,肠道有肠黏膜出血或者血块,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也会出现便血; 4、老年患者服用活血化瘀中药,或者口服阿司匹林、波立维类抗血小板药物,也会导致肠道出血的情况,需仔细询问病史排除。
    2023-07-31
  • 慢性结肠炎对身体的影响(视频)

    慢性结肠炎对身体的影响
    慢性结肠炎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出现,对身体的影响具体如下: 1、长期腹泻会导致脱水或者酸中毒,以及营养物质流失,病人会出现发热、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情况。腹痛症状会影响进食功能,导致营养物质缺乏,出现消瘦; 2、慢性结肠炎长期不愈,而病人又自行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会影响肠道细菌,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比如出现腹胀,以及其它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疾病; 3、长期慢性炎症反复刺激肠黏膜,可导致直肠息肉或者结肠息肉产生。慢性结肠炎如果反复长期炎症、水肿、充血,然后愈合,反反复复修复,可能引起恶变,比如引起直肠癌或者结肠癌发生,需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