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

  • 宫寒不孕调理方法(视频)

    宫寒不孕调理方法
    中医认为宫寒可导致不孕。调理方法具体如下: 1、保暖:尤其月经期应注意保暖; 2、泡脚:水位需高于脚踝,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可调理寒性体质; 3、饮食调理:避免进食寒冷食物,如冰饮、西瓜、白萝卜等。适当进食活血化瘀食物,如猪肉、红萝卜等; 4、运动调理:动则生阳,寒性体质需通过运动改善体质,如快步走,尤其在卵石路行走可以刺激足底经络、穴位,可疏通经脉,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5、中药调理:如鹿胎膏、温经汤、暖宫丸、金匮肾气丸等,对暖宫驱寒效果较好。
    2023-08-02
  • 免疫性不孕能不能治好(视频)

    免疫性不孕能不能治好
    免疫性不孕定义指免疫因素导致不孕,约占10%-30%,目前此诊断存在争议,但大部分可以治愈,包括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子抗体、抗透明带抗体等抗体阳性。治疗方法如下: 1、试管婴儿:受孕率及费用较高; 2、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排卵前2周运用强的松; 3、隔绝疗法:应用工具避孕3-6个月可有效避免精子抗原刺激,抗体消失后可再次怀孕; 4、宫腔内人工授精:女性宫颈黏液中存在大量抗精子抗体时,可将男方精液于体外优化处理,分离出高质量精子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对免疫性不孕存在治疗效果。
    2023-08-02
  • 经期同房会不会不孕(视频)

    经期同房会不会不孕
    经期同房可能导致不孕,原因具体如下: 1、经期宫颈口开放,使感染几率增加; 2、经期子宫内出血、盆腔充血,可能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炎症,包括阴道炎、宫颈炎、内膜炎及输卵管炎。炎症可导致不孕,如输卵管炎症导致输卵管梗阻、积水出现不孕症或异位妊娠; 3、子宫内膜炎症影响胚胎着床,导致生化妊娠或流产; 4、阴道、宫颈炎症影响精子生殖道内运行。 经期同房后不仅可导致受孕困难,还可能造成身体不适,如发热、头痛、腰痛、月经异常等,建议经期应避免同房。
    2023-08-02
  • 肌肉萎缩症什么引起(视频)

    肌肉萎缩症什么引起
    肌肉萎缩指骨骼肌肌肉体积较正常情况下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的临床症状。这只是一种症状,多数疾病可以导致肌肉萎缩。比如感染、中毒、代谢异常、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废用等原因都可以导致肌肉本身的损害。或者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也可出现肌肉萎缩。随着近几年的网络宣传,肌肉萎缩似乎成了不治之症,成了疑难危重症的代言词,甚至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让人感觉得了肌肉萎缩就没有希望。其实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肌肉萎缩其实并不可怕,不同原因导致的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的严重性不同,治疗难度也并不相同。具体情况如下: 1、废用导致的肌肉萎缩:如胳膊打石膏以后不能运动,几个月后出现肌肉萎缩,往往恢复运动后无需治疗即可完全康复; 2、遗传性肌肉萎缩:腓骨肌肉萎缩或其它病因尚未明确的运动神经元病,病情逐步加重、治疗难度大,是较难治的肌肉萎缩。在医院中肌肉萎缩的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包括最严重的渐冻症病人,生存期超过20年的患者也并不罕见。此外,中医在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延长寿命等方面有着确切的疗效。所以对于肌肉萎缩类的疾病过度恐慌和不甚了解,造成的损害远远大于疾病本身。
    2023-08-03
  • 右腿肌肉萎缩怎么办(视频)

    右腿肌肉萎缩怎么办
    腿的双下肢都是由腰部中枢控制,所以左腿萎缩、右腿萎缩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但是如果病人出现右腿肌肉萎缩,首先要积极检查、明确原因,然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治疗。右腿的局限性肌肉萎缩,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中枢性损害,即神经源性的肌肉萎缩;肌肉本身损害,称为肌源性肌肉萎缩;还有废用性肌肉萎缩和其它原因的肌肉萎缩。 右腿肌肉萎缩以后,首先要进行肌电图检查,观察肌电图是否存在异常,此时的神经源性和肌源性肌电图可以明确诊断。如果是废用性肌肉萎缩,往往伴有膝关节或髋关节的损伤。这时的病人在走路和关节活动时,关节可存在疼痛的感觉,或者刚刚做完手术都会出现右腿的肌肉萎缩。这些情况在除外其疼痛的病因以后,积极治疗后效果较好。这种病人以后的饮食上还需要选择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另外注意应用改善肌肉和神经的药物。此外,中医药对这种情况的损伤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通过药物结合针灸、梅花针等进行积极治疗。
    2023-08-03
  • 腓骨肌肉萎缩症能要孩子吗(视频)

    腓骨肌肉萎缩症能要孩子吗
    随着这两年的认识进展,对于腓骨肌肉萎缩病的分型越来越细,其基因分型已达20多种。对于不同基因分型,往往伴随着不同的遗传方式。该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较多,但是也有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 目前对于这种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判断是哪个位点的基因病变。联系其遗传方式,再根据遗传的方式进行父母的产前基因诊断,即可生出健康的宝宝。但是有些新的类型,如遗传方式和位点没有确认,有时在产前诊断上也会有困难。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得了腓骨肌萎缩症,通过科学的基因检测,仍有希望能生个健康的宝宝。
    2023-08-03
  • 腓骨肌萎缩症的症状(视频)

    腓骨肌萎缩症的症状
    腓骨肌萎缩症又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是一种和遗传相关的周围神经损伤。临床患者多数从下肢远端开始起病,表现为下肢远端肌肉无力萎缩,并逐渐由远端向近端发展。可以逐渐出现肌肉萎缩、无力、感觉丧失,还伴有肢体畸形,如高弓足、足下垂。所以,其临床症状还可出现容易扭伤、跑不快。 一般情况下,大腿肌肉萎缩不超过大腿的下1/3,而上肢肌肉萎缩不超过前臂,多数患者呈这种逐步加重的情况。小腿萎缩还可出现倒立酒瓶样的鹤腿症,并可以逐步出现足下垂的情况。肢体感觉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障碍,病情呈现缓慢进行性加重。
    2023-08-03
  • 腓骨肌肉萎缩怎么办(视频)

    腓骨肌肉萎缩怎么办
    如果患有腓骨肌肉萎缩,首先要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疾病既不要过度恐惧,也不要过度放任,通过积极治疗可以减缓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1、从小就要注意适当康复锻炼,包括勾脚矫正足下垂,可以延缓进一步足下垂造成的损害; 2、积极的药物治疗,可以选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包括甲钴胺,改善周围神经损害;一些中药的治疗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和改善; 3、病情如果进一步加重,到了较重的程度,可以通过支具改善关节畸形和姿势异常。 总而言之,腓骨肌肉萎缩是由于周围神经损伤导致,所以积极进行治疗和康复可以减缓病情的发展。另外,还可以使患者在较高龄时,还能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