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 胃窦癌的早期症状(视频)

    胃窦癌的早期症状
    不规律疼痛或持续钝痛均为胃癌的重要症状。胃窦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与慢性浅表性胃炎表现相似多数胃窦癌患者进食后恶心、疼痛,随病情加重可出现梗阻症状,如进食后呕吐、腹胀、缺乏饥饿感,长期梗阻可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等恶病质状态。若肿瘤侵犯过深或侵犯大血管可导致呕血、黑便等症状,重者患者甚至可以自行摸到腹部包块。
    2023-07-30
  • 什么是躯体化障碍(视频)

    什么是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主要是指情绪、精神上的痛苦转移到身体上,特点是反复感觉到身体难受,痛苦的感觉无法得到缓解,如轻微浅表性的胃炎,患者感受如同胃癌,表现出无法进食,无法下床,对个体生活及工作影响较大,但无法检查出相应的身体症状和问题。
    2023-07-30
  • 人格障碍如何治疗(视频)

    人格障碍如何治疗
    人格障碍是心理疾病的范畴,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的作用是针对失眠,情绪的焦虑、抑郁等精神科方面的症状,服用药物可得以缓解;心理治疗主要针对心理能力即心理年龄的提高,是医生陪伴患者,帮助其独立掌握一种能力,性格的缺陷及心理的不成熟需要个体成长,心理治疗是患者独立完成目标的过程。
    2023-07-30
  • 人格障碍的病因有哪些呢(视频)

    人格障碍的病因有哪些呢
    人格障碍的病因除少部分生物学方面的因素外,与家庭成长的环境及家庭养育的模式密切相关。家庭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过度的照顾或过度的忽略是导致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过分的照顾会让孩子缺乏建立能力的机会,过度的忽视会造成孩子的需要无法满足,均会导致孩子在心理成熟方面出现滞后,或是停滞。
    2023-07-30
  • 直肠癌早期症状(视频)

    直肠癌早期症状
    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癌肿进展后才出现症状,80%的直肠癌患者会发生便血,甚至是黏液血便。肛门指诊可明确是否为痔疮或痔疮外病变,而直肠镜检查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病变,还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若患者出现便血、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改变,或短期内明显消瘦、乏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时发现病变并早期处理。
    2023-07-30
  • 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后有哪些注意事项(视频)

    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后的注意事项有: 1、放疗野区的皮肤,在放疗后一个月以内尽量避免暴晒,患者需穿宽松棉质的衣服,避免刺激和摩擦; 2、调整患者饮食,选择易消化且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类食物,如存在放射性食管炎或放射性咽炎的患者还需选择半流食等; 3、注意放疗后并发症的情况,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4、定期复查随访。
    2023-07-30
  • 心律不齐有什么危害(视频)

    心律不齐有什么危害
    引起心律不齐的原因较多,危害程度也不同。如心房纤颤和频发房性早搏相比较,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心房纤颤的危害性较大,而窦性心律不齐对人的影响较小,若出现多发室早、过多房早、房颤、房速等这些比较严重的心律不齐,对患者的生命会产生一定风险。心律不齐的后果也受原发病影响,如室性早搏,如果为失眠或者情绪激动引起,一般无严重后果。但若为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等引起,后果可能较为严重。因此,出现心律不齐,建议患者一定要到医院检查就诊,进行全面评价,判断心律不齐对生命、生活带来的影响。 如果为窦性心律不齐,影响不严重,可以不需要治疗。如果为房速、房颤、室速等,影响严重,需要药物治疗,甚至需要射频消融等治疗。因此,一定要重视心律不齐,避免潜在风险,让患者能够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2023-07-31
  • 心肌损害有什么症状(视频)

    心肌损害有什么症状
    心肌损害指心肌受到炎症,如心肌炎导致的损伤,常见表现为心肌缺血。冠心病、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症状一般包括胸骨后或者心前区的闷痛、呼吸困难、气短、早搏、房颤、面色差,心肌病也是心肌缺血的表现。所以,无论何种心肌缺血损的损伤,都可能会出现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两种并发症。心功能不全时会表现胸闷、气短,特别在活动后胸闷、气短较为严重,而且会出现水肿,且下肢水肿比较明显,面部水肿较轻,是心功能不全的特点。 心律失常表现主要为心慌,如果脉搏发生跳动不整齐,进行心电图检查可看到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房扑、房速或者病窦,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肌损伤严重,如暴发性心肌炎或者急性大面积心梗,未及时进行血运重建,可能引起心源性死亡。
    2023-07-31
  • 心肌缺血注意事项(视频)

    心肌缺血注意事项
    心肌缺血常见注意事项如下: 1、保持良好生活方式,进行体育锻炼、肥胖的患者控制体重、戒烟、戒酒、不熬夜、注意保暖、保持情绪的平稳; 2、饮食要保持足够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高盐饮食; 3、控制危险因素,一旦发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需要积极进行治疗,预防心肌缺血的发生。高血压一旦明确诊断,需要终身服药,而且是一定要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此为理想状态。一旦确诊糖尿病应该积极治疗,不仅关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还要重视糖化血红蛋白,一定要控制在医生要求的范围之内。对于高脂血症,一旦明确诊断,需要立即在医生指导下改善生活方式,如果仍然控制不佳,需尽早药物治疗。
    2023-07-31
  • 心肌缺血能痊愈吗(视频)

    心肌缺血能痊愈吗
    心肌缺血的预后取决于引起心肌缺血的疾病的种类和程度,而患者的生存期由于存在大量的未知因素,所以难以估计,具体情况如下: 1、轻度的心肌缺血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没有器质性改变,其由于短时间劳累、熬夜、吸烟、饮酒、肥胖等因素造成,一般解决诱发因素后即可痊愈; 2、贫血或者甲状腺机能亢进造成单纯心动过速,引起的心肌缺血,在原发病变进行纠正后可痊愈; 3、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情况会更为复杂,如果冠状动脉病变较轻,经过规范治疗,狭窄或者斑块都能可逆,这种可以达到治愈;若狭窄长期存在,已经出现心肌梗死,或者由于长期的缺血产生的缺血性心肌病,则生存期会明显缩短,且心肌梗死本身死亡率较高,一般很难痊愈; 4、缺血性的心肌病和心梗严重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则预后不良;如果是其它非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肌缺血,一般预后良好,但也可能会突然加重,出现心肌梗死风险; 5、冠状动脉畸形,通过外科矫正畸形,心肌缺血也可以消失,冠状动脉痉挛患者需要使用缓解动脉痉挛的药物进行治疗。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