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和丽

  •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吗(音频)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吗
    讲解医师:卢和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
    睡眠障碍和抑郁症是两种疾病。睡眠障碍的患者可以出现一些抑郁的情绪,因为大家对睡眠都是比较重视的,睡眠、吃、住、行这些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所以大家对他的关注往往高于对情绪的关注。 抑郁症除了有睡眠的问题之外,还会出现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比如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甚至有一部分会出现三无的症状:无用、无望、无助,包括还有些人会出现一些生物学的症状,包括性欲减退、闭经甚至早醒,还有就是体重下降等等。 所以抑郁症其实会出现一些睡眠问题的,但是除了睡眠的问题还存在一些核心的症状。而睡眠障碍也会出现抑郁情绪,但是抑郁情绪不是最核心的症状,所以他们之间实际上就是睡眠障碍的核心症状和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不一样的。
  • 睡眠障碍是神经衰弱吗(音频)

    睡眠障碍是神经衰弱吗
    讲解医师:卢和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
    睡眠障碍和神经衰弱的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异常,或者睡眠质量的异常。神经衰弱可能是以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劳为主要临床表现。当然,患者可以出现睡眠的问题。神经衰弱没有很特征性的症状,它可以存在各种慢性躯体疾病、急性躯体疾病之中,而且还可以存在很多精神类的疾病之中,比如焦虑的人都会有神经衰弱的一些临床表现。它的诊断按照等级的诊断标准必须排外其他的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才能考虑神经衰弱的诊断。所以,睡眠障碍和神经衰弱是不同的疾病,它们之间不是等同的概念。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处理起来肯定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 什么是焦虑抑郁症(音频)

    什么是焦虑抑郁症
    讲解医师:卢和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
    临床上有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带有明显的焦虑情绪。除了脑子反应慢,提不起劲,全身乏力,提不起兴趣或者不开心,活的没意思,甚至有自杀,非常消极的念头之外,可能还存在明显的烦燥、紧张、担心、胡思乱想,注意力、记忆力也很难集中,这样的状态就是焦虑性抑郁症。抑郁症的治疗,除了抗抑郁的药之外,如果出现很悲观的念头甚至行为,也许会电休克治疗。因为它可以快速的消除自杀的念头或者自杀的行为,从长期复发的角度出发,还会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目的主要是培养患者客观、全面看待问题的角度、方式、方法,将习得的优化行为模式固定下来之后,来减少对现实生活各个事件产生负性情绪的方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管理好患者后续的治疗问题,让患者降低复发的概率。
  • 怎样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音频)

    怎样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讲解医师:卢和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
    焦虑抑郁情绪非常常见。任何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或者在某个特殊的时期都会出现焦虑的情绪。焦虑情绪怎么样去缓解呢?首先要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其次碰到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客观的去看待。问题的角度、方式、方法直接影响情绪的出现,就拿最简单的医院看病这个事情来说。有些人会觉得到医院应该马上看得到,如果不能马上看到,而且很长时间等待,那他可能就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如果有些人定义为他来医院看病是需要排队的,需要等待的,他反而能够心平气和,不会出现一些情绪的变化,这就是自己心里的定位。如果出现焦虑情绪,可以选择逛街、买东西,或者运动,包括找朋友倾诉、写日记、数数等,这些都是可以用来改善焦虑情绪的。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情绪宣泄的方式方法,所以在情绪管理的过程中也是慢慢摸索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
  • 抑郁症的发病机理(音频)

    抑郁症的发病机理
    讲解医师:卢和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
    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到目前为止,都是没有阐述清楚的。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这些,都参与了本病的发生,对本病发生都有明显的影响。遗传因素方面学者们进行了双生子的研究,包括分子遗传的研究证实,遗传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临床上药物的使用,主要是基于神经深化因素的研究报道,主要是三个方面的理论: 1、去甲肾上腺素假说和多巴胺假说。这些假说都认为功能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降低,包括多巴胺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症的发病都有关系; 2、内分泌功能的异常,也是参与本病的发生的。抑郁发作的患者血浆的皮质醇分泌是过多的,分泌昼夜节律也是发生改变的,就是说一些脑电生理变化,抑郁发作的时候,多倾向于低阿尔法频率。 3、包括一些社会心理因素,经历一些社会因素的人,他的发病概率会大大的增加。
  • 治疗产后抑郁的方法(视频)

    治疗产后抑郁的方法
    产后抑郁症患者都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比如婆媳关系不和、家庭角色适应不良等,轻度抑郁症患者,可以选择家庭治疗或婚姻治疗方式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对其造成的困扰,如果患者存在明显自杀观念或行为,即使患者在母乳喂养也建议患者停止母乳喂养,而选择人工喂养,同时接受药物治疗。 在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药物包括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氟西汀、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伏硫西汀等,如果患者自杀观念强烈甚至出现自杀行为,或者出现抑郁性木僵等情况需要选择改良电抽搐治疗,快速消除患者的自杀观念和行为,挽救患者性命,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3-08-03
  • 儿童自闭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音频)

    儿童自闭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讲解医师:卢和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
    自闭症的形成原因目前尚没有完全阐释清楚,我们认为是遗传和环境的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自闭症形成。在遗传方面,遗传因素对自闭症的作用是已经明确的,目前已经发现常染色体上10个以上相关的基因。还有就是一些围生期的因素,比如产伤、宫内窒息等围生期的并发症,比正常的儿童会多。还有就是感染或免疫系统的异常,包括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有研究显示,与多种的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比如5-羟色胺等等。
  • 儿童自闭症的治疗方法(音频)

    儿童自闭症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卢和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
    儿童自闭症的治疗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康复训练和教育。目前国内外功能康复训练是改善儿童自闭症核心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目的是促进患者的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第二个方面,就是药物治疗。目前还缺乏能够改变自闭症病程,改善核心症状的药物,只是患者在伴随精神症状出现,或者威胁他人和自身安全,或者严重干扰患者接受教育和康复训练,或者影响正常生活的时候,才用相应的药物对症治疗,如利培酮,能够改善自闭症患者的自伤行为、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以及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的症状。第三个方面,就是可以进行心理治疗,主要是强化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
  • 抑郁症什么时候停药(音频)

    抑郁症什么时候停药
    讲解医师:卢和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
    抑郁症经过专科医生评估认为需要服药,一般要完成全病程治疗才能停药,全病程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8-12周,巩固期治疗4-9个月,在这两个时期药物的剂量、种类和服用方法是不变的,而维持治疗期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抑郁症的复燃和复发概率。关于维持治疗的时间是没有达成共识的,一般认为至少2-3年,对于多次反复发作或者残留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学者们和专家都主张长期维持治疗。在维持治疗后,如果患者病情稳定而且没有其他诱发因素,可以缓慢减药直至停药,但是如果在减药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有复发的征象,就应该迅速恢复治疗。
  • 思维强迫症如何自愈(音频)

    思维强迫症如何自愈
    讲解医师:卢和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
    在医学上是没有思维强迫症这一疾病诊断的,强迫症以反复纠结无意义的事情,或反复重复无意义的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多起病于青少年期或儿童期,大概10%的患者起病于10-15岁,75%的患者是在30岁之前就起病,大概半数患者病情是缓慢发展的,逐渐加重,趋向于慢性,也有些患者进入40-50岁之后病情有自动缓解的倾向。也就是强迫症不像我们说的感冒是自限性的疾病,它本身是不会自愈的,常常需要借助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者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的方式,让患者的强迫症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在强迫症整个漫长的病程中,症状会呈现一个波动性,当一些应激事件或情绪不良时,强迫症的症状都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