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医师:
丁建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内科
新生儿脑瘫全称为脑性瘫痪,它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的早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还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觉功能障碍、知觉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以及精神行为异常等,是引起小儿机体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n临床上把它常常分为几型,有痉挛型双瘫,总体症状与四肢瘫痪相似,双下肢较上肢重,还有一个挛缩型偏瘫,症状与四肢瘫痪相似,但是表现为单侧的肢体,不随意运动,是以锥体外系受伤为主,主要包括舞蹈性的手足徐动和肌张力增高,最明显特征是非对称性的姿势,头和四肢出现不随意的运动,而且难以自我控制。共济失调型是以小脑受损为主,伴有锥体系、锥体外系损伤。它主要的特点是由于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障碍,造成不协调的运动,表现为眼球震颤、指鼻不准、步态不稳等等,混合型的主要是一两种和两种以上症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