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骋

  • 中暑发热一般多少摄氏度(视频)

    中暑发热一般多少摄氏度
    发热是中暑的常见临床表现,轻症中暑体温可以上升到38­°C以上,重症中暑体温可以高达41­°C以上,且发热特点是高热无汗,这也是热射病典型发热特点。中暑根据程度不同,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具体表现如下:1、先兆中暑: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疼、大汗淋漓,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2、轻症中暑: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在38­°C以上,也会出现口渴、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3、重症中暑:可出现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等3种临床表现。热痉挛时患者会出现肌肉的阵发性痉挛抽搐、腓肠肌疼痛、腹部绞痛、顽固性呃逆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则会进展到热衰竭。热衰竭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甚至出现意识障碍等一系列休克表现。热衰竭是热痉挛和热射病间的中间环节,若得到及时救治,可以不进展到热射病。但若未得到及时救治,一旦发生热射病,患者就会出现超过41­°C的高温,同时伴有意识障碍,随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2023-08-03
  • 身体有点中暑了怎么办(视频)

    身体有点中暑了怎么办
    发生中暑后应立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袖口、领口,通过空调、风扇等降低环境中温度。同时用湿毛巾、凉毛巾擦拭皮肤,起到散热的作用。此时可给予患者口服大量含有盐的饮品,或者直接静脉输注盐水、葡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丢失。轻症中暑阶段,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酸痛、乏力、注意力下降等。此时患者会自觉皮温升高,脸和皮肤在发烫,体温有时可以升高到38℃左右。发展至热痉挛阶段会出现大量氯化钠丢失,患者会出现肌肉酸痛、肢体抽搐,其中以腓肠肌即小腿肚最为明显,严重者还出现腹部绞痛和顽固性打嗝。至热衰竭阶段,大量的体液、汗液丢失,患者会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热射病阶段为中暑的最严重阶段,患者会出现41℃以上的超高热,同时伴有昏迷等严重的意识障碍。
    2023-08-03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中暑(视频)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中暑
    患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工作或生活时间较长,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皮温升高、体温升高、极度口渴、大汗淋漓等表现时,应考虑是否发生轻症中暑。中暑后应该立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通过空调、风扇等降低环境中的温度。同时口服含有盐分的饮品,必要时可以通过静脉进行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的输注,尽快补充丢失的体液。若患者已经发生体温升高,可以通过凉水擦拭皮肤,进行物理降温的方式帮助患者降低体温。若患者中暑救治不及时,会由轻症中暑进入重症中暑状态,出现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休克在内的多种临床表现。热痉挛时患者会出现肌肉的严重酸痛,身体发生肢体抽搐,其中以腓肠肌即小腿肚最为明显。进一步发展进入热衰竭阶段,患者会因为汗液、体液大量丢失,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出现意识改变,从烦躁、谵妄、嗜睡到昏迷。同时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如仍救治不及时,患者就会进入到热射病阶段,出现41℃以上的超高热,并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
    2023-08-03
  • 孕妇中暑的症状(视频)

    孕妇中暑的症状
    孕妇中暑的症状,根据不同阶段分析,具体如下:1、轻症中暑阶段:孕妇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表现为极度乏力、倦怠、肌肉酸痛等。患者还会出现皮温升高,颜面部或四肢皮肤发烫,体温可以升高至38℃左右;2、热痉挛阶段:患者大量的汗液、体液丢失,盐分补充不足,血中氯化钠极度下降。出现肌肉酸痛、肢体抽搐,伴有腹部绞痛以及顽固性打嗝等;3、热衰竭阶段:主要表现为意识改变,从谵妄、烦躁到嗜睡、昏迷,伴有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4、热射病阶段:中暑最严重阶段,患者会出现41℃以上的超高热,伴有昏迷等严重的意识障碍。孕妇发生中暑之后,应该立即将孕妇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领口、袖口,用湿毛巾擦拭皮肤,帮助患者散热。打开室内空调、风扇等,降低室温,同时给予患者口服含有盐分的饮品,或者直接通过静脉补充盐水、葡萄糖盐水。
    2023-08-03
  • 为什么中暑要喝盐水(视频)

    为什么中暑要喝盐水
    中暑早期,患者表现为肢体抽搐、肌肉酸痛、腹部绞痛以及打嗝等,出现大量汗液等体液丢失,其中最重要的成分为氯化钠即盐分。若患者只补水不补盐,会导致体内血的氯化钠含量显著下降即出现低盐情况,通常要给予患者补液,嘱患者口服或静脉输注含有盐的液体。中暑进一步加重后,患者会因严重的低钠血症以及大量失水,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湿冷,也会出现昏迷、谵妄等意识障碍。进入热射病阶段后,患者会出现41℃以上的超高热,并伴有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发生中暑后,应立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打开空调,降低室温。解开患者衣领口、袖口,用湿凉毛巾擦拭患者皮肤,帮助散热,同时让患者口服含有盐分的饮品或直接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2023-08-03
  • 高温工作怎么预防中暑(视频)

    高温工作怎么预防中暑
    一、高温工作预防中暑的措施:1、合理休息:通常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30min以上者,应休息5-10min,休息时应处于阴凉通风或者室温较低的环境;2、补水、补盐:建议患者饮用含有盐分的液体;3、散热:患者在高温环境工作时,可以用凉毛巾或湿毛巾擦拭皮肤,帮助皮肤散热。二、中暑临床表现:1、轻症中暑阶段:患者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等,还会出现皮温增高、体温上升等现象;2、热痉挛阶段:大量的体液、汗液丢失,血中氯化钠含量显著下降,患者会出现肢体强直性痉挛、肌肉酸痛。以双侧的腓肠肌即小腿肚为主,同时伴有腹部绞痛和打嗝等临床表现;3、热衰竭阶段:患者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肢端湿冷,还会表现为谵妄、昏迷等意识障碍;4、热射病阶段:患者表现为高热、无汗及严重意识障碍。
    2023-08-03
  • 轻度中暑头疼怎么办(视频)

    轻度中暑头疼怎么办
    患者出现轻度中暑头疼,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进行缓解:1、冰敷:患者可以使用凉毛巾擦拭额头或凉水洗脸,也可以将冰袋置于额头等部位,缓解头疼症状;2、涂抹清凉油:患者可将清凉油涂抹在太阳穴等部位,也可以起到缓解头疼的作用;3、增加补液量:患者可服用含有盐分的饮品,随着体液的补充,头疼等中暑症状也会都有相应的缓解;4、服用药物:患者可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一清胶囊等药物进行解暑治疗。中暑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急症,如果患者在温度超过32℃、湿度达60%时的环境中,进行工作、生活或从事劳动、锻炼,应警惕中暑的发生。当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肌肉酸痛、大汗淋漓、极度口渴、皮温升高,甚至出现体温升高时,应该考虑中暑的可能。此时应该给予积极的降温、补液治疗,将患者转至阴凉、通风处,解开领口、袖口,打开室内的空调、风扇,降低室温,可以用凉毛巾擦拭或冰袋冷敷的方式降低体温,并且服用含有盐分的液体。如果患者已经出现循环衰竭、脱水等严重的表现,则需要通过静脉进行补液救治。
    2023-08-03
  • 中暑的西医学名叫什么(视频)

    中暑的西医学名叫什么
    中暑的西医学名叫热射病,通常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的急症,当环境温度超过32℃,湿度>60%时,在此环境中工作、生活、锻炼便容易发生热射病。临床表现主要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大量流失,导致电解质紊乱。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个阶段,在先兆中暑时,患者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头晕、头痛、口渴、多汗等。轻症中暑阶段,患者便会出现体温升高,通常可以达到38℃左右,伴有大汗、极度口渴、皮肤灼热感以及心率增快等虚脱的表现。而如果进一步发展,便会进入重症中暑阶段,患者通常表现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严重者可能还会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而发生临床死亡。当发生中暑或发生热射病时,一定要将患者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并积极降温,同时要让患者饮用含有盐分的液体,补足丢失的液体。
    2023-08-03
  • 中暑了肚子痛怎么办(视频)

    中暑了肚子痛怎么办
    中暑后肚子痛,即中暑后腹痛,可以给予对症的解痉止痛药物,以及胃黏膜的保护药物进行治疗,如山莨菪碱、颠茄片、间苯三酚等,均为常用的解痉止痛药物。如果中暑患者出现腹痛,可以考虑使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抑酸药物中,如潘妥洛克、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以及胶体铋、硫糖铝等胃肠道黏膜保护剂,也可以缓解中暑引起的腹痛症状。当中暑发生时,先要给予患者积极降温治疗,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打开室内的空调、风扇,降低室温。同时用凉的湿毛巾擦拭患者皮肤以降低温度,或将冰袋置于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均可增加散热。此外还需给予积极补液治疗,中暑发生时如果患者神志清楚,可以经口补液,如饮用含有盐分的液体等。如果已经发生循环衰竭或昏迷,不能经口进水、进食,则要开放静脉通路,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等,及时补充人体所需的电解质溶液。
    2023-08-03
  • 中暑腹胀难受怎么办(视频)

    中暑腹胀难受怎么办
    中暑患者发生腹胀不适,常见可采取的治疗方法如下:1、药物治疗:可以应用增加胃肠动力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吗丁啉、莫沙必利、藿香正气胶囊等。这类药物都可以缓解中暑引起的腹胀症状,增加胃肠道动力,促进排气;2、补钾:如果中暑发生的腹胀由低钾引起,此时应积极补钾。低钾时肠蠕动减慢,严重者会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此时患者就会出现明显腹胀。所以中暑患者出现腹胀时,需及时查血钾。如果出现低钾,则要及时补充,才能缓解腹胀症状;3、物理按摩:可以通过物理按摩的方法,比如用手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按摩肚子,也可以起到增强胃肠道蠕动,从而缓解腹胀症状的作用。中暑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常见的一类急症,通常当温度>32℃、湿度超过60%时,容易发生中暑。一旦发生中暑,就会出现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在内的消化道症状,严重者还出现体温升高、意识障碍。因此在炎热的夏天,如果出现中暑的相关症状,需及时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帮助患者降低体温,同时积极给予患者补充丢失的液体,特别要补充含有盐分的液体,以补充丢失的氯化钠。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