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平

  • 高血脂吃什么药(音频)

    高血脂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高血脂是指血脂的水平过高,可直接的引起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高血脂症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继发性多是发生于代谢紊乱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甲减、肥胖、肝肾疾病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此外还有年龄因素、性别、吸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等有关。高血脂的治疗对于原发性的,主要是对给予调脂药物治疗,调脂的药物又以降低甘油三酯为主的贝特类,还有以降低胆固醇为主的他汀类药物两种。对于继发性的高血脂症,治疗是调脂,另外一个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 胆固醇高的原因和危害(音频)

    胆固醇高的原因和危害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胆固醇高的原因有三。一,是阻塞性的黄疸。阻塞性黄疸的患者,由于胆汁排出的受阻,血中出现脂蛋白和肝内胆固醇合成的亢进,以游离性的胆固醇增加为主。二,是肝细胞受损了,使胆固醇的酯化发生了障碍。三,是因为饮食不当,进食了大量含高胆固醇的食物。胆固醇高的危害也有三个方面。一,血中的胆固醇水平增高,可以加快男性前列腺癌的生长速度,会引起肾衰竭之类的肾脏疾病。二,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三,还会对人体的骨质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 什么是动脉硬化(音频)

    什么是动脉硬化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甚至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动脉硬化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常见病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常见的症状有胸闷、胸痛、心悸、头痛、头晕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根据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卵圆孔未闭与房间隔缺损的区别(音频)

    卵圆孔未闭与房间隔缺损的区别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卵圆孔未闭和先天性心脏病房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区别就是卵圆孔未闭大部分是不需要治疗的。而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则大部分需要治疗。卵圆孔未闭是指原始的心脏是一个管道,部分心房心室随着胚胎的发育,在第4周时可分辨出心房、心室。如果房间隔在第5-6周时的生长过程中未完全与心内膜垫粘合,会在左右心房间遗留一个孔道,这就是卵圆孔。一般情况下,卵圆孔未闭是不属于先心病的。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属于常见的先心病的一种,它分为原发控的缺损和继发控缺损两大类。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根据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偶发室性早搏需要治疗吗(音频)

    偶发室性早搏需要治疗吗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发生的人群相当的广泛,包括正常的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的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可以无症状或有轻微的胸闷、心悸不适或早搏,触发恶性心率失常,导致晕厥或黑蒙,且其临床的症状与预后并无平行的关系。正常健康人以及各种不同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其临床预后各不相同,偶发的室性早搏,每分钟室早的次数小于6次。一般情况下,偶发室性早搏,在临床上不需要药物治疗,重点要防治其诱发的因素。
  •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怎么治疗(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窦性心率慢于60次/分钟,就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常常伴有不齐,即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它可以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像血钾过高、颅内压增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试用了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也常常可以见到。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重点的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窦性心动过缓如果心率不低于50次/分钟,而且患者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二,如果心率低于了50次/分钟,且出现了症状,可以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或者可以考虑安装起搏器治疗;三,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的患者,应及时地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四,要积极地治疗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发病;五,对症与支持治疗。
  •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回事(音频)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小儿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它的频率低于正常的范围。是小儿常见的心律失常,多数在临床上没有症状,确切的发病率也不是很不详。婴儿的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下,1~6岁的儿童每分钟在80次以下,6岁以上的儿童每分钟在60次以下即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还可以出现交界性的逸搏。窦性心动过缓常常见于健康小儿、运动员,也可以见于克汀病、伤寒、阻塞性黄疸病等疾病。在颅内压增高的一些疾病中,如脑出血、脑肿瘤及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应用了洋地黄、利血平时,心率也可以缓慢。临床上,持久性的心动过缓可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早期的一些症状,应密切地观察。
  • 小儿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怎么回事(音频)

    小儿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又称为移位性房性心动过速,临床特点为心动过速呈持续的发作,达到数月甚至数年之久,故又称为慢性房性心动过速。本病多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患儿,少数有心脏病,因心房的异位病灶4相舒张期除极速率加快所致,异位病灶可在左房或右房,也可能由于心房肌残留具有自律性的胚胎细胞引起,患者可有烦躁、气促、多汗、心悸等症状,心率在150次/分以上,但是不恒定。受自主神经的影响,入睡或者安静时减慢,醒后或活动时加快,相差可在50次/分以上,心动过速持续发作,可达数月至数年,反复持续发作的心动过速,可导致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部分患儿可以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
  • 心率高的危害有哪些(音频)

    心率高的危害有哪些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成人的心率大于100次/分就叫心动过速,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方面。生理性的原因引起的心动过速其危害相对较小,总之心动过速的危害,包括以下三方面:一、窦性心动过速,患者仅有心慌感,危害相对较小。二、心跳的次数大于200次/分,这时候血流动力学会发生改变,损害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脏器缺血,患者会出现头晕、黑蒙甚至突然摔倒,引起摔伤后的颅脑出血。三、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动过速,如果心率偏快的情况下,大多会出现晕厥甚至猝死。
  •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怎么办(音频)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怎么办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是由于折返机制引起的一种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治疗有以下五点:第一、治疗基础疾病,祛除病因。第二、治疗目的在于终止心动过速,或者控制心室率。可选用的有食管心房调搏。药物治疗对于心功能不全的,要选择洋地黄类药物。心功能尚可的可使用心律平、地尔硫卓、β的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对于血流动学不稳定的可采用直流电复律。三、反复发作的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少发作,或者使发作的时候患者的心室率不至于太快,以减轻症状。可选用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对冠心病的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或者索他洛尔等。四、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者房室传导功能障碍者,如果需要长期的服药,需要先安置心脏起搏器。五、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的根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