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娟

  • 37.9℃算不算发烧(音频)

    37.9℃算不算发烧
    讲解医师:郭丽娟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体温37.9℃属于低热,发热分为低热、中度发热、高热和超高热,37.3-38.2℃称为低热,因此37.9℃属于低热。出现发热应该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询问患者是否有疫区的新冠病毒接触史,必要时需要完善新冠核酸的检测。\n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最常见于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的感染,非感染性发热最常见于结缔组织病、肺肿瘤,或者其它部的肿瘤坏死吸收热、脑梗死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术后等。病程中出现发热,要进一步完善血常规、降钙素原、CRP等检查,评估患者是感染性发热还是非感染性发热。如果患者伴有咳嗽、咳痰的症状,需要进一步完善胸部CT的检查。如果患者伴有腹痛,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腹部的B超或CT的检查,明确发热原因。
  • 孩子发烧怎么办(音频)

    孩子发烧怎么办
    讲解医师:郭丽娟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孩子发烧后要到医院及时就诊,完善血常规检测。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以及疱疹性咽峡炎、肺炎、支气管炎,还有肺部感染等疾病。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仔细询问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咳嗽、咳痰等病史,具体处理如下;\n1、就医检查:如果有咳嗽、咳痰,需要进一步完善胸片或者胸部CT检查。如果患者伴有咽痛,尚需注意除外急性扁桃体炎或疱疹性咽峡炎,要仔细查体,观察患者口腔、其他部位是否有疱疹,还有出疹性疾病,如麻疹等,在临床中应该仔细进行查体观察。\n2、对症治疗:发烧时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适当给予退热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如果不超过38.5℃,可以给予物理降温,如多饮水等对症治疗。
  • 发热要挂什么科(音频)

    发热要挂什么科
    讲解医师:郭丽娟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患者发热需要挂感染性疾病科,发热根据最常见的原因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常见情况如下:\n1、感染性发热:最常见于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寄生虫的感染。\n2、非感染性发热:最常见于体温调节中枢异常、肿瘤坏死、吸收热、急性心肌梗死后、脑外伤术后以及一些结缔组织病,如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都可以出现发热。\n临床中患者出现发热,首先要做血常规的检测,明确是感染性发热还是非感染性发热,当然还可以查降钙素原、CRP,从而判断是感染性发热,还是非感染性发热。如果考虑是感染性发热,需要进一步明确感染原。如果考虑是非感染性发热,需要进一步完善其它的相关检查,比如类风湿两项、ANCA以及抗核抗体等指标。
  • 肺结核要治疗多久才好(音频)

    肺结核要治疗多久才好
    讲解医师:郭丽娟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抗结核治疗的时间如下:\n1、6-9个月:但也不一定,因为不同患者抵抗力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用药时间也不同。抗结核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包括强化期和巩固期,强化期为两个月,需要四联的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巩固期一般为四个月,需要两种药进行抗结核治疗。\n2、一年及以上:有些患者如果出现结核菌耐药,抗结核药物治疗时间可能需要一年,甚至一年以上还没有治愈,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肺叶切除治疗。\n抗结核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用药期间应该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流感样症状、皮疹、过敏反应,以及肝、肾功能损害,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该密切监测。
  • 开放性肺结核的传播途径(音频)

    开放性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讲解医师:郭丽娟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开放性肺结核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比如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把结核菌排放到空气中而传播。因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故一旦诊断为肺结核,应该及时让患者佩戴口罩,尤其是痰菌涂片为阳性的患者传染性非常强。此外,肺部空洞的患者传染性也非常强,开放性肺结核一般不通过接触传播。\n抗结核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四联抗结核药物,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进行规律、全程、合理的用药,避免用药间断等情况。应用抗结核的药物过程中,还应该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降低及过敏反应等,应该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等。
  • 肺炎型肺癌的早期症状(音频)

    肺炎型肺癌的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郭丽娟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肺炎型肺癌的早期症状与肺炎类似,可以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如果面积较大,可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喘憋症状会比较重。\n肺炎型肺癌一般不典型,胸部CT可以表现为似肺炎样的团片状阴影,但痰中可以查到液基细胞,肺肿瘤标志物明显增高。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需要完善胸部增强CT或PET-CT检查,行气管镜或肺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肺炎型肺癌比较隐匿,临床中容易被漏诊。如果遇到肺炎吸收效果不好,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警惕肺炎型肺癌的发生,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
  • 肺炎什么时候停抗生素(音频)

    肺炎什么时候停抗生素
    讲解医师:郭丽娟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肺炎停用抗生素的指征不是以胸部CT或胸片是否吸收决定,因为胸片或胸部CT要滞后于临床。因此,如果是诊断为肺炎,体温正常三天,或呼吸道症状消失,即可停用抗生素。\n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临床中若是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可应用喹诺酮类或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可以覆盖不典型的病原体,如支原体、军团菌、衣原体等特殊病原体,尤其是儿童支原体的感染率非常高。但不能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