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红

  • 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心力衰竭的根本原因为心脏供血与机体代谢需氧量供需不平衡,进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症状,具体表现如下: 1、慢性左心衰:表现为慢性咳嗽,卧位、夜间加重,由于各组织器官供血、供氧不足,易出现乏力、运动耐力下降、头晕、胸闷等症状; 2、慢性右心衰: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不明原因的腹胀、消化不良,甚至腹水、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 3、慢性全心衰:表现为咳嗽、气喘、腹胀、双下肢浮肿。
    2023-07-31
  • 慢性心力衰竭的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慢性心力衰竭的并发症有哪些
    慢性心力衰竭的并发症如下: 1、肺部感染:如支气管、肺部炎症,与心力衰竭的发病原理有关,心衰导致肺部淤血,长期淤血、氧供不足导致支气管黏膜损伤、纤毛运动减弱、排菌能力下降,同时抵抗力下降,易出现肺部感染; 2、血栓、栓塞:血管内血液流动缓慢,血小板易沉积在血管壁,同时长期缺氧影响血管内皮功能,最终导致血栓形成。静脉血栓表现为肢体浮肿,动脉血栓表现为肢体缺血、疼痛。若血栓脱落随着血流运行到其他部位可出现栓塞症状,如肺动脉栓塞、脑梗、远端肢体动脉栓塞等; 3、心源性肝硬化:长期缺血、淤血导致肝脏功能受损,逐渐增大、纤维化、最后发展为肝硬化。
    2023-07-31
  •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如下: 1、一般原则:采用坐位或半坐卧位、双下肢下垂,有利于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左心衰症状;脉氧<90%者,推荐中高流量面罩供氧,出现粉红色泡沫痰可以酒精吸氧,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有利于气体交换。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者,给予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甚至插管呼吸机治疗; 2、药物原则: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药。同时镇静、纠正心律失常; 3、病因治疗:如高血压、冠心病、肾功能不全,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与哪些疾病相鉴别(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急性心力衰竭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支气管哮喘:急性左心衰引起的哮喘俗称心源性哮喘,患者多存在心脏病病史。支气管哮喘常反复发作,通过胸片、血清尿钠肽浓度、心脏彩超可以进行鉴别; 2、急性大面积肺梗塞: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表现为气促,但肺部无哮鸣音、喘息音; 3、重症肺炎、严重阻塞性肺疾病; 4、其他:重度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2023-08-01
  • 预防急性心力衰竭的方法(视频)

    预防急性心力衰竭的方法
    急性心力衰竭的预防方法如下: 1、病因预防:如高血压、冠心病、肾动脉狭窄所致的急性左心衰,建议积极控制血压、治疗冠心病及肾动脉狭窄,预防急性左心衰的发生; 2、定期随访:急性心衰病情稳定后的2-3个月,是反复发作的高风险时期,建议1-2个星期到医院进行复诊,追踪观察血清尿钠肽是否下降,判断疾病预后。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有哪些(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心力衰竭并非单一疾病,是各类心脏病发展到失代偿期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常见原因包括: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重症心肌炎,药物所致的心肌劳损与坏死,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收缩功能下降,以及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等突发情况均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其次,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也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另外,大面积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快速性心律失常,均可引起急性左心衰。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