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丽娜

  • 中风如何确诊?(音频)

    中风如何确诊?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大多数中风是有先兆症状的。中风的先兆症状包括:1、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的人突然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眼前发黑伴有一侧肢体的麻木无力,常遇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2、反复发作的说话不清、视物模糊、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沉重感、软弱无力、活动不灵活或轻瘫,是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典型表现,是发生脑梗死的先兆。3、突然视物旋转、耳鸣、呕吐、言语不清、取物不准、走路不稳、四肢无力甚至突然摔倒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预示该系统将发生严重的缺血性中风。中风的确诊除了重视先兆症状外,还要配合影像学检查,如头部的CT、核磁共振和血管造影等。
  • 面瘫的治疗方法(音频)

    面瘫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面瘫的治疗原则是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及早消退,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1、对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如为病毒感染时引起的可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和B族维生素等药物。2、保护患侧暴露的角膜及预防结膜炎,在睡觉时可用眼罩、滴眼药水、眼药膏等。3、按摩,患者自己对着镜子用手按摩患侧的面肌,每日数次。4、物理治疗,常用的有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药物导入等。5、针灸和推拿治疗。
  • 什么是埋线?(音频)

    什么是埋线?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埋线也就是中医穴位埋线,它是针灸的延伸,是针灸学理论、中药学和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的生物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以及中药通过经络传入体内,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埋线后,药线在体内转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和化学刺激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穴位埋线每15到20天治疗一次,避免每日针灸的时间损耗,减少就诊次数,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
  • 拔罐放血的适应症(音频)

    拔罐放血的适应症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的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一些淤证、寒证、热证和痹证,如火热上攻所致的头痛,暴喑、热喘、咽痛、眩晕。淤血阻络所致的腰痛、颈痛、筋膜炎、关节痛、皮肤病等,如痈疮、痤疮、湿疹、带状疱疹、斑秃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
  • 埋线的禁忌症有哪些?(音频)

    埋线的禁忌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首先是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然后是对蛋白质和金属过敏者、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中医埋线有严格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然后是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另外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
  • 什么是拔罐放血?(音频)

    什么是拔罐放血?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放血疗法又叫刺络疗法、刺血疗法。拔罐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或梅花针刺破人体特定穴或阿是穴,在局部配合拔罐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拔罐放血疗法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以外泄内蕴之热毒寒邪或淤血,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止痛消肿、解毒化瘀等功效。
  • 中风如何用药?(音频)

    中风如何用药?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血液稀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溶栓治疗等。出血性中风脑出血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手术治疗和止血治疗。在中风恢复期,以调理气血通经活络为原则,开展包括针灸、康复、中药及心理方面的综合治疗,以全面改善患者的运动、言语、吞咽及认知功能。在中风后遗症期,以滋补肝肾、调和阴阳为主,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预防中风再次发病是此病治疗的关键。
  • 中风的治疗方法(音频)

    中风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中风的治疗原则要以中药、西药、针灸及康复训练进行综合治疗,应先根据中风的病变过程进行系统化治疗,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治疗方法有所不同。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血液稀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溶栓治疗等,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出血性中风脑出血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手术治疗。对于动脉瘤破裂造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可用脱水降颅压治疗,抗脑血管痉挛,动脉瘤夹闭手术,动脉瘤介入治疗等。无论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病人在功能障碍的恢复期都可以考虑进行康复治疗,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应立即开展针灸治疗。
  • 中风的症状(音频)

    中风的症状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中风症状:1、起病急,起病后立即出现相应的症状。2、全脑症状,如头痛、喷射状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果出现昏迷不醒,一般提示病情很严重。3、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如偏瘫、肢体麻木、流口水、语言功能受损、偏盲、行走不稳、饮水呛咳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常常感到枕部、颈部交界处疼痛、怕光等症状。
  • 中风遗传吗?(音频)

    中风遗传吗?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目前对于脑中风遗传因素的作用仍不清楚,大多数专家认为脑血管病是多因素遗传,其遗传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甚大。据在国内7个城市与21个省市所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阳性脑血管病与高血压家族史,无论对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均是明显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一般父母一方有中风病史,其子女患中风概率是正常人的4倍,所以有这方面家族史者,要加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