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 肝癌晚期腹水利尿消不了怎么办(视频)

    肝癌晚期腹水利尿消不了怎么办
    肝癌晚期患者均存在腹水,其原因主要如下: 1、肿瘤增大后患者会出现癌性腹水,另外,如果肿瘤破溃,患者腹腔里会有血; 2、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肝脏为生产蛋白的器官,出现肿瘤之后,肝脏的生产功能会减退。 另外,肿瘤晚期的恶病质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从而出现腹水。此类患者的腹水大多比较顽固,开始时腹水量较少,可以通过利尿的方法让腹水通过小便排出。如果利尿不能缓解腹水则应通过外部方法进行抽取,抽腹水时量不能过多,否则会导致患者液体丢失过多,一般建议每天抽取800-1000mL,具体情况取决于患者病情。另外,还可以通过Tips手术,即通过肝内门体静脉分流的手术方式治疗顽固性腹水。
    2023-08-02
  • 肝癌晚期不想吃饭怎么办(视频)

    肝癌晚期不想吃饭怎么办
    所有肿瘤到晚期均会表现为恶病质,即消耗性疾病,患者表现为消瘦、胃口差、不想吃饭,因此患者会因营养不足而出现生命危险。 晚期肝癌患者首先应进行药物治疗,如使用促进消化的药物,病情继续发展后,药物效果会逐渐降低,此时应采取输液等手段补充蛋白质及其它物质,另外还可以输营养液。对于肿瘤本身的治疗,这只是一方面,因为如果肿瘤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患者的情况就不能恢复,因此要积极治疗肿瘤,如进行放化疗等。
    2023-08-02
  • 胆结石怎么造成的(视频)

    胆结石怎么造成的
    从临床上来讲,胆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胆固醇代谢改变、磷脂比例改变或胆汁淤积等情况均会导致胆结石。胆结石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任何原因造成的胆道梗阻均会造成胆结石,具体如下: 1、感染因素:胆囊炎患者容易形成胆固醇沉积,最后形成胆囊结石; 2、不良饮食习惯:部分患者长期不吃早餐,因此经过一晚上储存的胆汁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导致胆汁淤积在胆囊,最终形成胆固醇性沉积并逐渐形成胆结石。因此建议患者定时摄入早餐以缓解胆结石的情况; 3、体质原因:即个体对胆固醇的代谢存在差异,如果患者胆囊管存在先天性疾病或炎症则会造成排泄障碍,因此容易形成结石。 建议患者在胆结石还没有形成时进行治疗,否则后期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或漫长的药物治疗才能缓解。
    2023-08-02
  • 胆囊息肉大小怎么描述(视频)

    胆囊息肉大小怎么描述
    胆囊息肉大小主要通过各种影像检查,描述胆囊息肉的长径和短径。胆囊息肉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尤其是随着B超检查手段提高,B超清晰度和准确性逐渐增高,所以胆囊息肉发现的人群逐渐增多。临床上胆囊息肉的病理主要分为4大类,分别是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症以及腺瘤样息肉。胆囊息肉的检查目前临床首选B超检查,可以进一步使用CT和核磁等影像检查,因此对息肉的描述,主要通过影像检查发现息肉后,根据息肉的长径和短径进行大小测定。若较小的息肉并无临床症状,可以密切随访和观察,较大的息肉,如息肉最大径>1cm,或短时间内息肉迅速增大,如半年内息肉最大径>3mm。此类患者建议应先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因为容易出现进一步的病变,息肉恶变而产生胆囊癌。临床上若看见相应的检查报告,无论是B超检查、腹部CT,还是腹部核磁等,发现胆囊息肉,通常息肉是长径乘以短径,主要以cm或mm为单位。若最大长直径>1cm,此类患者建议积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公认对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治疗的金标准是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将良性病变尽早解决,避免之后出现严重后果,如胆囊息肉造成癌变,出现胆囊癌,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生命。
    2023-08-02
  • 胰腺癌哪些部位疼痛(视频)

    胰腺癌哪些部位疼痛
    胰腺癌的疼痛部位一般没有特异性表现,主要与胰腺所处位置,影响周围脏器组织,产生相应的疼痛表现有关。胰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且胰腺癌早期很难发现,可感觉胃区不适、隐痛,甚至有左侧腰背部不适、疼痛,压迫造成脾静脉回流障碍,脾大造成左上腹饱胀感。因为有特殊的神经节,即交感神经节紧挨着胰头或胰颈,如果胰头癌或者胰体癌到后期,病人可出现临床上顽固性的疼痛,疼痛程度剧烈,常规止痛药难以缓解。如果胰腺肿瘤刺激到腹腔神经节出现疼痛,病人辗转反侧,常规体位很难缓解。一般是坐屈曲位,身体整个向前趴,减轻对腹腔神经节的刺激,可减轻病人的疼痛。如果临床上见到典型的疼痛部位是病人屈曲抱膝,头向前倾的位置,高度怀疑病人是胰头或胰体肿瘤晚期,已侵犯到腹腔神经。
    2023-08-02
  • 老人小肠疝气手术多久可以恢复(视频)

    老人小肠疝气手术多久可以恢复
    老人小肠疝气手术的恢复时间取决于手术方法。目前临床常用微创的方法进行手术,患者恢复通常较快,该方法适合于双侧疝气、复发疝气以及诊断不明确的疝气,患者手术完成后6小时即可开始活动或进食,观察一天后没有异常的患者即可出院。年轻的患者当天就可以出院,但因为疝气患者年纪通常较大,因此一般选择观察24-48小时后再出院。 选择开放手术的患者恢复相对较慢,因为此类患者的伤口较大,尤其双侧伤口,因此患者疼痛更明显,建议患者推迟1天出院。另外,患者出院后应该在家里休息1周左右,同时局部水肿消退、补片与人体组织结合牢固需要3个月,此时建议患者前往医院进行复查。
    2023-08-02
  • 胆囊结石最佳治疗时间(视频)

    胆囊结石最佳治疗时间
    胆囊结石的最佳治疗时间,认为是在病人身体状况相对处于稳定的状态。近期没有急性炎症的发作,没有明显的手术禁忌症,在此时间段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胆囊结石最佳的治疗时间窗。胆囊结石是目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可以引起胆绞痛、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胆道梗阻、胆源性胰腺炎等相应的一系列临床疾病。对于胆结石的治疗,目前认为治疗的金标准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如果病人通过饮食结构的控制,饮食量的摄入控制,减少急性胆囊炎、胆绞痛发生的频率,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时间窗。如果病人合并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在其他系统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后,处于稳定状态。胆囊炎又没有在近期内,尤其是1-2月内没有急性发作,在此时间窗内进行手术,目前比较认可,手术风险比较低,出现相应并发症的机会比较小。如果病人出现急性胆囊炎发作,在急性期不建议做手术治疗,应该以保守治疗为主。在急性炎症缓解后再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者胆囊切除术,以彻底解决相应的疾病。
    2023-08-02
  • 胆囊结石引起胆囊萎缩可以恢复吗(视频)

    胆囊结石引起胆囊萎缩可以恢复吗
    胆囊结石若造成胆囊萎缩,通常难以恢复。胆囊是较为重要的消化器官,人体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主要通过胆管排入胆囊内,在胆囊内浓缩储存。当人体摄入食物后,储存在胆囊内的胆汁再通过胆道系统排入十二指肠腔,与摄入食物混合,帮助消化吸收,胆汁主要对蛋白类和脂肪类食物具有较好的消化吸收功能。胆囊结石是近年发病率逐渐增多的疾病之一,目前是肝胆外科最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改善及饮食结构改变,胆囊结石发病率逐年增多,目前国内统计胆囊结石发病率在10%左右。出现胆囊结石,可能会出现相应临床症状,胆囊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可以造成胆囊壁增厚、炎性浸润、胆囊腔缩小及胆囊内结石出现,从而造成胆囊腔内体积减小,可以排入胆囊内的胆汁减少。长期慢性刺激可以造成胆囊腔内减小,并出现轻微胆囊萎缩,胆囊萎缩后胆囊壁长期慢性炎症,可能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可能会激发进一步病变。慢性炎症是造成肿瘤的重要原因,若为萎缩性胆囊炎或充满型结石,持续15-20年以上,即使没有临床症状,也可能出现癌变表现。萎缩性胆囊已有胆囊功能丧失,可以出现相应消化不良症状或其他相应临床症状,因此对于胆囊结石造成的胆囊萎缩,不可恢复。若结石检查出现胆囊萎缩,建议尽早进行积极手术治疗,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若炎症较重,周围粘连较为严重,难以完成微创腔镜手术,可能需要进行常规的开放性胆囊切除术。因此胆囊结石若造成胆囊萎缩,则不可逆、不可恢复,应尽早进行积极且有效治疗。
    2023-08-02
  • 胆囊结石怎么造成的(视频)

    胆囊结石怎么造成的
    胆囊结石具体成因目前并不清楚,其主要成因的一个假说是胆汁成分依结构改变,主要成分包括胆固醇、卵磷脂和胆盐。若成分平衡被打破,胆固醇滤泡析出,并形成胆固醇结晶,则围绕着胆固醇结晶的其他成分附着,会逐渐出现结石。胆囊结石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饮食结构改变,发病率逐年增高,国内统计胆囊结石发病率在10%左右。 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人体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会通过胆管排入胆囊内,并在胆囊内浓缩、储存。当摄入食物后,肠道分泌的激素刺激胆囊收缩,并将胆囊内浓缩、储存的胆汁,通过胆道系统排入十二肠腔,与摄入食物混合,帮助消化吸收食物,胆汁主要对蛋白脂肪类食物具有较好的消化吸收功能。临床上观察到胆囊结石也具有一定的好发人群,通常中年女性、较为肥胖的人群或血脂高的人群,容易出现胆囊结石。此外还有一类人群,如初潮出现较早、绝经较晚,相对雌激素水平较高的患者,也容易出现胆囊结石。雌激素会造成胆囊的排空障碍,胆汁长期瘀滞,且肝功能受损的患者,也容易出现胆囊结石。目前多数人群,对于自己的体重管理较为严格,会有意识地控制饮食和减肥。若短时间内体重快速降低,可能会造成血脂代谢异常,也会出现胆囊结石。部分患者长期不吃早餐,储存在胆囊内的胆汁,不能很好地排出,相对也容易出现结石。虽临床并无相应的明确结论,但若饮食不规律,两餐间隔时间较长,胆囊内的胆汁并不能较好排出,可能也是造成结石因素。
    2023-08-02
  • 艾滋病的症状(视频)

    艾滋病的症状
    人感染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以后,早期属于潜伏期,没有任何症状。病毒在血液内大量的繁殖、生长,但是这种繁殖、生长一直破坏人体免疫细胞造成人类免疫缺陷。这种缺陷不至于引起疾病,潜伏期大概有 5-8年,平均有八年时间没有任何症状。有症状期是造成大量的免疫细胞死亡,免疫细胞数量低于400/mm3以后,会出现一些症状。艾滋病的症状期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比如免疫功能低下造成容易得肺部感染,而且这种肺部感染较少见,如皮肤表感染造成卡波西肉瘤等罕见的感染。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