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花

  •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音频)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讲解医师:付春花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
    在新生儿的早期,由于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即使是在新生儿的正常发育过程里也会出现一过性的高胆红素血症,也就是我们经常称为生理性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由于新生儿毛细血管比较丰富,血清胆红素超过5mg/dl的时候,我们在皮肤上就可以察觉出来黄疸,肉眼观察足月儿中有50%,早产儿约有80%的人会出现黄疸。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一般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黄疸的轻重不一轻,轻的仅仅在面颈部,重的时候可以到躯干、四肢甚至巩膜,粪便的颜色黄、尿量一般颜色清亮,一般没有症状。有时候总胆红素超过8mg/dl的时候,有些孩子会出现轻度的嗜睡,或者是纳差,足月儿生理性的黄疸,一般持续到7—10天会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由于生理特点:第一、血浆白蛋白的水平比较低,肝细胞更加不成熟,而且就是衰老需要消化的红细胞、血红素更多,所以早产儿的黄疸程度一般,黄疸程度比较重,消退也比较慢,有可能延续到3—4周才会消退。一般什么情况下面考虑病理性黄疸呢?新生儿的黄疸出现以下情况的时候就要考虑为病理性的黄疸。第一、黄疸出现时间过早,在生后24小时之内即出现黄疸,总胆红素的值超过了6mg/dl。第二、足月儿高峰时期的黄疸过高,足月儿超过12.9mg/dl,早产儿高峰值超过15mg/dl。第三、血清的结合胆红素值水平太高,超过1.5mg/dl。第四、黄疸上升较快,总胆红素值每天上升超过5mg/dl。第六、黄疸持续时间较长,消退延迟,持续超过2—4周或者黄疸进行性的加重,有的表现为消退以后再次出现,这些都要考虑病理性黄疸。
  • 胆红素脑病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胆红素脑病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付春花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
    胆红素脑病的患儿一般黄疸都非常严重,全身皮肤黏膜呈现重度的黄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经常会超过20mg/dl以上。早产儿有时候也可以在比较低的胆红素水平的时候即发生胆红素脑病,尤其是有高危因素,比如胎龄过低、低温、酸中毒、严重感染、严重窒息等,影响血脑屏障成熟还有通透性的时候,在较低水平早产儿就有可能出现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一般多于生后一周之内,最早的可以在出生以后一到两天即出现神经症状。溶血性的黄疸出现的更早,特别是RH溶血,多发生在出生后3—5天,一些未成熟儿或者有其它原因所导致的大多会出现在出生后6—10天。发生胆红素脑病的血清胆红素随着日龄而变,足月儿多在20—25mg/dl的时候,会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性增加。早产有窒息、呼吸困难或者严重缺氧、严重感染、低蛋白血症、低血糖、低体温、酸中毒或者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或者超越成熟儿,他们的血清胆红素有时候远远低于临界值的时候,就有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一般的时候于重度黄疸的高峰以后,大概在12—48小时以后有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
  • 新生儿黄疸光疗需要多长时间?(音频)

    新生儿黄疸光疗需要多长时间?
    讲解医师:付春花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
    光照疗法也就是我们简称的光疗,它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早在1958年就有科学家报道,日光或者一些可视光线可以降低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并且发现黄疸的早产儿在日光或者蓝色的荧光灯下能有效地降低其胆红素水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胆红素本身能吸收光线,它对波长450—460nm的光线作用最强,因为蓝光的波峰主长在425—475nm,故被认为是人工照射的最好光源。因为皮肤的光学特性,波长比较长的光容易透过皮肤,绿光的波长在510—530nm,绿光较蓝光更容易透过皮肤,所以光照疗法能对胆红素转变成光红素起到联合作用。一般我们光疗分为连续光疗和间断光疗。间断光疗也就是指每照6—12个小时以后,停止2—4个小时以后再照;也有照8—12个小时以后,再停16—12个小时的。不论方法怎么样,都是视小孩的病情而定。如果是RH溶血或者是黄疸程度的比较重的ABO溶血的小孩,光照的时间就会比较长,一般需要照48—72个小时,而且也有持续照射48—72个小时的。一般的高胆红素血症,大多数只需要24—48小时以后就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目前有研究认为连续和间断照射的疗效差不多,而且间断照射可以减少光疗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