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淋巴瘤的治疗费用是多少(音频)

    淋巴瘤的治疗费用是多少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瘤具有高度的抑制性,治疗差别很大。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淋巴瘤,无论从治疗强度和预后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可选用的治疗方式有放射治疗,放疗可适用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还可用于化疗后巩固治疗及移植时辅助治疗。对于60岁以下的患者,能耐受大剂量化疗的中高危患者,可考虑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复发或骨髓侵犯的年轻患者,还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仅限于活组织检查或并发症的处理,合并脾功能亢进而无禁忌症,有切脾指征者可以切脾。淋巴瘤还可采用联合化疗,可以结合靶向治疗药物和生物制剂。因此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淋巴瘤的治疗费用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具体要根据其病情,结合相应的治疗方案来决定。
  • 良性淋巴瘤早期症状(音频)

    良性淋巴瘤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良性的淋巴瘤主要是因为细胞之间的血流、血流瘀滞造成的细胞肿胀,和其它的淋巴瘤共同点就是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它的首要症状:首发的良性淋巴瘤常是无痛性的颈部或者是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主要占有一大半以上的比例,左侧多于右侧。第二、容易出现腋下的淋巴结肿大,出现肿大的淋巴结,会压迫神经和临近的器官,导致其它症状的出现。一般患者会出现持续不断的或者周期性的发热症状,发热时伴随着盗汗,经常觉得乏力,也可以出现消瘦,但是没有脾脏肿大的情况。良性淋巴瘤还可以出现皮肤损害。皮损的情况主要是单发的,表现为紫红色半圆的隆起,可以是结节样、丘疹样形状,边界比较清晰,质地比较硬,表皮比较光滑,没有出现溃疡的情况。良性的淋巴瘤不用过于担心,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放任,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病情的发展。
  • 淋巴瘤白血病能治好吗(音频)

    淋巴瘤白血病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又称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由于新的组织学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这个名词已不再使用。恶性淋巴瘤早期病变局限于淋巴组织,到了晚期淋巴瘤细胞广泛播散至骨髓,出现在外周血中,同时伴有正常血细胞的减少。此时出现的白血病称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又称为淋巴瘤白血病期,常表现为淋巴结进行性肿大,肝脾大,偶尔有巨脾。纵隔淋巴结肿大可并发上腔静脉压迫症,贫血进一步加重,皮肤黏膜出血、发热,可累及骨关节、神经系统和皮肤,可出现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水等表现。一般治疗为化疗,给予消毒隔离措施、口腔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药物治疗、细胞治疗等。本病是淋巴瘤晚期播散的表现,通常预后比较差,难以治愈。部分病例预后比较好,例如伯基特淋巴瘤。
  • 淋巴瘤血常规检查方法是什么(音频)

    淋巴瘤血常规检查方法是什么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瘤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可以分为良性淋巴瘤和恶性淋巴瘤两种。如果是良性的淋巴瘤,通过一些治疗方法,很好的能够进行彻底的治愈。但是恶性的淋巴瘤,尤其是晚期,治疗非常困难。所以如果怀疑患有淋巴瘤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对于淋巴瘤的检查,可以进行血常规以及血涂片的检查。淋巴瘤的患者,血常规一般会是正常的,但是有时候会出现慢性病的贫血,还有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增多的情况,有的淋巴瘤患者在血常规及血涂片检查中,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侵袭性淋巴瘤侵犯到骨髓,可能会出现贫血,外周血也有可能会出现淋巴瘤的细胞。对于淋巴瘤的进一步检查,是骨髓涂片一级活检,阳性率可能会高于血常规和血图片的检查。
  • 平均血小板体积偏高怎么回事(音频)

    平均血小板体积偏高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小板简称PLT,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由于形状呈两面微凹,椭圆形或者是圆盘型,所以被称作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简称MPV,采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后,得到一项临床检测指标,属于血常规检查。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大小变化有助于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正常参考值范围为8.8-12.8fl,平均血小板体积偏高,主要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缓解期、妊娠晚期、巨幼细胞性贫血、血栓病等。根据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血倾向及骨髓造血功能的变化。
  • 孕期贫血对胎儿有什么影响(音频)

    孕期贫血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孕妇贫血是孕妇在怀孕期发生的营养缺乏症,不断发育的孕宝宝会不断地从妈妈体内夺走大量的营养物质,包括血清铁。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因孕期反应或者是营养不足,尤其是二价铁元素补充不足,出现贫血的状况,孕妇贫血的早期,对胎儿造成的影响不是太大。如果发生了严重的贫血,会造成胎儿生长受限,由于贫血而造成缺氧,胎儿容易发生胎儿窘迫、早产、甚至是死胎。所以,如果孕妇发生贫血,对胎儿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孕妇一定要提防贫血的发生。如果出现了疲倦、乏力、头晕、耳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口唇及口腔黏膜苍白等,就要考虑是否患有严重的贫血,一定要到医院检查,多服用含铁的食物,以保证孕妇和婴儿本身的营养需求。
  • 孕期贫血症状(音频)

    孕期贫血症状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如果孕妇贫血只是轻度,是没有明显的症状,需要去医院做专门的检查才可以发现贫血。如果孕妇的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在100g/L以内,红细胞压积低于30%,或者是红细胞的计数低于350万/mm^3,就说明孕妇发生了贫血。孕妇贫血多数是缺铁性贫血,也就是孕妇要开始补铁了。孕妇贫血会经常感到疲惫、想睡觉、全身没有力气,这是贫血者最早出现的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贫血孕妇的脸色和黏膜一般都是苍白的,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认为皮肤苍白者,还要依据手掌的大小、甲床的颜色等方面综合来看才比较可靠。孕妇经常会感到头痛、头晕、眼花、注意力分散,严重贫血者还有可能会出现神志模糊。心悸是贫血比较突出的症状之一,贫血的孕妇有心动太快,而且在肺动脉区和心尖的部位处于收缩期的时候,可以听到柔和的杂音,这种情况就叫做贫血性杂音。当在肺动脉区和心尖部位舒张期的时候,也可以听到杂音的时候,情况就比较严重了。食欲不振,感到腹胀、想吐。便秘也是贫血的症状,这是因为贫血引起了消化系统的紊乱。呼吸困难或者是气急,也是贫血的症状之一,因为贫血会引起呼吸中枢低氧或者是高碳酸血症。
  • 淋巴细胞高是什么原因(音频)

    淋巴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细胞正常百分比参考值是20%-40%。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当绝对值高时,人体的免疫力就会低下。这个时期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增高,主要见于感染性疾病,且主要为病毒感染,如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也可见于百日咳、结核、布鲁病、梅毒等。如果非常高,则有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比如肿瘤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器官移植后也可以出现淋巴细胞的增多。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病(音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是外周血小板显著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临床以皮肤黏膜和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女性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咳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有效查明。急性型多发生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提示血小板减少与对原发感染的免疫反应有关。慢性型患者中,约半数可测出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据调查显示,约有80%的患者在发病前三周左右有病毒感染史。急性型可突然发病,有畏寒、发热、皮肤和黏膜出现广泛的瘀点、瘀斑、扩大呈大片状甚至形成血包、血肿、碰撞部位尤甚。内脏受累出现鼻出血,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出血,颅内出血较罕见,但较凶险。部分病例反复发作后转为慢性,慢性型症状相对较轻,女性月经过多常为首发症状和主要表现,皮肤和黏膜可见散在瘀点和瘀斑,血包和血肿少见,可累及内脏任何器官。有时可见外伤或小手术后创口出血不止。长期反复大量出血,可引起贫血,脾脏轻度肿大,病情常迁延半年以上,反复发作。治疗方法主要是输血、注射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脾切除、中医中药等。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治疗(音频)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严重的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聚集消耗性减少,以及微血栓形成造成器官损害为特征。之前的时候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预后比较差,病程比较短,不及时治疗,病死率为80%-90%。随着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预后大大改观,病死率降到10%-20%。血浆置换最主要的机理是纠正酶的缺乏,去除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聚集的不利因子和自身抗体。血浆置换原则是早期、足量、优质、联合,只要患者有明显的血小板减少与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时即开始使用。对于遗传性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浆输注是首选的治疗措施,但疗效不如血浆置换。可以与糖皮质激素、静脉免疫球蛋白、环孢素A等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稳定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抑制IgG的产生,通常与血浆置换同时应用,一直持续到病情缓解,再逐渐减量。脾切除有时候也可以使用,但是疗效不十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