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妮

  • 什么是窦性心动过快(音频)

    什么是窦性心动过快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快的诊断标准是窦性心律下心室率每分钟>100次,是属于窦性心律,节律是正常的,很多的心动过速要判断,是正常的窦性心律,还是心律失常,比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既有生理性的原因,也有病理性的原因。生理性的原因比如在运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者喝浓茶、咖啡,还有饮酒时会有生理性的心动过速,可能这些诱因去除之后心率就会降到正常,当然也有一部分的病人,交感神经的兴奋度就是很高,在静息状态下心率也是偏快的。另外,病理性的因素,比如发热、感染、贫血、甲亢、心肌炎、心衰或其他疾病的急性期,心跳增快大多都是代偿性的反应,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才能使心跳从根本上的下降,如果单纯的降低心率,很难达到治疗的效果。
  • 如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音频)

    如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要改变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饮食要求低盐、低脂的饮食,养成运动习惯,保证每周至少有5天,每次不小于30分钟,尽可能在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肥胖的患者要控制体重,吸烟的患者要戒烟,同时要养成至少0.5-1年复查血,主要是血生化的检查。2、如果已经存在非常明确的危险因素,比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应该明确血压、血脂、血糖控制的目标,积极的干预,将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如果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比较严重,管腔狭窄超过50%,已经形成临床疾病,比如已经形成了冠心病,就应该积极的进行冠心病相关方面的治疗,如果动脉粥样硬化的狭窄<50%,说明没有到临床疾病期,早期的预防和干预非常的重要,包括危险因素的干预,同时可以加用阿司匹林抗血栓的治疗、他汀治疗,他汀可以通过降血脂稳定斑块,两个药建议长期服用。3、需要定期的复查,监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比如每年复查一次动脉的超声,包括颈动脉的超声,如果冠脉CT已经提示存在冠脉的粥样硬化,可以3-5年复查一次冠脉CT。
  • 动脉粥样硬化有哪些症状(音频)

    动脉粥样硬化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中动脉内膜脂质沉着、斑块粥样硬化形成、纤维组织增生、管壁硬化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其发展是一个渐进性过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没有超过50%的时候大多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导致管腔狭窄,超过50%的时候就已经到了临床疾病期,会出现相应的症状,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的病人会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甚至急性脑梗,心脏动脉粥硬化严重的病人就是冠心病,会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如胸闷、胸痛、气短,与运动相关,逐渐发展会出现静息状态下的心绞痛。肾脏动脉粥样硬化的管腔狭窄超50%以上会引起肾功能下降、血压升高,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的会引起行走的时候腿疼、间歇性跛行,但眼底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视力下降,严重的会引起失眠。
  • 动脉粥样硬化有哪些病因(音频)

    动脉粥样硬化有哪些病因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发展的病理过程,形成的原因很多,可以单独影响也可以共同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性别因素,在男性患者中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男女的比例2:1。2、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的出现动脉粥样硬化。3、遗传因素,患者的一级亲属患有动脉硬化,患者本人发生动脉硬化的概率会明显的提高,如果患有肥胖、血压升高、血脂升高、糖尿病,危险因素合并存在或者是单独存在,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也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4、性格,A型性格的人更容易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长期紧张的状态和过度的压力、缺乏运动,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原因。另外,临床上的疾病状态也可以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库欣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等。
  • 动脉粥样硬化用药(音频)

    动脉粥样硬化用药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的用药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另外一个是他汀类调脂药。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有一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也可以更换为氯吡格雷,氯吡格雷对胃肠道的刺激相对少一些,另外出血风险少一些。\n第二大类就是他汀类的调脂药物,它具有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可以减少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或者使已经形成的斑块相对稳定下来,延缓它的进展。如果没有应用的禁忌症,这两类药物都应该长期应用。\n当然,如果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也要同时控制。吸烟的患者要戒烟,高血压的患者要积极进行降压治疗,应用降压药物。糖尿病的患者要控制血糖,将血压、血糖都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这样才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 如何正确治疗肺动脉高压(音频)

    如何正确治疗肺动脉高压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肺动脉高压形成的病因很多,临床上治疗方案的原则通常是先去除病因,随后再对症治疗。病因方面常见的有来源于肺脏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可以给予氧疗后积极的用支气管扩张的药物。来源于心脏左心室、左心房的病变要积极治疗原发的心脏病,改善心衰的症状,来源于肺动脉栓塞的疾病要积极给予抗凝治疗进行化栓。还有些新型肺动脉扩张药,临床上常用的血管扩张药包括钙离子阻滞剂、前列环素以及结构的类似物,如内皮素受体拮抗药以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也有些手术的方法,比如房间隔造瘘术或者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到晚期也可以考虑行肺移植手术。
  • 肺动脉高压有哪些症状(音频)

    肺动脉高压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肺动脉高压本身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活动后气短、晕厥或眩晕、胸痛、咯血等。以气短最为常见,标志右心功能不全的出现,而晕厥和眩晕的出现,标志患者心搏量已经明显下降。肺动脉高压的病因不同,相关的症状也不同。因此,除了以上的症状,还表现为原发病的相关症状,比如肺动脉高压是来源于左心系统的疾病,比如心肌病、严重冠心病、高血压会有相应的胸闷、胸疼、血压升高等表现。来源于肺脏疾病,比如最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会有反复的咳嗽、咳痰、喘息,包括间质性肺病会有气短、咳嗽等症状。如果是来源于肺动脉栓塞导致的肺动脉高压,病人表现为活动耐量下降,相应的脏器缺氧的症状。
  • 心脏室间隔缺损形成的原因有哪些(音频)

    心脏室间隔缺损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室间隔缺损最常见于成年人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儿童发育时期因为室间隔没有发育良好导致室间隔缺损。根据缺损部位可以分为室上嵴上型膜部缺损、隔瓣后型缺损和肌部缺损,主要表现为左心室的血液经缺损部位流入右心室。在临床上还可以见于急性的前壁大面积心梗,并发症大约在起病一周内出现,偶尔会导致室间隔破裂造成的创口。在查体时出现胸骨左缘第3、4肋间响亮的收缩期杂音,伴有震颤。严重的会引起急性心衰和休克,在数日之内有死亡的风险,还有少见的室间隔缺损是外伤导致的。
  • 室间隔缺损多大算严重(音频)

    室间隔缺损多大算严重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室间隔缺损是目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中,缺损的程度主要是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如缺损直径、缺损面积、分流大小、有无症状,以及有无肺动脉高压,具体如下:1、缺损直径,其15mm。2、缺损的面积,小型缺损是1.0cm^2。3、分流的大小,在小型和中型中的分流分别是小到中等的,大型缺损的分流量是大的。4、室间隔缺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右心的心搏量减少,主要脏器的供血不足,患者会有发育迟缓的情况,右心的表现主要是右心负荷增加、右心衰竭,反复出现呼吸道的感染以及充血性心衰的症状,后期会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5、肺血管方面,就是有没有形成肺动脉高压,大型的缺损会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的压力逐渐的升高之后会有短暂的右向左的分流,形成Eisenmenger综合征。大型的缺损缺损的直径>15mm,缺损面积>1.0cm^2,其分流量大,而且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会形成肺动脉高压,严重的会形成Eisenmenger综合征。
  • 室间隔缺损的危害有哪些(音频)

    室间隔缺损的危害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室间隔缺损主要表现为左心室的血流经过缺损部位流向右心室,长时间的缺损会导致右心室的压力逐渐增加,导致肺动脉充血,使肺循环压力负荷增加、肺静脉回流增加、左心房扩大、左心室扩大、右心室压力进一步增加,最终导致出现体循环缺血和肺循环淤血的症状。体循环缺血主要表现为外周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比如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消瘦、乏力、出汗等。肺循环淤血表现为反复的呼吸道感染,长时间会导致下肢肿、肝大等全身性症状。疾病到晚期右心室压力过大会形成右向左分流,也就是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会出现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