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

  • 血胸气胸脓胸的穿刺位置(音频)

    血胸气胸脓胸的穿刺位置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血胸、气胸、脓胸的穿刺位置在临床上一般有两种选择方法,一种是根据诊疗常规和工作习惯,确定穿刺位置,另一种是经超声定位后,选择液体最深处,确定为穿刺位置,大致情况如下:\n1、根据常规操作习惯操作:如果是单纯性气胸,一般穿刺位置选在患侧的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也有资料推荐,可以选用腋前线的第4-5肋间,但是这个位置距离心脏比较近,穿刺中容易发生副损伤,损伤心脏,所以临床中一般不选用。如果是血胸或脓胸,一般选择腋后线第7-8肋间为穿刺点,这个穿刺点操作的安全性相对较大,很少发生副损伤,缺点是无法对气体进行引流。如果是气胸合并血胸或脓胸,可能需要在以上两个穿刺点分别穿刺,才能实现引流的目的。\n2、超声定位后操作:对于特殊情况,比如严重的胸外伤或者胸廓畸形,具体的穿刺部位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状态和影像检查结果,综合选择判定。在目前的临床实践工作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超声定位后,选取液体最深处进行穿刺,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 气胸病人胸腔穿刺部位(音频)

    气胸病人胸腔穿刺部位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气胸病人胸腔穿刺部位首选是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若气胸合并液胸或血胸,也可以选择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以上各种穿刺部位的选择都有其科学道理,但也不都是完美选择,各有各的缺点,主要分析如下:\n1、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只对单纯气胸有效,并且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到胸廓内动脉,从而造成失血性休克。\n2、腋前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虽然操作安全性高,但对气体引流效果差。\n3、腋前线第4-5肋间:在临床操作中很少用到,尤其是左侧腋前线第4-5肋间,距离心脏很近,穿刺操作可能会造成心脏损伤。\n穿刺排气的部位需要医生根据患者身体状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定选择。另外,穿刺虽然是气胸病人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在目前临床上已经很少用到,绝大多数情况下,气胸病人直接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可实现持续负压引流,方便观察气体残余情况,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性较高,是气胸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 血胸气胸脓胸插管位置(音频)

    血胸气胸脓胸插管位置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血胸、气胸、脓胸临床上一般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既在胸膜腔内留置引流管,实现对血液、气体或脓汁的持续引流,引流管的具体留置位置需要根据引流目的决定,主要分析如下:\n1、单纯性气胸:插管位置一般选择在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便于在立位时气体排出,并促进肺叶复张。\n2、血胸、脓胸或血气胸:插管位置一般选择在患侧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该位置操作安全性相对较大,很少发生副损伤,缺点是对气体引流的效果较差。\n3、其他特殊情况:比如严重的胸外伤或胸廓畸形,具体插管位置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状态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选择。如果病情需要,也可以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和腋后线第7-8肋间各放置一枚引流管,以实现气体和液体的同时引流,互不干涉。\n血胸、气胸、脓胸的插管虽然不是复杂手术,但可以迅速缓解肺脏受压,帮助肺叶复张,起到挽留生命的作用。
  • 张力性气胸的判断与处理(音频)

    张力性气胸的判断与处理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张力性气胸为可以迅速致死的急性疾病,其判断和处理方法如下:\n1、判断:患者可以表现出严重、极度的呼吸困难,烦躁、意识障碍、大汗淋漓、发绀、气管明显向健侧偏移、颈静脉怒张,大多伴有皮下气肿。如果是创伤导致的张力性气胸,受伤侧胸部饱满,叩诊呈鼓音,且呼吸音消失,胸部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胸腔内严重积气,肺叶完全萎陷,向纵隔移位。\n2、处理:发生张力性气胸后,应迅速使用粗针头穿刺胸膜腔减压,具体操作为以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交汇处为穿刺点,有条件者可应用局部浸润麻醉,将针头直接刺入胸壁进入胸膜腔,可见到有大量高压气体喷出,有效起到胸膜腔减压的作用。此外,有条件者可用医疗手套,在注射器尾端做成单向活瓣,防止胸膜腔内气体压力下降后,空气反吸入胸膜腔,操作时尽量做到无菌操作,但放气减压操作优先于无菌操作。完成上述操作后,患者需要迅速到医院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同时对张力性气胸进行病因排查以求根治。
  • 气胸闭式胸腔穿刺位置(音频)

    气胸闭式胸腔穿刺位置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气胸闭式胸腔穿刺在临床上一般是指气胸胸腔穿刺排气或闭式引流术,其首选位置是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再就是腋前线第4-5肋间。如果是气胸合并液胸或血胸,也可以选择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以上各种穿刺部位都有其科学道理,但也不是完美选择,各有各的缺点,主要分析如下:\n1、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点:只对单纯性气胸有效,并且在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到胸廓内动脉,造成失血性休克。\n2、腋前线和腋后线第7-8肋间:虽然操作安全性高、副损伤小,但是对气体引流效果差。\n3、腋前线第4-5肋间:在临床操作中很少用到,尤其是左侧腋前线第4-5肋间与心脏距离很近,穿刺操作可能会造成心脏损伤。\n穿刺排气的部位或闭式引流术的插管部位,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定选择。此外,穿刺排气虽然是气胸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但目前临床上已经很少用到,绝大多数情况下气胸患者直接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
  • 水中毒是什么原因(音频)

    水中毒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水中毒本质上是低渗性低钠血症的一种病理表现,有过多的水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内水过多则称为水中毒。水中毒多发生在水调节机制障碍病人身上,一般都在水调节机制障碍的基础上,没有限制饮水或进行不恰当补液而导致,常见的水调节机制障碍有以下几种:\n一、抗利尿激素过多:\n1、抗利尿激素代偿性分泌过多,比如急性外伤、大手术术后、药物刺激等;\n2、抗利尿激素不适当的分泌过多,比如恶性肿瘤、脑卒中、肺脓肿等;\n3、治疗尿崩症时抗利尿激素用量过多。\n二、肾排水功能障碍:\n比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为增加尿量而输入了过多水分。\n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n皮质醇分泌不足可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对抗利尿激素的抑制作用减弱。\n四、输入水过多:\n比如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刺激口渴中枢而导致饮水过多。\n水中毒在临床上发生概率并不高,但严重者可出现脑水肿及脑疝,可危及生命。
  • 肾衰竭是什么病(音频)

    肾衰竭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在临床医学中,肾衰竭可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大致如下:\n1、急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而出现的氮质废物潴留和尿量减少综合征,时间一般是在数小时或数周。急性肾衰竭的主要表现是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临床常见少尿、偶见无尿,也可见非少尿甚至多尿者,依据尿量多少,分别称之为少尿型或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少数急性肾衰竭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仅在常规生化检查中,才发现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增高,临床上极易误诊。\n2、慢性肾衰竭:指的是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进展,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不可逆的损失,从而导致代谢产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脏疾病指的是肾脏损小于等于三个月,伴有或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或无论是否存在肾脏损伤,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持续时间大于等于三个月。
  • 敌敌畏对人体的危害(音频)

    敌敌畏对人体的危害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敌敌畏是高毒类有机磷类杀虫剂农药,敌敌畏中毒是临床最常见的农药中毒类型之一。敌敌畏本质上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中毒后会发生胆碱能危象,对人体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n一、毒蕈碱样作用:患者出现多汗、瞳孔缩小、流涎,伴有腹痛、腹泻、二便失禁、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心率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n二、烟碱样作用:患者肌张力增强、肌纤维震颤、肌束颤动、心率加快,甚至出现全身抽搐,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n三、中枢神经系统效应:患者可出现头昏、头痛、眼花、软弱无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抽搐,可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n除了胆碱能危象外,敌敌畏还会造成身体的局部损害,比如过敏性皮炎、皮肤水泡或剥脱性皮炎。重度敌敌畏中毒的患者,还可能会发生中间综合征和迟发性神经病、多发性神经病。\n有机磷农药除了经口服吸收中毒外,还可经呼吸道吸收和皮肤吸收造成中毒。
  • 大出血是什么症状(音频)

    大出血是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大出血会造成失血性休克,又叫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按照时间前后和严重程度,可分为休克早期、休克中期和休克晚期,不同时期表现略有不同,主要分析如下:\n1、休克早期:主要表现是神志清醒,但烦躁不安、焦虑或激动、皮肤苍白,还有口唇和甲床略带青紫,以及出冷汗、肢体湿冷、心率加快,但是脉搏有力,收缩压正常或偏低、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减小、尿量减少。\n2、休克中期:除了以上表现外,还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昏迷、呼吸浅快、心音低钝、脉搏细速、浅表静脉塌陷、血压下降,收缩压可降到80mmHg以下,甚至测不到,脉压差变小,皮肤湿冷、发绀,还有尿量更少,甚至无尿。\n3、休克晚期:可出现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可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改变,比如抽搐、肢体瘫痪、昏迷等。\n创伤失血是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也是临床常见失血性休克的病因。
  • 肺栓塞是怎么回事(音频)

    肺栓塞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肺栓塞指全身静脉系统的栓子,经过静脉系统回流到右心室,然后随血液运行,阻塞肺动脉系统,而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基础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这些栓子可以是血栓、脂肪栓、羊水、肿瘤和空气等。\n如果是血栓引起的肺栓塞,称为肺血栓栓塞症,英文简称PTE。这种肺栓塞可占全部肺栓塞的95%以上,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也简称为肺栓塞,引起肺栓塞的血栓栓子90%来源于深静脉,约45%-50%的深静脉血栓症患者会并发肺栓塞,多见于下肢制动、长期卧床、孕妇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