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平

  • 胆固醇低的危害有哪些(音频)

    胆固醇低的危害有哪些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体内的胆固醇水平过低会使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弱,会导致细胞膜弹性的下降、脆性的增加,从而使血管的脆性增加。例如脑内的小血管缺乏外周组织的支持,抵抗血压变化的能力也就较低,当血压突然升高的时候,低胆固醇的患者的脑血管就更加地容易破裂出血。如果胆固醇水平的过低,往往会导致皮质激素合成的减少,从而会导致应急能力的降低、免疫力的下降,使正常人的抗病能力减弱,或者会导致性激素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正常的性功能。另外,胆固醇太低了,身体的抗病能力急剧地下降,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其中也包括恶性肿瘤,特别是消化道的肿瘤。
  • 血清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音频)

    血清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血清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如下:一、甘油三酯偏高是体内脏器疾病的症状表现。当出现肝脏胆道的阻塞,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各种肝脏炎症时,常常会引起甘油三酯偏高。一般引起甘油三酯偏高的疾病为肝病。专家提醒,甘油三酯偏高的肝病患者,应及时的检查治疗。二、不恰当的饮食习惯。如进食大量的脂肪类,尤其是动物脂肪食品;进食过多的糖类,尤其是加工精细的粮食,会造成代谢过剩,引发甘油三酯偏高。三、烟、酒等不良的嗜好,可以刺激甘油三酯的加速合成,也是造成甘油三酯偏高的重要因素。四、家族遗传性的甘油三酯偏高,也是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
  • 甘油三酯高吃什么食物(音频)

    甘油三酯高吃什么食物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甘油三脂高的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饮食方面应当注意,主食应搭配部分粗粮,副食应以鱼、豆类、新鲜的蔬菜水果为主。要多吃帮助降血脂的食物,如海洋生物、豆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常见的降甘油三酯作用的食物有大马哈鱼、沙丁鱼、牡蛎、苹果、蜜桔、胡萝卜、玉米、马齿苋、海带、生山楂、大蒜、甜杏仁、豆类及豆制品、茶等。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食物还有海带、紫菜、金针菇、香菇、木耳和洋葱等。
  • 低密度脂蛋白偏低是怎么回事(音频)

    低密度脂蛋白偏低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可被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当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长期下去容易引起动脉硬化。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偏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日常生活中运动量偏大。第二、是摄入脂肪过低,饮食不合理,如过多的摄入了青菜和水果等清淡的食物,而动物的内脏等含脂肪较多的食物摄入量偏少。第三、使肝脏代谢异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也就是常说的肝功能异常引起了低密度脂蛋白的偏低。第四、是服用了他汀类药物。
  • 高血压要注意哪些事项(音频)

    高血压要注意哪些事项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中老年人肥胖者、长期饮酒者是高血压的主要多发群体。常见的病因主要有精神紧张、高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等不良习惯造成。要注意以下几点: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减轻并控制体重,减少钠盐的摄入,补充钙和钾盐,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主,避免服用富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黑木耳、黑芝麻、山楂、芹菜、洋葱、醋等。合理的安排时间,生活要有规律,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的劳累和精神刺激。戒烟限酒,早睡早起,不宜在临睡前活动过多和看刺激性的影视节目。要定期随访和测量血压,尤其注意清晨血压的管理,积极地治疗高血压,延缓损害,预防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
  • 心律过快是什么原因(音频)

    心律过快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成人的心率超过100次/分,为心率过速。心率过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两种。生理性的心动过速很常见,许多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以及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以及吸烟、饮茶、饮咖啡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比较快。一些病理疾病也可引起心动过速,比如甲亢、发热、贫血以及心衰、心肌炎、β受体高敏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都会引起心率过快。
  • 急性心衰治疗的方法(音频)

    急性心衰治疗的方法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急性心衰属于心血管内科的急危重症,在临床上一旦确诊急性心衰,应立即给予规范的治疗,初始的治疗应给予面罩或者鼻导管吸氧,静脉使用强心剂及袢利尿剂,如果患者比较烦躁,同时又没有呼吸衰竭的表现,可以给予吗啡静脉注射。病情仍不缓解,应该根据收缩压和肺淤血的情况,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比如正性肌力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扩张药比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如果患者病情非常严重,血压持续低于90mmHg,甚至出现心源性休克,应该监测血流动力学,并采用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比如IABP、机械通气支持、血液净化治疗以及左室机械辅助装置、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衰的治疗还要控制和消除各种诱因,同时要针对基础性疾病治疗。
  • 房间隔缺损杂音产生的原理(音频)

    房间隔缺损杂音产生的原理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对于房间隔缺损的患者,如果缺损的面积比较小,我们在查体的时候可能不会发现明显的体征。但是对于房间隔缺损面积较大的患者,在听诊的时候杂音的特点是这样的,可以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到二级或者三级收缩期吹风样喷射性的杂音。这种杂音主要是因为房间隔缺损以后血液先从左向右分流,导致肺循环血量的增多,肺循环血量增多以后,造成相对性的肺动脉瓣狭窄而引起杂音。到了房间隔缺损的后期,可能会产生双向的分流,杂音则是一个连续性,即收缩、舒张期都有的杂音。
  • 心慌气短是怎么回事(音频)

    心慌气短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心慌气短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其原因如下:一、见于心律失常,可见于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二、左心衰竭。左心衰竭的患者往往有基础性心脏病的病史。除了心慌气短,往往还会有夜间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症状。三、冠心病。冠心病的患者当活动以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的耗氧量增加,会出现心慌、气短的症状。四、呼吸系统的疾病。像慢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癌、肺结核等都会出现心慌气短的表现。五、贫血。贫血的患者往往有心慌、气短,活动的时候尤其明显,同时血常规伴有血色素的降低。六、甲亢。甲亢的患者心脏的传导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往往也会有心慌气短的表现。七、低血糖。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气短、乏力、冷汗、测血糖降低。八、一些更年期综合症的患者也会出现心慌、气短的表现,但是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未见异常。九、心脏神经官能症。多见一些青年女性、往往心脏的检查没有发现问题,患者主观有心悸、气短的表现。
  • 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音频)

    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体位性低血压的常见病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一些原发性的,比如纯自主神经功能的衰竭、多巴胺β羟化酶的缺乏、家族性自主神经机能的障碍、多系统萎缩的自主神经功能的衰竭。第二,继发性的疾病引起。临床上常见的有慢性酒精的中毒、糖尿病、恶性肿瘤、帕金森病、维生素B1或者B12的缺乏。第三,其他一些疾病。像低血容量,如出血、烧伤或血液透析以后的低血容量,或者说脱水了,都可以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还有由于血流动力血调节比较差的,像老年、妊娠、发热或者说长期都在卧床的病人,也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还有服用一些药物,如降压药、胰岛素或三环类的抗抑郁药,这些药物也会引起体位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