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蓉

  • 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视频)

    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
    颅内高压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两部分: 1、急性颅内高压,最主要表现为头疼、恶心、呕吐和视乳头水肿。头痛为颅内高压最常见、最严重的表现,主要为整个头部持续性胀痛,且疼痛性质往往难以描述;此外,还表现为喷射性呕吐,及需借助眼科器械才能看到视乳头水肿,且头痛、恶心、呕吐程度均较严重; 2、慢性颅内高压,即因肿瘤、慢性变性性疾病而导致颅内压力逐渐增高表现,其往往也表现出头疼、恶心、呕吐,但其程度没有急性严重,相对较轻。故病人一开始均不在意,且病人看病往往因其他基础性疾病,如颅内其它病变出现偏瘫、失语等表现。
    2023-08-02
  •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优势(视频)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优势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有很大优势,因介入治疗创伤较小,故其优势如下所示: 1、急性期,如果缺血事件发生较早,且考虑为大血管闭塞,如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闭塞,则介入治疗可机械取栓,从而达到快速开通血管、改善症状目的; 2、恢复期,介入治疗的优势为可发现血管狭窄。如果血管狭窄程度足够大,则可通过手术放支架快速改善狭窄,从而预防后期发生脑梗死几率。 总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优势体现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当然在介入治疗完毕后,还需口服一些药物来预防发生再狭窄、再闭塞。
    2023-08-03
  • 长跑后头晕呕吐怎么办(视频)

    长跑后头晕呕吐怎么办
    长跑后头晕呕吐多见于平时不活动但突然出现剧烈运动的患者,实际属于缺氧表现。通常长跑后血液会重新分布到四肢等部位,从而导致颅内、脑,及胃肠道出现缺血表现。其中脑缺血会引起头晕表现,而胃肠道缺血则会引起恶心、呕吐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无需着急,缓慢行走一段时间后可会缓解,建议患者平时加大运动量、多活动,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增加肺活量及脑和胃肠道缺氧耐受能力。 此外,在进行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前应进行适当热身,从而尽量避免头晕、呕吐的发生。
    2023-08-03
  • 嘴角肌肉颤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视频)

    嘴角肌肉颤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嘴角肌肉颤动多半指面部肌肉痉挛。面部肌肉痉挛通常表现为一侧肌肉不自主抽动,其程度有轻有重,程度轻者患者可能没有感觉,只有其他人才可看到,而程度重者可能感觉嘴角在抽动。且面肌痉挛原因很多,部分患者可能无法找到原因,此时一般无需特别治疗。如果需出入公共场合、重大场合进行演讲等,可适当吃药控制。 可能因面神经受到周围血管或其他东西压迫,导致面神经反复抽搐,进而引起痉挛,此时则建议进行完善检查,明确血管和神经关系后,再进行进一步处理。且癫痫也会引起抽搐发生,如单纯部分发作也可引起面肌痉挛,但此种情况较为少见,通常需完善脑电图等检查才能明确。
    2023-08-03
  • 体检颈动脉斑块注意事项(视频)

    体检颈动脉斑块注意事项
    体检时发现颈动脉斑块,其注意事项如下: 1、如果年轻人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在发现颈动脉斑块后,可改变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多运动等; 2、如果老年人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在发现颈部血管斑块后,需口服他汀类药物预防斑块加重; 3、如果斑块较大,且对管腔造成狭窄,则一定要积极处理。当狭窄程度不重时,即患者狭窄程度小于70%且没有症状、基础疾病,则口服他汀类药物即可。当斑块狭窄小于70%且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则一定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而后再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来防止斑块进展加重。如果斑块造成管腔狭窄大于70%,则建议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尽量手术治疗,从而解除狭窄,避免远端栓塞事件的发生。
    2023-08-03
  • 跌倒后脑勺头晕想吐严重吗(视频)

    跌倒后脑勺头晕想吐严重吗
    跌倒后脑勺头晕、想吐,是否严重需依据具体病情判断。后脑勺即后颅窝,其存在小脑半球和小脑丘部,且小脑管理身体平衡、头晕,同时还协调肢体运动。如果跌到后脑勺有可能造成小脑损害,出现小脑渗血、挫裂伤等情况,此外还可能导致小脑半球出现血肿,进而可能会引起头晕、走路不稳、恶心、呕吐等症状。 因此建议跌到后脑勺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颅脑CT检查,或完善颅脑磁共振检查,从而排除小脑损伤、小脑损害的可能。且小脑前面为脑干,而脑干有呼吸心跳中枢。如果脑干受损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因此跌倒后引起头晕、恶心、呕吐一定要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耽误治疗。
    2023-08-02
  • 颅内高压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颅内高压是怎么引起的
    颅内高压顾名思义为颅内压力增高,主要表现为头疼、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其产生原因很多,常见可分为以下几个: 1、脑水肿,如脑梗死、脑炎等疾病引起的脑实质细胞水肿,通常因水肿后占用颅腔空间导致颅压增高表现; 2、脑积水,脑积水的常见原因为出血、肿瘤等,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进而发生脑脊液在颅内沉积过多引起颅内压增高; 3、肿瘤,其属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长有肿瘤后占用脑室空间,引起空间不够用,导致颅内压增高表现; 4、血液循环障碍、静脉回流障碍,通常静脉回流障碍后会导致动脉往颅内供血增多,而静脉回流减少,从而引起颅内血量增加,血管渗透压增加,导致血管内水等成分到达颅外,引起颅内压增高表现。
    2023-08-02
  • 脑出血后脑水肿高峰期(视频)

    脑出血后脑水肿高峰期
    脑出血后出现脑水肿高峰期属于病情演变过程。而脑出血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伴有水肿过程。但并非脑出血一发生水肿就立马出现,通常因人和出血量大小不同而表现时间不同。如脑水肿发生在出血后3-4天,则达到高峰为5-7天。因脑水肿达到高峰后会引起颅内压力增高,故在脑出血高峰期内尽量给病人应用脱水药物,减轻脑水肿压迫症状,从而改善颅内压,尽量避免脑疝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 此外,在脑水肿高峰期过后,可适当减少脱水药物使用,待病情稳定后停用。在脑水肿期过后,建议及早为病人增加康复锻炼,从而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其恢复,进而达到减轻痛苦、减少残疾、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2023-08-02
  • 脑梗死取栓术后并发症(视频)

    脑梗死取栓术后并发症
    脑梗死取栓为脑梗死急性期开通血管的常用方法,在血管开通后可能会出现系列并发症,如下所示: 1、脑出血,属于最常见、最严重的脑梗死取栓术后并发症,因血管开通后血流压力可能会冲破受损的血管床,从而导致颅内出血,进而出现病情再次反复,包括出现瘫痪、言语不清等症状; 2、再灌注损伤,如在血管开通、血流恢复后,前期缺血会出现钙超载情况,从而引起血管内外离子交换等异常,包括应激、氧化等,进而会发生脑细胞、脑组织再次损害,出现症状加重情况; 3、血管痉挛,在取栓后可能会继发血管痉挛,从而导致管腔内狭窄,引起远端缺血症状。
    2023-08-02
  • CT能不能查出脑梗(视频)

    CT能不能查出脑梗
    CT能否查出脑梗,与脑梗发生时间、部位,及病变大小有关,可分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发生时间,一般脑梗死在发病24小时后才会出现液化、坏死,故只有在24小时后CT才可发现脑梗; 2、发生部位,CT检查并非所有部位的脑梗均能发现,如大脑半球,包括腭、颞、顶、枕叶等部位的脑梗死CT一般可发现。但病变部位若处于小脑、脑干等后颅窝内,则因受骨头、空气影响较大,故CT往往很难发现; 3、病变大小,通常对于病变部位处于小脑、脑干等后颅窝内部,因受骨头、空气等影响,故CT很难发现,但若小脑半球梗死面积较大,则CT也可看见。 而对于脑梗病人具有脑梗症状,但CT无法发现时,可进一步完善其它检查,如磁共振,因磁共振对于后颅窝的病变可清楚显示,包括脑干病变。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