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

  •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是什么(视频)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是什么
    重症肌无力在不同患者身上可以选择性地侵犯不同的骨骼肌,临床表现主要是骨骼肌无力,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症状具体如下: 1、以眼外肌无力最为常见:眼外肌无力的临床表现是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甚至会导致眼球活动障碍; 2、影响上肢肌肉无力:患者出现抬臂无力,或者患者梳头、穿衣服、刷牙动作做起来非常困难; 3、出现颈部肌肉无力:患者会出现抬头困难,经常处于低头状态; 4、影响延髓:出现构音不清、吞咽困难、咀嚼无力、饮食呛咳; 5、影响呼吸肌: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肌无力症状,如咳痰无力、呼吸气短,或者端坐呼吸、大口喘气,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 6、影响下肢:患者会出现蹲起困难、行走无力、易跌倒,甚至出现登高困难、上楼梯困难。 不同患者重症肌无力所受累的肌群不同,有的患者仅影响到眼外肌,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而有的患者有选择性地影响到全身,出现全身的肌肉无力症状。因此对于不同的肌群受累情况,临床上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
    2023-07-31
  • 怎么预防肌无力(视频)

    怎么预防肌无力
    肌无力预防方法如下: 1、饮食合理: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切勿偏食,保证充足维生素和蛋白质摄入,饮食清淡、避免油腻,慎吃寒凉刺激食物。可多食用温补平缓之品以达到补益作用,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出现胃肠道疾病; 2、劳逸结合、起居有常:重症肌无力发病与过度操劳有很大的关系,或者体力消耗过度、看电脑用眼过度、劳心劳力,或者经常出差、奔波、起居失常、耗伤气血,免疫功能受到影响而导致发病,所以要保证起居有常、保证充足休息; 3、调节情绪、心理平衡:精神情志活动和人体生理变化有紧密的关系,不良情绪比如抑郁、恐惧、悲观,都容易引起疾病复发和加重;振奋精神、维持情志舒畅和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预防肌无力,而肌无力患者更应该树立信心,克服悲观和忧郁情绪; 4、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感染:比如预防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等各种感染性疾病,上述疾病容易引起肌无力加重,尤其是流感爆发季节,患者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适应自然气候改变,及时添加衣物;感冒以后要尽早治疗,最好是找专业和有丰富经验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需要避免使用很多药物。 重症肌无力容易复发,而且病程较长,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做好预防,防患于未然。
    2023-07-31
  • 肌无力会引起浑身疼痛吗(视频)

    肌无力会引起浑身疼痛吗
    疼痛与重症肌无力没有直接的关系,重症肌无力本身也不会引起疼痛,如果患者存在疼痛,则一定要注意查找是否由其它疾病引起。 肌无力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可以是神经源性损害、肌源性损害、神经肌肉接头处疾病引起的肌无力,也可以是内分泌紊乱、电解质异常、其它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肌无力。神经源性损害会影响到感觉神经系统,因此患者会出现感觉症状,比如疼痛和麻木。神经源性损害引起的肌无力又分为运动神经元病和感觉神经元病,只有感觉神经元病才有可能出现全身疼痛症状。其它类型的疾病大多不会累及感觉系统,因此患者不会出现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 但也不是所有的感觉神经元病都会导致疼痛,有的仅存在麻木、紧束感、昆虫爬行感等症状。经典重症肌无力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骨骼肌无力,休息后即可减轻,活动后加重。患者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视物模糊、四肢无力、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等,并可以伴随肢体的酸胀不适,但不会引起全身酸痛。
    2023-08-01
  • 肌无力危象的治疗原则(视频)

    肌无力危象的治疗原则
    重症肌无力危象处理原则基本一致,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首先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予以机械通气维持和改善呼吸功能; 2、积极控制感染,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3、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4、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 5、通过血浆置换清除血液中的抗体; 6、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冲击治疗,调节免疫功能。 7、最后需要判断肌无力危象的性质,再进行进一步处理:肌无力危象患者需要应用抗胆碱酯酶抑制剂,如肌肉注射新斯的明;而对于胆碱能危象则需要停用胆碱酯酶抑制药物,并可以应用阿托品进行治疗。 肌无力危象非常危重,一旦发病,患者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重症肌无力患者最危重的状态,指因患者本身病情加重或者反复感染、治疗不当等原因引起呼吸肌无力,导致严重呼吸功能不全的状态。根据诱发危象病因不同,可分为以下三个危象: 1、肌无力危象:指新斯的明用量不足,常因感染、创伤、药物减量引起; 2、胆碱能危象:指新斯的明用量过多,除肌无力危象症状以外,患者常常伴有乙酰胆碱蓄积过多导致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气管分泌物过多、肌肉震颤等; 3、反拗性危象:临床上常难以鉴别。
    2023-08-01
  • 眼重症肌无力能治愈吗(视频)

    眼重症肌无力能治愈吗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能否治愈可分为如下情况: 1、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重症肌无力中最轻微的类型,一般预后较好,而无论是通过中医中药、针灸或者西医的办法通常都可以使患者痊愈,即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2、有部分患者在不利因素的作用下,比如感冒、胃肠炎,或者过度劳累、用眼过度,则会出现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复发;复发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会加重,除眼皮下垂、上眼睑下垂,还会出现复视、斜视、眼球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这时的治疗难度会增加,临床上会用更加复杂的办法或者更加复杂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很难治愈; 3、有些患者的病史特别长,可能已患病20-30年,这类病人会出现顽固性眼球活动障碍,甚至眼球固定、顽固性斜视、复视,这时候再进行药物干预则无法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一般建议患者进行眼科手术或者微整形美容手术矫正眼球活动障碍,或者进行提上睑肌的手术纠正外观,但是很难治愈。 综上所述,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早期通常可以达到临床治愈,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复发则临床治疗的难度会加大,往往很难治愈;若已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后遗症期或者顽固性眼肌型重症肌无力通常无法治愈,需通过手术进行矫正。
    2023-08-01
  • 什么情况会导致肌无力(视频)

    什么情况会导致肌无力
    导致肌无力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最常见原因包括低钾和低钙。而低钾引起的肌无力被称为周期性瘫痪或者周期性麻痹,是由于机体摄入钾离子不足或者由于丢失钾离子过多导致的肢体无力、容易跌跤、活动困难。 低钙也可以导致肌无力,由于老年人缺钙、出汗过多或者服用某些特殊药物可造成钙的流失和钙离子浓度不足,所以会导致肢体抽搐、痉挛、活动受限、活动无力,因此也可以出现肌无力症状,低血钙造成的肌无力可通过补钙进行治疗。
    2023-08-01
  • 先天性肌无力能治愈吗(视频)

    先天性肌无力能治愈吗
    先天性肌无力无法治愈。顾名思义,先天性肌无力是由于身体基因缺陷导致的肢体肌肉无力、萎缩,临床上可以表现为眼睑下垂、构音无力、吸吮无力、咳嗽无力,甚至四肢肌肉无力,病人可以出现活动受限、跑步不能、日常生活无法自理等症状。 先天性肌无力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比如婴儿一出生可以出现咳嗽无力、吸吮无力、咳痰无力,甚至呼吸无力;症状也可以出现在幼年,比如在学龄前出现四肢活动缓慢、易摔跤、跑步不快、上楼困难等;老年人也可以出现这种症状,这类属于晚发型先天性肌无力,其临床表现和婴儿、幼儿的临床症状类似。先天性肌无力是基因病,由于目前基因疗法尚未成熟,所以此类疾病无法治愈。
    2023-08-01
  • 眼肌痉挛用热敷管用吗(视频)

    眼肌痉挛用热敷管用吗
    眼肌痉挛进行热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眼睑痉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表现为眼皮不自主的收缩,引起不可控制的眼睑闭合和眨眼。在发病早期可以采用按摩、局部热敷的保守疗法进行治疗,局部热敷方法是用42℃左右的温水蘸湿毛巾,将毛巾拧干以后,闭上眼睛将其敷在痉挛的眼睑上方。1天2-3次,每次敷10分钟左右。通过这种保守治疗,大部分眼睑痉挛能够减轻或者好转。 但是病理性眼睑痉挛仅仅依靠理疗、热敷不够,需要采取更专业的治疗方法,专业性治疗包括服用镇静类药物、肉毒毒素注射、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大部分手术疗法都属于美容整形的小手术,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而物理治疗则不建议针灸治疗,针灸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2023-08-03
  •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吃哪些中药(音频)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吃哪些中药
    讲解医师:胡军勇  (主任中医师)
    就职单位: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肌萎缩科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是重症肌无力里面最轻的一种类型,最常见于儿童,也可以见于成年人早期的临床症状。中药治疗选择的种类很多,需要临床辨证论治,最常见的辨证类型是脾胃虚弱型,用药选择补中益气汤或者是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均可以。如果辨症脾肾两虚型,可以选择右归丸,如果是气阴两虚型,可以选择生脉散,临床治疗眼畸形还可以选择院内制剂参茸强力散等等,治疗效果都非常好,预后不错。
  • 重症肌无力平均寿命(音频)

    重症肌无力平均寿命
    讲解医师:胡军勇  (主任中医师)
    就职单位: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肌萎缩科
    重症肌无力分很多种类型,轻型的有眼肌型,还有轻度全身型,还有中度全身型。重度的重症肌无力分为急发重症型和迟发重症型,还有肌萎缩型。无论是轻度的重症肌无力还是重度的重症肌无力,通过正规科学的治疗,一般都可以达到临床症状缓解,病情稳定控制,甚至临床痊愈的目的。即便是重度的重症肌无力,经过抢救治疗或者应用手术、冲击疗法等等,也可以达到临床症状缓解、痊愈的目的。所以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一般不会影响寿命,寿命与常人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