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彬

  • 脊髓蛛网膜炎预后怎么样(视频)

    脊髓蛛网膜炎预后怎么样
    脊髓蛛网膜炎是由感染、外伤等因素所引起,是一种亚急性或者慢性过程,所以患者往往会留下神经根的激惹症状,及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问题。若脊髓蛛网膜下腔未出现明显梗阻,只是肢体为一侧偏瘫的脊髓蛛网膜炎,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但如果是脊髓蛛网膜下腔,即椎管本身不通畅,则大多数患者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包括感觉和运动不同程度的异常。即患侧的手、脚和健侧相比,总感觉到不自如,出现残留症状。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恢复效果比较好。 如果出现残留症状,患者必须进行积极的康复锻炼,才能得到更好的恢复。所以脊髓蛛网膜下腔的粘连或者炎症与脑卒中相同,患者都需要积极进行康复锻炼和适当的药物治疗,残留症状才会慢慢减轻。
    2023-08-01
  • 脊髓蛛网膜炎能治愈吗(视频)

    脊髓蛛网膜炎能治愈吗
    脊髓蛛网膜炎能否治愈,要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导致脊髓蛛网膜炎的原因等而定。如果是感染、外伤、先天性的脊髓发育不良,或者是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脊髓蛛网膜炎,治疗后一般都会有残留症状。 脊髓蛛网膜炎的预后与其发病形式有关,急性发病、亚急性发病、慢性发病的预后有所不同。亚急性和慢性发病的脊髓蛛网膜炎牵涉病史很长,一般在数月或数年不等,所以即使症状得到缓解,但是在遇到重大的创伤、压力大、感冒、生活不规律等诱因后,可能会复发。复发次数越多,完全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小。 如果要使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及神经根刺激症等完全恢复,通常比较困难。以目前医学水平而言,并不能将所有疾病治愈,约50%的疾病目前无法治愈,尤其是神经内科的疾病。最常见有中风、痴呆,即使已经诊断明确,但是无法可逆,并没有特效药使疾病得到治愈,因此脊髓蛛网膜炎也是如此。
    2023-08-01
  • 脊髓蛛网膜炎的诱因(视频)

    脊髓蛛网膜炎的诱因
    脊髓蛛网膜炎为医学专业术语,指蛛网膜至大脑再到脊髓的蛛网膜下腔通路出现发炎的一种疾病。目前脊髓蛛网膜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是考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因感染而诱发的一种连锁免疫变态反应,从而导致的一种粘连,称为脊髓蛛网膜粘连。如果能彻底治疗,则病情无大碍。但由于出现粘连容易留有后遗症,所以不仅仅要靠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 患者首先要避免导致免疫变态反应的因素,如细菌、病毒、结核、肿瘤等。因为只要损害到蛛网膜脊髓,最终都会影响到脊髓蛛网膜下腔,从而影响到各项功能,或多或少会存在残留症状。其次,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生病。此外,患者若存在先天发育不良的情况,应对该原因进行处理。
    2023-08-01
  • 脊髓蛛网膜炎要注意什么(视频)

    脊髓蛛网膜炎要注意什么
    脊髓蛛网膜炎的注意事项,即为预防脊髓蛛网膜炎的措施,患者的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注意安全,不要感冒,增强体质; 2、若存在先天性的脊柱发育较差,要及时进行处理;若出现脑脊液漏或者蛛网膜囊肿时,需要处理好原发病,避免引发脊髓蛛网膜炎。 脊髓蛛网膜炎的诱因包括感染、外伤等后天性因素,以及发育不良等先天性因素。椎管内脊髓本身发育不好为内因,而感染、外伤为外因。
    2023-08-01
  • 脊髓蛛网膜炎的早期诊断(视频)

    脊髓蛛网膜炎的早期诊断
    脊髓蛛网膜炎的早期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病史:患者本身要注意是否有相关病史,如感冒、感染、发烧、以及有无脊髓、腰骶尾部的外伤史; 2、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时一般不会有明确的感觉平面,同时也没有胸部的明确的束带感、疼痛感,及下肢的放射性疼痛等; 3、肌力检查:包括四肢肢体的肌力、肌张力、腱反射、肛门括约肌功能、大小便等; 4、脑脊液检查:如果存在粘连,在行腰穿查脑脊液做压颈试验时,测压的水柱移动速度会比较慢,同时也不通畅,说明蛛网膜下腔存在不全性阻塞,甚至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为正常或者偏高,蛋白含量偏高; 5、磁共振检查:通过磁共振检查可给予明确诊断。
    2023-08-01
  • 脊髓蛛网膜炎会复发吗(视频)

    脊髓蛛网膜炎会复发吗
    脊髓蛛网膜炎是否会复发,不能一概而论。脊髓蛛网膜炎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起病,病程可延长至几个月甚至几年。如果治疗比较彻底,可以不再复发。但如果是亚急性或者慢性病史,疾病本身是在缓解期,而并没有达到治愈目的。在受凉、感冒、劳累、压力大等不良生活习惯后,容易引起复发。 所以对于脊髓蛛网膜炎,患者应做好预防,因为即使发作一次后得到治愈,或多或少会残留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的损害。 任何疾病一般都会有复发的风险,包括脊髓蛛网膜炎和脑血栓等疾病。故患者平时要做好预防,首先不要出现感冒、不要导致外伤,控制好基础疾病,并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其次患者生活要规律,作息要顺应自然。
    2023-08-01
  • 脑血栓患者怎么锻炼好(视频)

    脑血栓患者怎么锻炼好
    脑血栓患者的锻炼方式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锻炼方法。如果家里条件比较好、比较宽敞,可以在家中配备运动自行车进行锻炼。如果经济条件一般,可以躺在床上,两条腿抬起平举或两只手平举,或者捏手、捏脚、踢脚等,这些都是锻炼的方法。 脑中风的病人主张尽早锻炼,只要生命体征稳定,通常就可以进行锻炼,甚至要求下地锻炼。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康复及预防复发,具体锻炼方式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决定,如果肢体偏瘫,可将肢体功能康复作为主要锻炼目标。具体锻炼方式需要咨询康复师,在指导下进行。
    2023-08-02
  • 怎样预防脑血栓复发(视频)

    怎样预防脑血栓复发
    如何预防脑血栓复发是老百姓比较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已经发生过脑血栓的患者,要预防脑血栓的复发,医学上称为二级预防。通常在没有发生脑血栓之前做的预防工作称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对脑血栓的复发也非常重要,具体如下: 1、生活中饮食要清淡,减少盐、味精、鸡精等调味品的摄入,同时要戒烟限酒,会下降复发的风险; 2、控制原有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抽烟等危险因素,应控制良好; 3、适当加强锻炼。
    2023-08-02
  • 急性脑血栓怎么引起的(视频)

    急性脑血栓怎么引起的
    急性脑血栓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疾病综合征。脑血栓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肯定的诱发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临床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主要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抽烟等,其中抽烟排在第二位。 生活不规律、熬夜、酗酒等也都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急性脑血栓。此外,高尿酸血症、动脉炎以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系统疾病,也是形成急性脑血栓的危险因素。 目前以现有的医疗设备而言,70%-80%的脑血栓都可以找到病因。找到原因后,患者应做好二级预防,避免再次发生急性脑血栓。还有10%-20%的脑血栓找不到原因,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脑血栓形成。
    2023-08-02
  • 如何治疗轻微脑血栓(视频)

    如何治疗轻微脑血栓
    脑血栓发作先要弄清具体原因,因为即使是轻微的脑血栓,病变性质都相同,只要出现脑梗死、脑血栓,则说明血管存在病变。先要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果是因糖尿病所引起,先要控制好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则脑血栓容易复发。因为血糖高的患者血液中糖分高、血黏度高、血流慢,所以预后也相对差。无论是轻微或者重症的脑血栓,危险因素非常关键,所以要控制好原发病。 脑血管病的治疗称为ASA,第一个A是抗血小板治疗,S是他汀治疗,最后一个A是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生活不规律、缺少运动等。只有改善了不良生活习惯,并遵医嘱服药,控制好危险因素,治疗效果才会好,预后也相对较高,患者复发的风险就会下降。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