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侠

  • 吞咽困难有哪些症状?(音频)

    吞咽困难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宁侠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吞咽困难根据不同的病因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首先最常见的是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吞咽障碍,如脑出血、多发性脑梗塞、脑干梗塞等,都会因为损伤了主管吞咽运动的神经而引起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另外运动神经元病和重症肌无力可导致咀嚼肌、咽喉肌和舌肌的无力,继而出现咀嚼和吞咽困难。咽喉部位的病变,如急性扁桃体炎、咽后壁脓肿、急性咽炎、白喉、口腔炎和口腔溃疡等。在吞咽困难的同时会伴有咽部的疼痛,如果疼痛部位在胸前、胸后、胸骨上凹及颈部,则多见于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异物、晚期食管癌、纵隔炎等。如果在进食过冷、过热的食物时会诱发疼痛,则可能是弥漫性食管痉挛。如果因肿瘤、主动脉瘤、淋巴结肿大压迫了喉返神经,在吞咽障碍的同时可以伴有声音嘶哑,食管下端的功能障碍,如贲门失弛缓症、膈疝等会有吞咽困难,伴有呃逆。如果在不进食时也感到在咽部或胸骨上凹部位有物体阻塞,常提示是癔球症,多见于年轻的女性。
  • 什么是吞咽障碍?(音频)

    什么是吞咽障碍?
    讲解医师:宁侠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吞咽障碍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吞咽器官的功能减退,吞咽器官包括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口括约肌和食管,这些器官功能的损害,导致吞咽时食物不能顺利的从口进入胃中。吞咽障碍可影响食物的摄入即营养的吸收,还可以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甚至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
  • 如何治疗吞咽困难?(音频)

    如何治疗吞咽困难?
    讲解医师:宁侠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吞咽障碍的治疗目标是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证患者的营养,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首先对于口咽部和食管的疾病,治疗原则一般是积极治疗各种咽喉和食管的原发病,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对症支持治疗。肿瘤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如果患者已失去了手术的时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或延长生命,可考虑行狭窄部的扩张、放置支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应用促胃肠动力剂、胃黏膜保护剂和质子泵抑制剂。贲门失弛缓症、食管弥漫性痉挛症,可以口服缓解平滑肌痉挛的药物,也可以考虑行食管下段狭窄部扩张术或外科手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强调个体化,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入院24小时之内,应进行吞咽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拟定。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变食物黏稠度、食团大小、一口量、姿势调整等代偿措施;包括吞咽器官的训练,保护性手法等功能训练;包括电刺激治疗、针灸等。
  • 中医治疗面肌痉挛效果如何(视频)

    中医治疗面肌痉挛效果如何
    面肌痉挛在中医属于痉证范围,中医理论认为面肌痉挛发病和风邪密切相关,常用方剂是牵正散。面肌痉挛需要在发病早期及时治疗,因为患者此时是初感外邪或内风初盛,及时驱散风邪、调整脏腑功能面肌痉挛可以得到良好控制。平时还应注意饮食起居、情志问题,避免面肌痉挛再度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外邪入里证型变成虚实夹杂时,治疗较为困难甚至久病难愈。 如果面肌痉挛为风寒袭络,则应使用牵正散配伍桂枝、细辛、羌活等温经散寒药物;风热袭络证以牵正散配伍黄芩、钩藤、蔓荆子等疏风清热药物;风痰阻络证型应用牵正散配伍半夏、胆南星、石菖蒲、陈皮等祛风化痰药物;肝肾阴虚、虚风内动证应用牵正散配伍天麻钩藤饮加减;气虚血瘀证型以牵正散配伍补阳还五汤加减。
    2023-08-01
  •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中医怎么治(视频)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中医怎么治
    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在引起皮肤损伤同时会影响到疱疹区域神经导致剧烈神经性疼痛。中医治疗方面主要采用清热解毒、活血熄风、通络方法治疗,治疗分急性期和缓解期治疗,具体方剂不同,同时需要针对每个患者根据疱疹部位、疼痛特点以及舌苔、脉象四诊合参进行辨证论治。经过中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神经痛,尽可能恢复神经功能。因此患者出现带状疱疹需要重视神经痛治疗,避免贻误最佳治疗时间造成长期痛苦。 神经性疼痛如果没有经过系统治疗,可以持续较长时间,甚至1-2年,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严重可以导致患者失眠、抑郁、焦虑。因此出现带状疱疹感染后不仅只到皮肤科就诊,还应到神经科就诊,需要尽可能采用中西结合办法修复受损神经,缓解神经痛。
    2023-08-02
  • 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视频)

    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
    坐骨神经痛中医治疗可以采用中药、针灸、按摩等方法。具体中药治疗以标本兼治为主,在补益肝肾同时配合熄风散寒、活血通络、化湿行气等治疗方法。常用方剂包括独活寄生汤、四妙丸、身痛逐瘀汤、虎潜丸、右归丸等。同时还可以配合针灸疏通经络,针药并用可以达到较好缓解坐骨神经痛效果。 坐骨神经痛在中医属于痹证范畴,病因可以是风、寒、湿、瘀,病机经常是虚实夹杂情况,实证一般是外感风寒之邪或内有痰湿瘀闭或瘀血阻络。虚证可以是肝肾阴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血亏虚、血不养筋或肾精亏虚、髓海不充都会导致下肢疼痛。
    2023-08-03
  • 轻度抑郁的表现(音频)

    轻度抑郁的表现
    讲解医师:宁侠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轻度抑郁症以持续的心情低落为特征,在情绪方面,心情压抑、郁闷、沮丧、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前途悲观失望,病前的精神创伤常盘踞在脑中,以致精神不振,脑力迟钝,患者为此感到羞愧和内疚。在认知方面,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降低、思维迟缓、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自我评价下降,常夸大自己的缺点和失误,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没人关爱,并为此自责和自罪。在行为方面动作迟滞、无精打采,表现为被动、依赖、退缩,不愿意与人主动交往,甚至会有自杀的倾向。
  •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音频)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讲解医师:宁侠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心情低落,具体来说,抑郁症有以下六种主要的表现:一、兴趣减退甚至消失。二、对前途悲观失望。三、无助感。四、精神疲惫。五、自我评价下降。六、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焦虑症是以焦虑症状作为突出表现的,具体有以下特点: 一、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患者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度恐慌。 二、情绪是痛苦的,可以有一种马上就要虚脱、昏倒的感觉。 三、总是担心某种威胁或危险即将到来,或马上就要发生。 四、实际上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符合。 五、焦虑的同时伴有躯体不适,精神运动性不安和精神功能紊乱。 焦虑症更主要是对存在的或者是将要发生的事情的超限的紧张不安,甚至是恐惧,而抑郁症则是对存在的或是将要发生的事情的超限的精神抑制状态。前者在过高的唤醒状态,导致了不安、恐惧、紧张、多虑,还有生理方面的呼吸急促、消化异常、尿频尿急、心慌、头晕、胸闷等等。而后者在过高的抑制状态下,则以思维反应迟钝、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注意力下降,同时以明显的悲观情绪为主。
  • 偏瘫能恢复吗?(音频)

    偏瘫能恢复吗?
    讲解医师:宁侠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偏瘫经过系统的治疗,部分病人可以得到恢复,也有一部分患者会遗留有后遗症状,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和不断地治疗和训练,偏瘫仍能不断地改善。具体能否恢复,恢复到什么程度,还要看患者脑部病灶的部位和大小。患者自身血管侧支循环是否丰富,脑神经的代偿能力如何,以及患者对偏瘫恢复的需求,是否迫切到能够坚持不懈的治疗和锻炼,且是否心肺功能良好,能够适应一定强度的康复训练等。
  • 偏瘫的并发症有哪些?(音频)

    偏瘫的并发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宁侠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偏瘫病人常年卧床不起,肢体无力,容易患上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这些病症对于病人以后的康复训练以及病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副作用。一、肩手综合征,其发生率在20%左右,可以在发病后三天至六个月后出现,表现为偏瘫侧上肢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伴手部肿胀,一旦发生肩手综合征,应及时治疗,减轻水肿和疼痛。二、肩关节半脱位,其发生率在60%到70%,多数在病后三周内出现,因为稳定肩关节的周围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胸大肌、胸小肌的松弛,使固定肩关节的稳定机构强度降低,加上患侧上肢的重力牵引,使其向下移位、使肩关节脱离正常位置。三、足下垂内翻,在中风后身体有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患肢的肌张力会逐渐增高,由此会引起足下垂内翻,影响今后脚掌着地步行功能。所以在早期的康复中要注意纠正,若单靠运动纠正不行,则需佩戴足托,减少痉挛。四、肢体痉挛,在肌张力逐渐增高的过程中,如果此时康复训练不正确,会强化肌张力增高的模式,使肢体逐渐处在痉挛的状态下,严重影响进一步的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