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 满月宝宝脸上长小红疙瘩怎么回事(视频)

    满月宝宝脸上长小红疙瘩怎么回事
    满月宝宝,即新生儿宝宝,脸上多少都会有小红疹,大部分无危害,孩子皮肤比较娇嫩,接触到外界新环境,可能有一些不太适应。如果用棉纱布蘸清水擦洗或用硼酸水蘸洗,小红疹应该可以消失。 也有一些病理情况,如汗疱疹、湿疹,在家里可用不含激素的湿疹膏涂抹,效果很好就不用去就医。如果效果不太好,小红疹越来越多影响到宝宝情绪、睡眠等,还应去皮肤科就诊。
    2023-08-02
  • 儿童扁桃体发炎是怎么回事(视频)

    儿童扁桃体发炎是怎么回事
    扁桃体是人体呼吸道的第一道门户,儿童扁桃体发炎实际是由于各种病原体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扁桃体跟上述病原体做斗争时,就会肿大、充血,从而引发扁桃体炎,扁桃体炎也是身体跟病菌、病毒等抗争的一种方式。 轻度扁桃体炎有自限性,毒力不太大时,扁桃体可能会把这些病毒细菌消灭。如果扁桃体炎比较严重,病原体毒力强大,数量又多,可能扁桃体发炎程度很重,扁桃体肿大甚至出现化脓,这时需要用药物治疗,否则会进一步向下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等,对孩子危害更大。
    2023-08-03
  • 两岁手足口病症状(视频)

    两岁手足口病症状
    两岁是手足口病比较多发的年龄,通常手足口病早期可出现发热、流涕等感冒症状,2-3天后很快就会出现疱疹性咽峡炎,发展至溃疡后,可引起口腔疼痛、进食困难等。除了口腔疱疹性咽峡炎,手掌、脚掌、肘部部位、肛门周围都会出现疱疹,都属于典型手足口病症状。 大部分手足口病由萨科奇病毒引起,症状会比较轻,多为一过性症状。但有一小部分是EV71病毒引起,症状会相对比较重,可能会出现肺炎、心脏受损、大脑受损等,都可以会危及生命。患病后要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如果有精神萎靡、呕吐厉害、不吃饭等情况,都应该尽早去医院就诊。
    2023-08-02
  • 小儿佝偻病怎么查出来(视频)

    小儿佝偻病怎么查出来
    佝偻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化验检查,症状为烦躁、多汗、夜惊,尤其夜间出汗多。还要看平时钙、维生素D的摄入量、户外活动等,是否有可疑钙和维生素D不足。 体征为囟门大、出牙晚、方颅、郝氏沟、明显的枕秃、肋外翻、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实验室检查钙、磷、碱性磷酸酶。但重要的临床检查是照腕骨片,腕骨片可以看到临时钙化带的模糊、毛刷样改变、杯口征,这是绝对诊断的金标准。
    2023-08-02
  • 佝偻病缺什么(视频)

    佝偻病缺什么
    佝偻病主要是缺乏钙、维生素D,该病是钙磷代谢的紊乱造成的骨骼代谢异常、骨骼改变。饮食中钙的来源,婴儿主要来自奶类,母乳喂养时产妇不吃钙,乳汁中供给孩子的钙会减少,母乳中钙是持续流失的状态。如果产妇钙不足,乳汁中的钙必定少,故建议母乳喂养时产妇是一定要补钙。 奶粉喂养时应考虑吸收问题,现在有不少孩子对牛奶蛋白过敏或不耐受,虽然奶量,够但吸收不好时也需补钙,维生素D也需根据饮食入量不足的情况补充。
    2023-08-02
  • 婴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视频)

    婴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主要发生在早产儿身上,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是烦躁、多汗,尤其是晚上睡觉时,出汗多的可以湿枕头,孩子翻来覆去、睡不踏实、易夜惊。此外,还有骨骼改变,如方颅、囟门闭合慢、冠状沟、肋外翻、郝氏沟、鸡胸、漏斗胸。 会站、会走的孩子可能出现X形腿、O形腿,骨骼改变的症状较偏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烦躁、多汗、夜惊、惊叫、睡眠不踏实,建议尽早去医院诊治,以免骨骼改变的症状加重,佝偻病造成的骨骼畸形很难恢复到正常。
    2023-08-02
  • 婴儿攒肚子怎么判断(视频)

    婴儿攒肚子怎么判断
    婴儿攒肚的情况主要发生在小婴儿,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孩子。由于母乳比较稀,水分比较多,加上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都非常好消化和吸收,吃进去的母乳大部分都被宝宝消化吸收,产生的粪质就会很少。 所以没有那么多的粪质,宝宝就不会每天排便,可能会攒2天-3天,便量够了对肠道的压力和刺激够以后,才会排出粪便,这是正常的一种现象。 如何判断孩子是攒肚,或是异常的不排便的情况,主要是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情绪很好,吃完奶也很满足,两次奶之间孩子会玩,脸色也很好,长得也不错,肚子摸起来比较软,没有肚子胀的情况,就属于正常的攒肚现象。 如果是孩子几天没有排大便,摸着肚子又比较硬、比较鼓,情绪也不是太好,有的时候会烦躁、会闹,可能不是攒肚的现象,可能有消化不良的情况,需要引起家长重视。
    2023-08-02
  • 小孩肚脐眼周围疼怎么回事(视频)

    小孩肚脐眼周围疼怎么回事
    孩子肚脐眼周围疼,大多是功能性的原因,比如着凉。其次,胃肠功能不完善,稍微受一点刺激就会引起肠痉挛,出现疼痛的表现。另外,消化不良、慢性食物过敏,都会引起腹痛的情况。如果孩子腹痛比较剧烈,而且持续不缓解,要引起家长重视。另外,有一些病理的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比如腹部的肿瘤,也会引起孩子的疼痛。 所以如果是经常反复的腹痛,要到医院去让医生摸一摸肚子,检查有没有异常。如果有异常,应进一步检查B超等,排查是否有其他严重的问题。如果没有严重的问题,即可以放心。但如果有问题,再针对问题进行解决。
    2023-08-02
  • 宝宝血小板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宝宝血小板高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重要成分,正常是100000/dl-300000/dl,如果超过400000/dl,就是血小板增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通常在感染情况下可能会造成血小板增多,感染后血小板会降到正常,无需担心; 2、骨髓增生性疾病会造成血小板增多,通常这样的情况,血小板数量很高,比4000000/dl要高,属于持续性血小板升高,若通过观察一段时间都不能够达到正常,复查几次都是高,还是要到血液科让血液科医生判断,是不是需要做骨穿等进一步检查; 3、脾切除后血小板也会增高,而且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 4、过敏性疾病也会造成血小板增高,还可以通过这一点反过来判断孩子有没有其它过敏征象,也是支持过敏性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
    2023-08-02
  • 佝偻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佝偻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治疗佝偻病主要通过补充VD,并且使用钙剂来加以辅助。目的是为了防止骨骼的畸形和复发。根据患儿在不同时期的状况表现来分为早期、活动期以及恢复期,所采取的治疗方式由所不同。 1.活动期佝偻病:为了控制患儿的病情活动和预防畸形,需要根据其临床的具体表现进行积极治疗。 轻度:服用VD20-30万IU,需要1次口服或者肌注,每隔1个月,可以再服用1-2次,与此同时,可持续服用1-2个月的钙剂,每天2-3次,每次0.5-1克,持续服用1-2月。 中重度:维生素D20-30万IU需要1次口服或者肌注,每隔1个月,可以口服或肌注2-3次;钙剂可持续服用2-3个月,每天2-3次,每次0.5-1克。 2.恢复期佝偻病:可以通过勤晒太阳和增加营养的方法。这一时期,可以停止服用维生素D,但是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复发,冬春季节需服用维生素D20-30万IU,一次性口服或肌注。一般有效期为2-3个月,为避免出现VD中毒,应当停止维持剂量口服,平时勤晒太阳便可。特别提示:以上药物的使用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