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妮

  • 老年心衰临死前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老年心衰临死前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一般心衰的临死前的症状表现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心衰死亡的原因,实际直接死于心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还包括心衰病人的猝死、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后期会合并多脏器的功能衰竭,比如后期会出现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包括呼吸衰竭,这些也都有相应的表现。另外,长期心衰的病人后期很容易合并肺部感染,也会有一些呼吸道方面的症状,还有从心衰本身的角度来看,我们一般分成两大部分的症状:一个是体循环淤血的症状、一个是肺循环淤血的症状。体循环淤血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全身多个部位的浮肿,比如颜面部下肢的浮肿,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肝的淤血。肺部的淤血情况,主要表现为喘憋呼吸困难,刚开始可能会有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后期有卧位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夜间的呼吸困难。
  • 心力衰竭有哪些症状(音频)

    心力衰竭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率衰竭是渐进性发展的疾病,在临床上症状出现逐渐加重的过程。早期病人会表现在日常活动后,出现活动耐量下降的表现,如干家务活或者普通的散步,会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心慌等症状。随着心功能的恶化会逐渐出现不能胜任日常活动,同时在不活动静息状态下仍然出现上述的症状,而且会有进一步的加重,比如病人会感觉到喘憋进一步的明显,会伴有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最后非常严重的心衰,也叫Ⅳ级心力衰竭的时候病人夜间不能平卧,并且平卧后咳嗽会频繁的出现,也叫间断的阵发呼吸困难,病人需要坐起来或者要坐着睡觉,同时会伴有尿少、双下肢或者全身的浮肿、食欲下降、体重增加,也会伴有腹部症状恶心、腹胀等。
  • 房间隔缺损有哪些表现(音频)

    房间隔缺损有哪些表现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主要是在原始胚胎发育时间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有空隙,女性多见,男女之间的比例是1:3。主要是左房向右房的分流,临床症状也是依据分流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引发的。早期儿童时期,很多患者可能只表现为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缓慢,没有其他特殊症状。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逐渐会出现体型比较瘦长、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急、心悸。40岁后可能症状会逐渐加重,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心房颤动、房扑,后期会出现心衰症状。在病情晚期,因为右房压力增大会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脏淤血、肿大,以至于全身浮肿。
  • 房间隔缺损如何治疗(音频)

    房间隔缺损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间隔缺损是目前先天性心脏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类型,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三种,即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对于比较轻的房间隔缺损,但没有症状且没有引起房室结构变化的患者大多不需要治疗。一般药物治疗适用于已经错过了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的时机,到疾病晚期的反复心衰的患者,通常是药物的姑息治疗以纠正心衰的症状。房间隔缺损的主要治疗方案目前是介入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在介入治疗之前的要对房间隔缺损进行充分的评估。建议患者做经食道的心脏超声,测量缺损的直径以及缺损的部位距离冠状静脉窦、房室瓣之间的距离,来明确是否适合介入治疗。如果病人的临床症状已经有单纯的房间隔缺损,同时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房室增大,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 房间隔缺损的并发症有哪些(音频)

    房间隔缺损的并发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主要表现为左、右心房之间有孔隙。左心房的血流会向右心房分流,随着分流量增加会引发血流动力学异常。随着病程延长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脏结构变化,表现为右房压增加、右房扩大,导致右心室压力增加、右室扩大。后期整个右心系统会出现功能衰竭,出现全身性症状,如颈动脉怒张,肝大、肝淤血、全身浮肿。在心脏方面还可以有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中常见的是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从开始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后期会发展成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再后期会出现心衰。早期右心衰竭会表现为全身衰竭,除了全身浮肿之外会出现肺淤血的情况,出现喘憋、夜间躺不平,最后进入疾病的终末期。
  • 房间隔缺损的早期表现有哪些(音频)

    房间隔缺损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畸形,主要原因是在原始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存在孔隙,在女性患者中多见,男女比例是1:3。其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为左房向右房分流,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儿童期的早期症状,大部分表现为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容易感冒,相对比其他儿童发育缓慢。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体现体型比较瘦长,面色苍白、乏力,活动耐量下降,轻微活动就可能会有气促、心慌、心跳增快。部分患者在大哭时,可能会存在短暂的右房向左房的分流二出现缺氧,儿童出现口唇发干、发紫的情况。
  • 房间隔缺损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房间隔缺损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前研究表明房间隔缺损的不是单一病因,可能是多种病因,其中遗传因素占15%,表现为染色体异位或者畸形,导致房间隔发育过程中的异常。更大一部分是环境因素导致,环境因素中又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宫内感染。如果孕妇在怀孕前3个月,也就是孕早期曾经感染过病毒或者细菌,尤其是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非常容易出现先天性心脏病。另外,孕妇在整个怀孕过程中有放射性接触、营养不良或者胎儿存在宫内缺氧,以及孕妇在整个怀孕过程中有些药物接触,孕妇本身高龄或者在孕早期时曾经出现过先兆临产的情况,容易出现先天性心脏病。另外,发现地域的不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概率也不一样,高原地区更容易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整体来说,能查出具体病因的房间隔缺损是极少数的,很多都是后期推测或者根本不能明确是哪种病因。
  • 怎么查有没有心肌炎(音频)

    怎么查有没有心肌炎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炎在很多的时候诊断并不很严谨,心肌炎的诊断实际上最准确的指标,即金标准是心肌活检。通过心肌活检之后做病理检查,以确定到底有没有心肌炎,但在临床上能够做心肌活检的医院比较少。通常要结合患者的症状进行实验室检查,一定要查心肌酶谱。患者心肌炎发生的时候都会有心肌酶谱的升高,也就是心肌损伤的标志。\n比较特异的心肌酶谱包括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还有CK-MB,也就是肌酸激酶的同工酶。这些指标升高同时大部分心肌炎病人会有心电图的改变,心电图上会有心律失常的发生,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或者窦性心动过速,也会出现过缓、房传导阻滞的情况。另外一部分病人在心脏超声检查的时候会看到心脏结构的变化,会有心脏的扩大,或者伴有心脏心功能的下降,也就是收缩功能EF值的降低。在血液实验室方面检查病人可以进行病毒抗体的检测,如果病毒抗体的检测升高到正常值四倍以上,也非常有意义。
  • 心肌炎有哪些临床表现(音频)

    心肌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前驱症状,大部分心肌炎患者在有症状之前,会有1-3周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2、全身性症状,比如感觉到心悸、胸闷、乏力、心前区隐痛、气急。3、部分非常严重的是爆发性心肌炎,往往起病非常急,可能在起病的几小时到1-2天之内发展非常迅速且预后很差,这部分病人可以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的会有猝死、阿-斯综合征。4、大部分病人可能以心律失常为主诉去就诊,心律失常多见于早搏,可以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或者房室传导阻滞、缓慢性心律失常,通过心律失常可发现心肌酶谱升高,再问之前有没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或者胃肠感染病史,结合诊断为心肌炎。
  • 如何正确治疗心肌炎(音频)

    如何正确治疗心肌炎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炎的治疗包括多个方面,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安静的休息,能量、营养要摄入均衡。在药物治疗方面,早期可以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进行静脉点滴治疗,暴发性心肌炎也可以给予激素冲击治疗。口服药物可以给予营养心肌的药物,比如辅酶Q10、曲美他嗪、能量合剂等。再就是对症治疗,心肌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率衰竭、心律失常的情况。如果出现心率衰竭就要纠正心衰,出现心律失常,针对不同的类型给予不同处理。比如快速性心律失常,常见的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以给予β受体阻断剂来减慢心跳。对于缓慢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严重的可发展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者严重的房传导阻滞,必要时可以给予临时起搏器的植入。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心电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