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鹏

  • 新冠疫苗接种出现了不良反应怎么办(音频)

    新冠疫苗接种出现了不良反应怎么办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根据既往的经验,一般接种疫苗后严重的不良反应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所以一定要在接种地点停留观察至少30分钟。如果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请及时告知接种点的医生,现场都有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处置。每个区均有指定的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作为定点医院,处置接种后的不良反应。\n少部分人群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仍有可能会出现常见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的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极少数原因,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要处理,2-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复。目前尚未监测到发生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由于疫苗所含成分的特异性属性,有可能诱发过敏性反应,这是疫苗本身的特异性之一,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不代表疫苗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性存在问题。
  • 新冠疫苗有哪些类型(音频)

    新冠疫苗有哪些类型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新冠疫苗一共是十类,一般可将其精简归纳为六类,包括减毒疫苗、灭活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病毒样颗粒疫苗,具体如下:\n1、减毒疫苗,通过各种方式传代培养出弱毒株,模拟一次几乎没有症状的感染来刺激免疫系统,极其个别情况可能恢复毒力。\n2、灭活疫苗,使用β-丙内酯灭活病毒,使其失去传染性和致病性,但保留了病毒完整结构,具有能够让免疫系统识别的抗原性。\n3、亚单位疫苗,通过各种方式培养病毒抗原蛋白,如S蛋白,之后经过纯化制备而成,纯度高、安全性好,但部分疫苗的效果相对较差。\n4、病毒载体疫苗,通过基因技术将表达抗原蛋白的基因移植到其他病毒上进行培养,让新的病毒产生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n5、核酸疫苗,通过基因技术制作新冠病毒的核酸,嫁接到一个载体上,让病毒抗原在机体内制造,而不是在体外制造后注入体内。\n6、病毒样颗粒疫苗,制作只含有病毒完整外壳,而没有遗传物质的颗粒,能够引发机体免疫反应,但不会致病。
  • 新冠疫苗的接种条件(音频)

    新冠疫苗的接种条件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新冠疫苗接种的适宜人群是年龄18-59周岁的健康人,对于老人和儿童,由于缺少相关数据,所以可暂缓接种。另外,对于下列人群也应暂缓接种:\n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n2、发热者、患急性疾病、患严重慢性疾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者;\n3、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接种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者;\n4、有惊厥、癫痫、脑病、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n5、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者;\n6、已知或怀疑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者;\n7、使用抗肿瘤药物等免疫调节剂者;\n8、有新冠病毒感染史者;\n9、临床医师或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不适合接种者。
  • 乙肝45阳性第4项一般多久消失(音频)

    乙肝45阳性第4项一般多久消失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乙肝5项中45阳性,第4项乙肝e抗体,如无新抗原刺激,持续数月会逐渐消失,极少数人可长期阳性。\n乙肝5项中4项是乙肝e抗体,第5项是乙肝核心抗体,如无新抗原刺激,乙肝e抗体会持续数月,乙肝核心抗体会持续数年,随后会逐渐消失,不过极少数人这两项可长期(+),但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危害。这两项(+)一般见于两种情况:一、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这类患者机体并未产生保护性抗体,即乙肝表面抗体未出现,这些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病情反复;二、乙肝感染急性期,到病程后期康复情况中,有可能渐渐出现e抗原转阴,继而出现e抗体,然后出现乙肝核心抗体,机体免疫力较强情况下,有可能清除乙肝病毒并产生保护性抗体。\n45阳性患者,需根据感染乙肝病毒病史、病程、症状表现等综合情况考虑。因此定期随访复查非常重要,一般建议0.5-1个月后,再复查乙肝2对半,最长不要超过3个月。
  • 乙肝疫苗一般都是在哪里打(音频)

    乙肝疫苗一般都是在哪里打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乙肝疫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是疾控中心进行接种,正常情况下各地的大型综合医院是不能接种各类疫苗的。乙肝疫苗需按疗程进行接种,一共需要接种三针,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首选措施。\n乙肝疫苗是提纯的乙肝表面抗原,是一种灭活的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中,一旦乙肝病毒接触就会立即与病毒结合并激活补体,清除病毒,防止机体被感染。乙肝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三针,按0、1、6月的顺序接种,也就是接种第一针后一个月后接种第二针,接种第二针后五个月接种第三针、一般接种第一针后,只有约30%的人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而且抗体效果不稳定。接种第二针后90%的人会产生抗体,接种完全部三针疫苗后,抗体的阳性率可达到96%以上,而且可以维持在较高水平达8-12年左右。
  • 乙肝传染的途径(音频)

    乙肝传染的途径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n一、母婴传播,是指乙肝病毒阳性的母亲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n二、血液传播,感染者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很高,微量的血液进入乙肝患者体内就可造成感染。\n三、性接触传播,是指与乙肝病毒阳性的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接触,导致病毒的传播。\n健康人与乙肝病毒感染者接吻是否会被传染病毒,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n第一、如果乙肝病毒感染者口腔黏膜完好无损,通常不会感染病毒,因为感染者的唾液中病毒含量极低,单位体积的病毒量不会导致健康人的感染。\n第二、如果健康人口腔黏膜完好无损,而乙肝病毒感染者口腔有溃疡,二者接吻同样不会感染病毒,因为人体完整的皮肤和黏膜有牵拉的屏障作用,能够隔绝包括乙肝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和细菌的入侵。\n第三、如果双方有口腔溃疡的情况下进行深吻,就会有一定的感染几率,但是这个几率极低。
  • 谷氨酰基转移酶偏高是怎么回事(音频)

    谷氨酰基转移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膜和微粒体上,参与谷胱甘肽的代谢。肾脏、肝脏和胰腺含量丰富,但血清中谷氨酰氨基转移酶主要来自肝胆系统,该酶在肝脏中广泛分布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一侧和整个胆管系统。 因此,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时,血清中肝酶的活性可明显增高。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可以分为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 非疾病因素多见于熬夜、喝酒、剧烈运动后,或服用某些药物,抗菌药包括苯妥英钠,镇静药包括苯二氮卓类和抗糖尿病药等。 疾病因素包括胆道梗阻性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肝脏疾病,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其他疾病,如胰腺炎、胰腺肿瘤、前列腺肿瘤等,均可导致肝酶轻度偏高。
  • 已怀孕妇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是什么(音频)

    已怀孕妇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式有三种,如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以母婴传播为主,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哺乳时,均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胎儿,通过对三个过程进行干预,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母婴传播发生的几率。所以母婴阻断共包括三步,即孕期阻断、分娩阻断和产后阻断,主要见于以下几点:\n1、孕期阻断,对于感染艾滋病的孕妇,相关医疗机构会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按照专业医生提供的建议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孕产妇应听从医嘱,及早用药、按时服药是母婴阻断能否成功的关键。\n2、分娩阻断,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分娩方式,确定分娩医院,及时到医院待产,分娩时医生会尽量避免可能增加母婴传播风险的损伤性操作,保护胎儿。若孕晚期病毒载量过高,可以选择择期剖宫产,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n3、产后阻断,婴儿出生后相关医疗机构会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按照专业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出生后6-12个小时内给婴儿服用抗病毒药物。由于HIV可能会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传播给胎儿,所以不建议进行母乳喂养,提倡人工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 男性得艾滋病能结婚吗(音频)

    男性得艾滋病能结婚吗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结婚,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而且艾滋病感染者的个人身体情况是个人的隐私权,应该得到保护,任何人不得私自泄露,但是隐私权是有限的,就是感染者健康相关人员有知情权,感染的隐私权不能侵害与其第一相关人员的知情权,否则隐私权就不能得到保护。艾滋病感染者应该将感染艾滋病的事实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不得通过任何方式故意感染他人和传播艾滋病,一方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时,应该将情况告诉与之发生性关系的配偶,否则属于为传播艾滋病,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未与对方发生性关系,可以选择性的告诉另一方。此外,一方得知自己患有艾滋病时,应该在做必要的防护措施,再与之前的另一方发生性关系。
  • 如何得知自己有艾滋病(音频)

    如何得知自己有艾滋病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如果发生过艾滋病高危接触或自觉身体不适,想了解自身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不能根据任何症状和体征进行自我判断,最准确的做法是到各地疾控中心,或正规医院进行艾滋病检测。\n首先,可到各地正规医院皮肤性病科挂号求诊,因为艾滋病可通过性行为传播,属于性病的一种。其次,艾滋病还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也可以选择到感染内科挂号,如果是分科不详细规模较小的医院,直接挂内科即可。\n一般来说都是第一天采集受检者的血样,第二天就会出结果。阴性结果会直接发放检测报告单,如果是阳性或疑似阳性结果,医院是不会发报告单的,因为医院无权对艾滋病做出确定诊断,接诊医生会首先联系受检者,再次采血,然后将其血样送到当地疾控中心复检,由疾控中心复检后,出具最终的检测报告,再将报告转回医院,接诊医生会亲自将结果告知受检者本人,不会告知其他人。当然,受检者最初也可直接选择到各地疾控中心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