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妮

  • 高血压药物引起的腿肿吃什么药(音频)

    高血压药物引起的腿肿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药物引起的脚肿首先就是建议停药、换药。引起脚肿的药物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非洛地平等等,如果能够换药就尽量的换成别的药,比如沙坦类的降压药物,或者是沙坦类和利尿剂氢氯噻嗪合在一起都可以。还有一些病人是不能换药,比如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这一部分病人的在选择普利类或者沙坦类这些降压药的时候,是有限制的,因为在这些病人当中这两类药物是慎用或者是禁用的,能够选择的还是上述地平类药物。这种情况下的话尽量换为引起浮肿相对比较轻的地平类,比如贝尼地平,同时加用一些利尿剂,比如呋塞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等,可以对抗浮肿。
  • 老年人高血压吃什么药?(音频)

    老年人高血压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我们高血压的用药,常用的是五大类。针对老年人,第一首选还是希望选钙离子拮抗剂CCB类的,也就是带有地平两个字的药物。比如说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类的药物,主要是对老年人选择药物,没有明显的禁忌症,用药的门槛很低,而且对心和脑的脏器保护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它临床的依据很足。另外一种药是利尿剂,常用的利尿降压药很多,在临床上目前应用也相对比较广泛,比如氢氯噻嗪、吲哒帕胺,这些药物和其他降压药合用之后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降压效果对老年人应该是非常的敏感的,另外还有常用的三种药,比如β受体阻断剂、ACEI类的和ARB类的药物根据老人的情况都可以选择。不在于吃什么药,而在于病人要有主动的意识,血压高了之后要及时的检测,及时去医院就诊,降压的时候我们不能仅限于降压,同时要考虑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抗血栓的药物,是否服用他汀类的药物稳定血管的斑块,共同管理血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心率多少在正常范围内(音频)

    心率多少在正常范围内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在临床上的从心电图的诊断诊断标准看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是正常的范围,低于60次/分诊断为心动过缓,而心率大于100次/分诊断为心动过速。但是实际上从健康的角度讲,静息心率波动在60-70次是最为理想的。\n在心脏科很多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衰的患者,平时的心跳都有控制目标,也就是在静息状态下心率60次/分左右比较理想,心跳越快,就会增加心肌的耗氧。临床研究发现,心率增加会减少寿命。因此,如果静息状态下心率大于80次/分以上,首先要明确有没有增加心跳的原因,如果只是单纯的心跳增快,必要的时候也应该应用减慢心率的药物进行干预。
  • 心率快是怎么回事(音频)

    心率快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临床上心跳增快既可见于生理性原因,也可以见于病理性的原因。另外,心跳增快也分为窦性心跳增快、快速心律失常。生理性原因包括情绪激动、喝浓茶或咖啡刺激交感神经引起的心率增快。病理性的原因如甲亢、贫血、感染、疾病的急性期,都会代偿性的引起心跳增快,心这些率增快大多表现为窦性心律增快,通常把心率每分钟大于100次以上诊断为心动过速。\n另外,发现心跳的增快还要明确有没有快速的心律失常,比如可以见于阵发性室上性的心动过速,病人一般发作时心室率都比较快,可以在140次/分以上,最好的诊断是临时做心电图。老年人比较容易发生的是房颤、房扑。房颤的特点是又快、又不规则,通过听诊、做心电图可以进行诊断。还有以下不典型的房性心动过速,当然也会发生比较恶性少见的室性心动过速,这种情况会伴有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患者会有低血压、晕厥、猝死的可能,但概率非常低。
  • 心肌缺血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心肌缺血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要考虑它的原发病,原发病是冠心病,冠心病是怎么引起的?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发病的危险因素,一个是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这些是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还有一些不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65岁是危险因素,另外是性别,男性的发病概率要多于女性。第三种情况要考虑临床遗传因素,家族的早发的心血管病家族史,是它的危险因素。心肌缺血的诱发因素包括哪些?一个是劳累,另外一个是情绪激动、感染、饱餐、寒冷、便秘这些都有可能发生心肌缺血。
  • 做一个冠脉ct多少钱(音频)

    做一个冠脉ct多少钱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冠状动脉CT的检查目前费用是1000元左右,医保患者可以报销85%-90%。冠脉CT目前已经是诊断冠心病无创检查中最准确、最客观的检查。通过冠状动脉CT的检查可以了解到冠状动脉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有没有导致管腔的狭窄以及管腔狭窄的程度。\n它的禁忌人群是对碘剂过敏、支气管哮喘急性期、肾功能不全、甲亢的患者。在检查之前有一些要求,最主要是对于心率的要求,尽量的将心率控制在70次/分,60次/分是最好的。另外如果是心律不齐,频发的早搏或者房颤的患者也不适合做冠脉CT,心律不齐会影响后期的冠脉血管的重建图像的效果。
  • 心率过快有什么危害(音频)

    心率过快有什么危害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率过快有什么危害,在临床上心率过快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所带来的临床后果是不一样的。\n1、通常所说的心动过快可以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带来的主要的危害就是,病人会感觉到心悸、活动耐量下降,从事轻体力或运动的时候会感觉到力不从心,长期的心动过速会缩短寿命。\n2、还有其他的心动过速表现为心律失常,比如室上性的心动过速常见的阵发室上速,如果是反复、持续的发作,持续一个月以上,病人的心脏会扩大、心功能会下降,会引起心动过速型的心肌病、心衰。\n3、还有另外一种表现为心率过快的心律失常就是房颤,阵发的房颤或者是持续的房颤,除了心悸之外病人还会有血栓栓塞的风险。\n4、另外一种室性的心动过速,它带来的临床的后果会比较严重,会带来黑朦、晕厥,或者猝死。
  • 室性早搏的危害(音频)

    室性早搏的危害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根据早搏的数量多少以及有没有合并临床器质心脏病,它的临床影响或对患者影响是不同的。\n如果是生理性的早搏,比如24小时早搏的数量小于100次/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当然在具体的层面也不会有一些不良影响。但如果早搏的数量很多,24小时已经超过了一万次以上,它主要的影响就会有些血流动力学的相应的影响,病人症状上会感觉心悸、乏力,有的病人可能还会有胸闷、头晕的症状.另外,有些病人会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n如果合并器质性的心脏病,比如扩张型心肌病或者是严重的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的时候,可能还会有连带一些更加不好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如短阵的室性心动过速,部分病人可能还会出现室颤。因此来说,室性早搏的危害实际上会影响到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另外,还要警惕本身引起早搏的器质性心脏病,它潜在的一些风险,比如心衰和猝死的风险。
  • t波低平什么意思(音频)

    t波低平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T波是心电图心动周期当中的一部分,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T波方向在正常情况下大多与QRS主波方向一致,如果临床上出现T波低平或者倒置,说明这一部分心肌可能有心肌缺血的表现,如下壁心外膜下的缺血,可以导致下壁导联II、III、aVF导联出现T波倒置或者是低平。\n如果前壁的心外膜下缺血,胸前导联比如V1-V3导联,可以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另外,很多病人心电图存在T波低平,临床上也没有太多症状,往往经过冠脉造影和冠脉CT检查之后,没有明确的冠心病,T波低平可能就没有太多意义,往往要看到T波的动态变化才更有意义,比如平时T波是正向的,和主波方向一致,在出现胸闷、胸疼的时候T波变为低平或者倒置,这种动态变化会更有意义。
  • 心脑供血不足的症状(音频)

    心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供血不足的症状也就是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大部分都是劳力性心绞痛,跟活动量增加、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刺激,会出现心前区或者是胸骨后中上段压榨性或者闷痛,但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1-5分钟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部分病人还会伴有放射痛,比如左肩臂发麻、咽部、下颌部的发紧等,也可以有些不典型的心脏供血不足表现,比如胸闷、心悸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也是多样的,最常见的是头晕、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的脸部或者手脚的发麻,还有短暂的咬字不清、讲话不灵、肌肉无力以及突然原因不明的跌倒、晕倒、短暂的意识丧失、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近期出现明显的乏力、肢体软弱无力,近期容易困倦,整天就想睡觉或者突然短暂出现视物不清等,这些都有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如果患者有些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也就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等,平时又没有很好的控制,出现了上述的症状以外,应该去医院就诊,评估一下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病变情况,如有没有斑块以及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