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音频)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是体积最小的白细胞,有淋巴器官产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淋巴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识别功能的细胞,按其发生迁移表面分子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细胞正常的参考值20%-40%,绝对值为0.8-3.5×10^9/L。如果出现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主要考虑以下的疾病。第一、感染性的疾病,而且多是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第二、某些血液病,比如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第三、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第四、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期,也可以出现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偏高。
  • 白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音频)

    白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常规血白细胞偏高是指的在血常规的检测当中,白细胞的指数偏高这样一种现象。我们一般的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四项,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为4000-1000/ul,新生儿为15000-20000/ul,6个月至2岁的婴儿为11000-12000/ul。白细胞的升高可以见于各种细胞感染,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要除外白血病的发生。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可以分为:5类:一、中性粒细胞,正常为50%-70%。增高主要是见于细菌感染炎症。二、淋巴细胞,正常为20%-40%,它增高可以见于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三、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5%-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四、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1%,临床意义不大。五、单核细胞,正常为3%-8%。增多的时候见于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已经结核,伤寒,单核细胞白血病等。所以如果出现了白细胞偏高,要根据白细胞分类,哪一项技术偏高,分别带有不同的意义,要综合考虑。
  • 白细胞正常值范围(音频)

    白细胞正常值范围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白细胞是一类无色、球形、有核的血细胞,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为(4-10)×10^9/L,可以因每日不同时间和机体的不同功能状态,而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白细胞不是均一的细胞群,根据其形态、功能和来源部位可以分为三大类,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粒细胞又可根据胞质中颗粒的染色性质不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三种。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的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当白细胞减低时,有可能是病毒感染。
  •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危害(音频)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危害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中性粒细胞是血常规化验其中的一项。一般情况下,此项升高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体内有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伴中性粒细胞均高于正常值很多。临床多根据病情采用对症的抗生素治疗。另一种情况是体内有病毒感染,白细胞总数不高,或者是略高于正常,伴中性粒细胞也略高于正常。但是这种情况中,淋巴细胞多高于正常值很多。临床多采用抗病毒治疗,但是在病毒感染的后期,由于继发细菌感染,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也会异常升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机体有过敏的时候,中性粒细胞略高,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高。如果在后期继发细菌性感染,也会出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异常升高。所以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主要还是考虑有炎症有感染的存在,可以造成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感冒发烧等。
  • 白细胞偏低是什么原因(音频)

    白细胞偏低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在4000-10000每微升,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有较大范围的变化。当每微升少于4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偏低。白细胞偏低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其中获得性占多数。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以使白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为常见。根据病因可以分为以下3个方面:一、白细胞的生成障碍,包括由干细胞的增殖减低或者是再生障碍。二、白细胞破坏过多。由于感染、免疫学因素而使白细胞破坏过多,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三、粒细胞的分布异常。由于各种原因使边缘池中白细胞增多,循环池中白细胞减少,也可造成白细胞偏低。
  • 白血球低会引起什么病(音频)

    白血球低会引起什么病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人体正常的白细胞数目为(4-10)×10^9/L,白细胞当中的主要成分为中性粒细胞,占50%-70%,所以白细胞减低时,主要减少的是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低可以引起哪些疾病?第一、容易患上感染性疾病。白细胞能够快速的吞噬异物并且产生抗体,有效地抵御病原的入侵,并且对疾病的免疫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如果人体的白细胞过低,就容易患有各种感染性疾病,甚至还是致命的感染性疾病。第二、免疫能力下降。白细胞负责人体的免疫,白细胞低会使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轻微的减少被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严重的缺乏时被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后者很危险,会引起严重的感染导致死亡。第三、身体会出现不适的症状。白细胞低一般会出现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的病人也可以没有症状,部分病人则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者是泌尿系的感染。白细胞减少症导致粒细胞缺乏症时,起病多急骤,常有高热、寒战、头痛、疲乏或者是极度衰弱。有时鼻腔、口腔、皮肤、直肠、肛门、阴道的黏膜处可以泛起坏死性溃疡,这些不适的症状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白细胞酯酶阳性是什么(音频)

    白细胞酯酶阳性是什么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白细胞酯酶是人体白细胞内含有的一种特异性酶类。临床常用这种酶类来检测标本中有没有白细胞的存在。白细胞包括五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这种酯酶只在中性粒细胞内存在,其他的四类细胞中没有。所以它不能检测其他类型的白细胞,也就是通常说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的细胞,它只能检测中性粒细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炎性细胞,这个结果阳性,说明所检测的标本中有白细胞的存在,也就是中性粒细胞,表示有炎症存在,但是不能说明是什么病原感染。具体的病原菌,还要参照血培养结果。
  • 母亲有地中海贫血会遗传给小孩吗(音频)

    母亲有地中海贫血会遗传给小孩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由于遗传的基因缺陷致使血红蛋白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所导致的贫血或病理状态。一般来说,如果两名同属同一类型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结合并有机会生下重型贫血患者。要想有效预防本病,需抽血进行检测和基因分析。若证实本身和配偶同属β轻型或轻型地贫患者,子女将有1/4的机会完全正常。1/2的机会成为轻型贫血患者,1/4的机会成为中型或重型贫血患者。鉴于本病缺少根治的方法,临床中重型愈后不良,故在婚配方面,医生影像有阳性家族史的患者提出医学建议,进行婚前检查和胎儿产前基因诊断,避免下一代患儿的发生。
  • 红细胞压积偏低孕妇该怎么办(音频)

    红细胞压积偏低孕妇该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红细胞压积偏低就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偏低,就是说明血液中的红细胞量不够。血常规的红细胞压积偏低,如果仅是这一项偏低,意义不是很大,若是血红蛋白也低,提示贫血的可能性较大。孕妇发生贫血多是缺铁性贫血,平时可以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是提高血红蛋白水平的好方法,如含铁高的猪血、猪肝、瘦肉、黄豆、黑芝麻、红枣,含蛋白质高的鱼、肉、蛋、奶、豆等。此外配合补充铁剂,通过服用补铁生血的铁之缘片,帮助造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一般2个月左右血红蛋白可恢复正常,红细胞压积也可恢复正常。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紫癜病是什么引起的(音频)

    紫癜病是什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紫癜病是指红细胞自血管内向皮肤、结缔组织或黏膜渗出,其特点是表皮颜色改变,可变为紫红色或棕红色。根据面积大小,紫癜可分为瘀点、瘀斑和血肿。紫癜不同于红斑,给与压力后紫癜不变色,原因为紫癜是红细胞的外渗,而不是血管的扩张。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包括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皮肤弹力过度症、肾综合征出血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过敏性紫癜、各种药物性血管性紫癜、蛇毒、蜂毒、维生素C缺乏、老年性紫癜、机械性紫癜、单纯性紫癜等。 二、血小板数量或功能的异常,可以由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血小板分布异常,或者是血小板增多,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以及血小板功能缺陷,包括巨大的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骨髓增殖性疾病引起。 三、凝血异常,凝血因子缺乏或者异常,包括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重症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纤维蛋白原溶解亢进,包括原发性纤维蛋白原溶解亢进症及继发性纤维蛋白原溶解亢进症,血循环抗抗凝物质,包括抗凝血因子Ⅷ、Ⅸ抗体、狼疮抗凝物、肝素和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等,都可以引起紫癜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