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羲

  • 神经鞘黏液瘤是指什么(音频)

    神经鞘黏液瘤是指什么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神经鞘黏液瘤是一种神经间质肿瘤,主要好发于中年人。肿瘤常常发生部位多位于头部和上肢,表现为就是皮肤的呈粉红色或者是橡皮的结节,比较坚硬坚实,可以出现粉红色或者是红褐色的颜色的结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经典型、第二种是细胞型。经典型的神经鞘黏液瘤多见于中年人,主要发生在这个头部和上肢,可能出现单个发生,也可能出现少数病人出现多个的神经鞘黏液瘤的发病。对于细胞型神经鞘黏液瘤比较常见在青年人,在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当中,尤其是青年女性比较常见的。可能发病在头部、颈部,也可能出现这种粉红色或者是褐色的一个结节,大小在3cm以下。神经鞘黏液瘤往往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觉。仅在触压的时候感觉到偶有疼痛的表现,对于神经鞘黏液瘤往往早期主张手术的全切发现后应当积极的手术治疗,尽量的进行手术全切,对于手术全切不完全的可能造成神经鞘黏液瘤的复发,所以往往主张能尽量全切的都要完整的全部的切除神经鞘黏液瘤。
  • 神经鞘瘤怎么治(音频)

    神经鞘瘤怎么治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神经鞘瘤主要是起源于神经鞘,多见于桥小脑角区的肿瘤,也就是颅神经的肿瘤和脊髓的脊神经肿瘤。神经鞘瘤多是一种良性的疾病,对于颅神经出现的神经鞘瘤,可能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三叉神经鞘瘤可能出现三叉神经痛,或者是三叉神经的萎缩引起面部的萎缩。对于听神经鞘瘤,可能引起相应的听力减退、耳鸣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于脊神经的神经鞘瘤,根据分布在不同的脊髓节段,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可能出现相应的上肢或下肢的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减退以及尿便失禁的临床症状。对于神经鞘瘤发现后,往往主张早期的进行手术治疗,进行神经鞘瘤的切除治疗,对于神经鞘瘤的病人预后往往比较良好。神经鞘瘤多是一种良性的肿瘤,对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直径在3cm以内,也可以考虑进行伽玛刀或者是X刀的放射治疗。对于放疗后,病人可以引起放疗后的脑水肿,必要的时候可能还需要二次的手术治疗,来达到根治神经鞘瘤的目的。神经鞘瘤的病人往往预后比较良好,复发的几率相对低。
  • 胶质瘤的症状是什么(音频)

    胶质瘤的症状是什么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胶质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颅脑肿瘤,发病率也在颅脑所有肿瘤当中排名第一位,发病率是最高的。对于胶质瘤,它主要的临床症状第一个就是颅内高压症状,因为它具有相应的占位效应,引起正常脑组织的压迫和移位,导致头疼、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的症状。再有就是胶质瘤发生的部位不同,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对于发生在大脑的胶质瘤,可能会引起病人的偏瘫、失语、感觉障碍或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对于发生在小脑的胶质瘤可能会引起眩晕、呕吐、走路不稳等一些小脑的共济症状。对于发生在脑干的胶质瘤可能会引起动眼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瘫或者是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一系列的脑干症状。目前对于胶质瘤的治疗往往主张进行手术治疗,发现胶质瘤后,提示往往通过磁共振检查,可以进行完全的诊断学的诊断,但是早期还要主张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肿瘤的WHO的病理分级来确定,配合使用化疗和放疗配合治疗。
  • 胶质瘤保守治疗方法是什么(音频)

    胶质瘤保守治疗方法是什么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胶质瘤是颅内最为常见的,也是发病率排名第一的一种颅脑肿瘤。对于胶质瘤按照WHO分级分为Ⅰ-Ⅳ级,级别越低趋于良性的可能性越大,级别越高趋于恶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对于胶质瘤,往往主张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拒绝手术或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可以应用化疗和放疗等不开刀的保守治疗来进行治疗。化疗也就是应用替莫唑胺来进行药物治疗,平均周期在1个月左右,放射治疗就是应用适形调强的伽马刀或者是X刀来进行放射的照射治疗,通常病人需要照射15-30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级别越高的胶质瘤复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生存期也就越短。Ⅳ级的胶质瘤平均的生存期仅为12-14个月,积极通过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放化疗病人的死亡率5年生存期也仅为5%左右,对于Ⅰ、Ⅱ级的胶质瘤病人,病人的生存期相对较长,预后也比较良好,但是在治疗过程当中或者手术之后,胶质瘤的复发可能会导致病理的分级发生改变,比如Ⅰ、Ⅱ级的胶质瘤可能转变为Ⅲ、Ⅳ级的胶质瘤,导致恶性程度进一步加重,这样提示病人的预后也就越差。
  • 颅咽管瘤手术贵吗(音频)

    颅咽管瘤手术贵吗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颅咽管瘤多是源于胚胎发育异常所引起的一种先天性的肿瘤。多好发于青少年和小儿,颅咽管瘤发生部位位于鞍区,主要与垂体瘤相鉴别。颅咽管瘤的辅助检查,常用检查是CT或者磁共振检查。CT检查颅咽管瘤,可见一种囊状的、周围伴有蛋壳样钙化的典型表现,对于颅咽管瘤的手术可以分为姑息手术,也就是像颅咽管瘤植入一个Ommaya囊通过这个Ommaya囊抽吸颅咽管瘤的囊液,然后达到了减轻、缓解颅内占位的效应,从而达到手术的目的。再有就是根治性手术,进行经鼻蝶窦的颅咽管瘤切除术主要分为内镜下和显微镜下,手术的费用大概在5万左右。经鼻蝶窦的颅咽管瘤切除手术,多是经过人的鼻腔自然孔道,对病人的创伤比较小,术后恢复也比较快。对于无法进行经鼻蝶窦的手术的病人,往往需要开颅手术,开颅手术往往创伤比较大,但是可以在显微镜下直视地切除肿瘤,可以尽可能完全地切除肿瘤。颅咽管瘤的发病特征它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是处于恶性生长的趋势,多是容易复发,所以术后也要动态复查,防止复发。
  • 抗癫痫药物种类有哪些(音频)

    抗癫痫药物种类有哪些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抗癫痫药物往往根据病人癫痫发作的不同形式,应用不同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癫痫大发作,也就是没有意识的四肢抽搐,全身经络样发作,往往可应用苯妥英钠等一些药物进行控制癫痫大发作。对于失神发作,就是病人表现愣神,或走走路突然出现跌倒发作,这样往往可应用一环等药物进行治疗。病人出现意识清楚,肢体局部不同程度抽搐发作,称为局灶性发作,可以应用卡马西平等药物进行治疗。还有一种药物叫丙酸钠,这种药物对于病人癫痫大发作、小发作都有效果,也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抗癫痫药物。对于癫痫反复发作,或反复发作间隔时间较短的病人,常规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的,可应用地西泮等安定药物进行控制。对于病人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就是1次抽搐发作在30分钟以上,或癫痫反复发作,发作间隔小于5分钟,应用安定或冬眠类药物镇静药物。控制不理想,可应用丙泊酚等麻醉药物帮助控制癫痫发作,以免癫痫持续状态危及病人生命。
  • 面肌痉挛表情是什么样的(音频)

    面肌痉挛表情是什么样的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面肌痉挛主要是由于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导致病人出现明显的不适,影响病人的生活,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面肌痉挛绝大多数发生在一侧面部肌肉,少数病人可能发生在双侧面部肌肉,面肌痉挛老年人发病率比较高,并且女性的发病率略高于男性。面肌痉挛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睁眼困难,抽搐的时候眼睑是闭着的,口角歪斜以及耳部抽动等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分为非典型性面肌痉挛和典型性面肌痉挛,最为常见的是典型性面肌痉挛,绝大多数病人也是以这种类型为主。典型性面肌痉挛指抽搐的部位,痉挛的部位从上眼睑开始逐渐向下发展,然后引起面部表情肌及下面部肌肉的抽动,是最为常见的面肌抽动的方式。第二种非典型性面肌痉挛,抽动的次序是从下面部肌肉逐渐开始抽动,然后逐渐向上发展,累及到眼睑及额部的肌肉,出现相应的抽动。发生非典型性面肌痉挛的病人比较少见。目前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可以应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应用卡马西平等相应的药物,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可以考虑进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手术,面肌痉挛的缓解率约为90%,目前也是非常成熟的手术,手术风险相对比较小,术后病人恢复的也比较理想。
  • 面肌痉挛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音频)

    面肌痉挛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面肌痉挛就是患者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动,或者少数病人可以发生双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保守治疗,也就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方面。药物治疗就是注射A型肉毒毒素,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但是,一旦患者出现面肌痉挛的复发,往往需要重复注射。还有就是可以应用一些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进行治疗。手术治疗可以应用50%的酒精进行面神经的分支阻滞。对于已经明确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密切所造成的面肌痉挛的,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进行面神经的微血管减压术,该手术对于面肌痉挛缓解的比例大概在70%-90%。但是,进行该手术有少部分的病人会出现局部的面瘫的症状。
  • 面肌痉挛手术方法(音频)

    面肌痉挛手术方法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目前,对于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面神经的阻滞治疗,以及面神经的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往往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应用肉毒毒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人,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面神经阻滞治疗,应用50%的无水酒精来进行面神经的阻滞,少数病人可能导致面瘫,遗留严重的并发症,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手术,首先要明确面神经是由于周围血管反复搏动、刺激,所导致的面神经刺激症状,引起的面肌痉挛、面部抽动,这样可以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主要是在面神经与它刺激的血管中间,垫上一个泰氟龙棉片,这样可以防止周围的血管对面神经进行相应的刺激,这种治疗方法有效率大概在90%左右。微血管减压手术,也可以说是目前唯一一种有希望彻底治愈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极少数的病人可能出现手术并发症,比如眼静脉的损伤,可能引起严重的脑水肿、脑梗塞,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手术并发症也越来越少。由于面神经与周围三叉神经、听神经距离比较近,术中可能导致三叉神经或者听神经的损伤触碰,可能导致耳鸣、听力下降,或者三叉神经痛。绝大多数病人约在三个月之内都能逐渐缓解,极少数的病人可能遗留长期的听力下降、耳鸣,或者三叉神经痛的不良症状。
  • 面肌痉挛症状有哪些(音频)

    面肌痉挛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面肌痉挛主要由于一侧面部肌肉或者少数病人出现双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面肌痉挛可以分为典型性的面肌痉挛和非典型性的面肌痉挛。对于典型性的面肌痉挛,抽动的顺序是从额部、眼睑逐渐向下移动至口角、下颌部,绝大多数的面肌痉挛病人都属于这种类型。对于非典型性的面肌痉挛,抽搐的顺序是从下颌、口角逐渐向上发展,波及到眼睑及额部的皮肤,引起相应的抽搐发作。对于面肌痉挛,绝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注射A型的肉毒毒素,或者服用卡马西平得到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病人,可能需要反复注射A型肉毒毒素,或者长期服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对于药物治疗不理想的病人,可以通过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达到治疗面肌痉挛的作用,缓解率约在90%左右。少数的病人可能出现一些面瘫或者听力下降、耳鸣的手术并发症。绝大多数的病人,这些手术并发症都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