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骋

  • 休克会停止呼吸和心跳吗(视频)

    休克会停止呼吸和心跳吗
    休克有可能导致呼吸、心跳停止,通常呼吸、心跳停止常发生于患者休克晚期或者休克持续状态,而休克早期人体通过代偿机制,能够维持血压、心率以及循环的稳定,不易发生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但是随着休克进展,患者进入到休克晚期,或长时间处于休克状态,便会出现呼吸、心跳停止。这是因为当发生休克时,患者会处于休克血压,也就是低血压的状态,通常收缩压会<90mmHg。此时机体,包括心脏、大脑、肾脏在内的重要脏器都处于缺血状态,便会引起心功能的衰竭、肾脏功能的衰竭以及大脑功能的障碍,严重的多脏器功能障碍便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此外,当患者发生休克时人体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如乳酸之类的代谢产物便会增多,长时间的酸中毒也会引起人体,包括心脏、肾脏、大脑以及呼吸功能的损害,患者便会发生呼吸、心跳停止。患者发生休克后如抢救不及时,进入休克晚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因此休克是各类疾病的严重状态。
    2023-08-03
  • 过敏性休克观察多久(视频)

    过敏性休克观察多久
    过敏性休克在休克完全缓解后要观察24小时,因为过敏性休克发生后,有时会呈现双相发作的表现,即发作缓解后再发作的过程,而双相发作通常会在12小时左右出现。当过敏性休克第一次缓解后,至少要观察24小时,以防止再次发作过敏性休克。发生过敏性休克时,要立刻停止使用导致过敏的药物,给予患者吸氧。如果患者出现喉头水肿、窒息等表现,要立刻给予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或采用气管切开的方式,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药物治疗上首选肾上腺素药物,可以皮下或肌注给药。临床上更推荐肌肉注射给药,因为起效迅速,严重者可重复给药。糖皮质激素也常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常用药物包括甲强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都有很好的抗休克、抗过敏作用,此外葡萄糖酸钙等钙剂也可以用于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当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除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抢救外,还要给予积极的液体复苏,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以帮助纠正休克。
    2023-08-03
  • 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视频)

    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患者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如下:1、食用喷洒农药不久的蔬菜、水果,或者是从市场、超市购买回的蔬菜、水果在食用前没有充分清洗干净,食物上残留的农药误食进入人体,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2、误用盛有化学性毒物的容器,或者用被化学性毒物污染的容器盛放食品;3、误将某些化学性毒物当作调味品,例如亚硝酸盐,即工业用盐,当作食盐烹调,或将碳酸钡当作发酵粉进行烹调,都会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4、化性毒物滥用,例如用甲醇勾兑当作白酒出售,也会导致化学性毒物中毒,主要是由于化学性物质滥用导致;5、由于环境污染,例如水污染、土壤污染,水和土壤被化学性毒污染后,种出来的蔬菜、水果、粮食,化学性物质含量超标,人体服用后也会引起化学性中毒。
    2023-08-03
  • 一氧化碳中毒要做高压氧吗(视频)

    一氧化碳中毒要做高压氧吗
    一氧化碳中毒需要做高压氧治疗,且治疗越早越好,应在中毒发生4个小时内,开始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其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功能,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缺氧,继而引发中毒。而高压氧治疗,可以促进碳氧血红蛋白分离,使一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红蛋白重新携带氧气。高压氧为有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方。通常轻度中毒患者,要进行5-7次高压氧治疗,中度中毒患者,要进行10-20次高氧治疗,而重度中毒患者,则要进行20-30次高压氧治疗。临床上治疗一氧化碳中除了给予高压氧治疗,同时应积极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脑水肿,通常急性中毒患者中毒后2-4个小时,会出现脑水肿,且在24-48小时达到高峰。一氧化碳为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有毒气体,正常大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仅有0.002%,而人体暴露极限为0.005%。因此解除一氧化碳浓度,超过0.005%就会发生中毒。但火灾现场,或家用煤气泄漏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可以高达10%,甚至30%,因此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中毒,因此一旦发生中毒应及时救治。
    2023-08-03
  • 一氧化碳导致中毒原因(视频)

    一氧化碳导致中毒原因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气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发生的中毒反应。其原因是由于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血红蛋白的重要作用是将经过呼吸道、肺吸入的氧气,通过血氧红蛋白,运载到身体的各个脏器,提供氧气支持。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后,占据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位置,从而导致血红蛋白无法运载氧气,器官和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大脑功能瘫痪。一氧化碳中毒如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永久性脑功能障碍,即成为植物人。中毒后需及时治疗,常采用高压氧,使氧气更多地与血红蛋白结合,重新发挥血红蛋白运载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的作用,避免重要组织器官,例如心脏、肾脏、脑,发生缺氧、损害。
    2023-08-03
  • 儿童异物卡喉窒息的急救方法(视频)

    儿童异物卡喉窒息的急救方法
    儿童异物卡喉出现窒息,可以采用针对儿童的海姆利克氏急救法,根据儿童的年龄不同,可以进行如下处理:1、3岁以下儿童:如果3岁以下的儿童无法站立,可以将儿童倒扣于施救者的膝盖上,头尽量下垂,用右手快速的拍击两肩胛骨连线的正中位置3-5次,帮助咽喉部异物排出;2、3岁以上儿童:如果是3岁以上的儿童,可以给予站立位的海姆利克氏急救法。施救者站于儿童后背,双手从腋下环抱儿童,以左手拇指的掌根环节置于脐上两指,相当于脐与剑突的正中位置,右手按压在左手上,向上、向内快速冲击5-10次,可以使膈肌抬高,胸腔压迅速提升,有助于咽喉气道内的异物排出;3、昏迷儿童:如果儿童已经出现昏迷,可以采用平卧位的海姆利克氏急救法。将儿童置于坚硬的平地上,施救者骑跨于儿童身上或在身侧,将左手掌根置于脐上两横指的位置,右手与左手两手交叠,快速向上、向内挤压,也可以起到排出气道内异物的作用。
    2023-08-03
  • 抢救大咯血窒息最关键的措施是什么(视频)

    抢救大咯血窒息最关键的措施是什么
    抢救大咯血最关键的措施,是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避免大咯血导致窒息的发生。可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方式,保护患者的呼吸道,从而避免血液倒灌入肺内引起窒息,发生大咯血后的窒息。发生大咯血时,要让患者头偏向一侧,保证血液正常引流出,避免误吸或窒息的发生,可以给予患者口服云南白药或者静脉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止血治疗。全身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酚磺乙胺、血凝酶,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出血的作用。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情况下,可以通过介入血管栓塞的方式止血治疗。大咯血常见的原因包括支气管肺部的疾病,比如肺部肿瘤、支气管扩张等,还见于真菌性肺炎引起的肺泡出血,肺部血管的疾病如肺栓塞,也会引起肺出血。心脏方面的疾病,如心力衰竭,也会导致患者咳粉红色的泡沫痰,但大咯血少见。其他全身系统疾病,比如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者凝血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呼吸道出血,也是大咯血的常见病因。
    2023-08-03
  • 热射病的典型表现(视频)

    热射病的典型表现
    热射病为机体在高温和长时间热辐射作用下,发生体温调节功能丧失,继而出现的多脏器功能损害、水电质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总称,其典型表现如下:1、先兆临床表现: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口渴、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若此时未及时治疗,将出现热射病;2、初期临床表现:比如热衰竭、热痉挛等,热痉挛则会出现四肢、腹背部肌肉痉挛,以及肠道痉挛等,此时可出现肢体抽搐、肌肉疼痛,特别以小腿的腓肠肌疼痛为主,而肠痉挛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甚至腹泻表现;3、严重阶段临床表现:会出现高热、无汗,体温>40℃,同时出现昏迷等意识障碍。发生热射病后,需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环境,除去衣服,用凉水擦拭皮肤,或用冰袋进行物理降温,帮助降低体温。若以上物理降温方法未降低体温,还可使用异丙嗪、氯丙嗪,或者经胃管输注冰盐水方法帮助降温。在降温同时需积极补液治疗,若患者意识清楚,可口服大量含盐分饮料。若意识已经出现障碍,发生昏迷,需经静脉进行液体补充。除补液和降温外,还需给予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同时给予降低颅内压、脱水,防止脑水肿的治疗。
    2023-08-03
  • 怎么判断有没有中暑(视频)

    怎么判断有没有中暑
    如果患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口渴、大汗等临床表现,称之为先兆中暑。先兆中暑未及时进行有效救治,患者可能会出现真正意义的中暑,表现为热衰竭、热痉挛和热射病,具体如下:1、热痉挛:患者会出现四肢骨骼肌抽搐、疼痛,还会出现肠道痉挛,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2、热衰竭:相当于一种休克状态,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3、热射病:属于中暑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可以出现40℃甚至42℃的高热状态,患者昏迷但无汗。患者发生中暑后,应立刻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后用凉毛巾或者冰袋,帮助患者进行皮肤物理降温。如果患者神志清楚,可以饮用含有盐分的饮品,如果已经出现意识障碍,无法经口进食、进水,应开放静脉通道予以补液,补充丢失的体液。降温是救治中暑患者的重要措施,可采取物理降温、留置胃管鼻饲冰盐水等方法,帮助降低核心温度,还可通过氯丙嗪异丙嗪等药物进行药物性降温。
    2023-08-03
  • 夏季为预防中暑应多喝什么水(视频)

    夏季为预防中暑应多喝什么水
    在夏季或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人体会大量丢失汗液,汗液中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表现为由于氯化钠的大量丢失,导致肌肉痉挛以及有效循环血流量不足,从而发生中暑。夏季预防中暑,患者应多喝含有盐分的饮水或饮料,中暑的临床表现,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析,具体如下:1、轻症中暑:患者出现体温轻、中度升高,大概在38℃-39℃,出现头晕、头疼、乏力、肌肉酸痛、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皮温升高。此时若及时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给予患者物理降温,并补充盐水,可较快得到康复;2、热痉挛:大量氯化钠丢失,导致患者出现肌肉痉挛以及肢体抽搐;3、热衰竭: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4、热射病:中暑最严重阶段,患者表现为41℃以上的超高热,并出现严重意识障碍。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