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 肾结石尿检哪些偏高(视频)

    肾结石尿检哪些偏高
    在肾结石尿检中,主要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偏高:1、红细胞:结石对于肾脏会造成损害,结石在局部移动以后,可能会划破局部细胞、局部上皮层,容易导致局部发生轻微出血,表现为镜下血尿,即显微镜下可观察尿中的红细胞超标。正常尿中红细胞一般数量在3个以下,尿中红细胞超标,即每高倍视野超过3个,则为血尿;2、白细胞:尿中有白细胞时,除考虑可能是结石导致外,还需警惕结石合并感染的可能性;3、其他指标:肾结石可以导致肾小管间质的损伤,表现为尿中小分子蛋白增加,即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的数量会有增加。病人还会出现尿比重的降低,夜间尿量增多,正常人白天尿量和夜间尿量之比一般是2:1,部分病人可能白天的尿量和夜间尿量相等,即出现夜间尿量增加的情况。
    2023-08-02
  • 胡桃夹综合征超声诊断标准(视频)

    胡桃夹综合征超声诊断标准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腹主动脉和左肠系膜上动脉的夹角<45度,仰卧位时肾静脉近端和狭窄端的比例>3倍,脊柱后伸位时比例>4倍。胡桃夹综合征见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年或者体型比较瘦长的成年人,较小的肠系膜夹角可能会压迫肾静脉,病人出现肾静脉淤血,从而导致血尿、蛋白尿。胡桃夹综合征病人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目的是减少压迫,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有利于改善胡桃夹综合征的症状。如果经过内科治疗无效,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3
  • 尿常规有隐血弱阳性是什么意思(音频)

    尿常规有隐血弱阳性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尿常规隐血弱阳性,只是说明在尿常规检查中发现尿隐血试验阳性的情况,但是病人不一定是血尿。首先尿隐血试验检测的是尿中血红蛋白,或者肌红蛋白的含量,如果发现了尿隐血弱阳性,要给病人查尿中的红细胞,来判断到底有没有血尿。如果每高位视野超过三个红细胞,这样病人才能算是血尿。\n如果发现血尿,通常会给病人做尿红细胞形态,来判断血尿到底是内科性还是外科性。如果病人发现尿中并未有红细胞,仅仅是尿隐血阳性,就要警惕有没有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另外,有没有因为应用药物等等影响试验结果,这个时候再接着一步一步往下查。
  • 肾盂肾盏不扩张是什么意思(音频)

    肾盂肾盏不扩张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肾盂和肾盏不扩张,一般是指病人没有肾积水。首先肾盂和肾盏扩张是超声学的概念,在做超声检查的时候,会观察肾盂和肾盏到底有没有扩张。肾盂的扩张在4mm通常认为没有肾积水,在4-9mm认为是轻度肾积水,在9-14mm认为是中度肾积水,大于14mm认为是重度肾积水。重度肾积水时间长了,就有可能影响到肾脏的功能。\n在临床上看如果病人出现肾盂、肾盏不扩张的情况,说明病人不存在肾积水,至少在这个方面肾脏的情况正常,所以这个时候往往就不会担心肾积水的问题。
  • 肾盂分离正常值是多少(音频)

    肾盂分离正常值是多少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肾盂分离的正常值是小于4mm,首先看肾盂分离是超声学的概念,是在做超声时发现肾盂之间有分离的情况,这个时候往往报肾盂分离,但是一般报分离的程度有多少毫米。通常情况下,肾盂分离小于4mm,认为病人不存在肾积水,这个算正常。\n肾盂分离4-9mm往往认为病人是轻度的肾积水,9-14mm是中度肾积水,大于14mm是重度肾积水,所以对于肾盂分离的患者,要看肾盂分离的程度,小于4mm算正常。通常大于14mm是重度肾积水,重度肾积水时间长了,可能就会影响到肾功能,需要临床处理。中间的轻中度肾积水就要找到积水原因,进行对因治疗后,水肿就可以逐渐消退。
  • 急性肾炎尿肌酐高吗(音频)

    急性肾炎尿肌酐高吗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急性肾炎的患者,一般表现是尿肌酐水平降低。急性肾炎又称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继发于链球菌的感染,感染后1-3周,病人开始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甚至一些患者会出现急性肾损伤。这个时候病人糖尿中的肌酐水平不升高,主要是看肌酐的排出机制。\n通常情况下,如果血肌酐的生成增多,也就是病人运动多了、吃肉多了,此时血肌酐的水平就会有增多,从尿中排出的肌酐就增多。急性肾炎患者通常卧床休息,而且要求清淡饮食,所以血肌酐升高的机会不太多,尿肌酐的排出就不会有增多。如果急性肾炎合并肾损伤,这个时候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以后,尿肌酐的排出就更加减少,所以急性肾炎的患者尿肌酐不会升高。
  • 慢性肾炎吃环孢素能吃多长时间(音频)

    慢性肾炎吃环孢素能吃多长时间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一般来说,慢性肾炎患者吃环孢素至少要服用3-6个月,服药时间长的甚至可以让患者吃一年到一年半。对于慢性肾炎的患者而言,如果病理损伤比较重或者尿蛋白比较多,通常会选择激素加上免疫抑制剂来治疗。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等。\n目前认为环孢素至少要应用3-6个月才能获得血液学缓解,才可以使环孢素发挥最大效果,所以用药时间会比较长。获得血液学缓解的患者,也需要维持合适的环孢素血药浓度,所以在用药期间要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测。另外,患者不可随便停药,要逐渐缓慢减量才能对慢性肾炎有一定的作用。环孢素的副作用也比较多,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系统症状,患者可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等,另外患者会有牙龈增生伴出血、疼痛等。大概1/3的环孢素用药患者还可能出现肾毒性,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及肾小球滤过率减低等。\n对于慢性肾炎应用环孢素的患者来说,首先是要注意用药时间,不可随意减量停药,此前要注意副作用,一旦发现有不良反应及时咨询主管医生,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 什么是特发性一过性蛋白尿(音频)

    什么是特发性一过性蛋白尿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特发性一过性蛋白尿往往是指病人肾脏功能正常,但这个时候一般是运动、发热以后等等情况下,出现的短暂一过性的蛋白尿。所谓的特发性一过性蛋白尿往往是指生理性蛋白尿,这种生理性蛋白尿比较常见的原因,包括运动性蛋白尿、直立性蛋白尿,或者高温、寒冷、精神紧张等等导致的蛋白尿。蛋白尿的特点是持续时间并不长,诱因解除以后,蛋白尿很快就可以转为阴性。\n临床上在体检的时候,如果发现病人有蛋白尿,但此时除了蛋白尿之外没有血尿,没有其他肾脏形态功能的改变,要先排查生理性蛋白尿,排除了生理性蛋白尿之后,才会看病人是不是病理性蛋白尿。因此,对于偶然发现的蛋白尿,多数是见于孩子、青春期的少年,或者是年轻人出现的蛋白尿,通常情况下是让孩子继续去复查。如果复查以后尿蛋白转阴,往往说明是特发性一过性蛋白尿。
  • 阿魏酸哌嗪片降尿蛋白效果怎么样(音频)

    阿魏酸哌嗪片降尿蛋白效果怎么样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阿魏酸哌嗪片有一定辅助降低尿蛋白的作用,所以临床上用于肾炎等疾病的治疗。对于蛋白尿的患者,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包括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等等。通常要根据病人蛋白尿的多少,根据具体病理类型来选择如何治疗。如果尿蛋白量比较多,会要求病人去做肾穿刺活检,拿到肾脏病的病历以后再给予相应治疗。治疗通常选择的药物,一般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等。除了这些药物之外,还会给予辅助应用药物,阿魏酸哌嗪片就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辅助用药。\n阿魏酸哌嗪片有一定抗凝作用,在临床上可以用于肾炎的治疗,但是还是要记住,它只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如果病人需要进行积极治疗,还是要用上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阿魏酸哌嗪片虽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但是这些作用并不是那么明确,临床上可以用于肾炎的辅助治疗,或者是有少量蛋白尿病人的治疗,如果病人出现了大量蛋白尿,还是需要特殊治疗。
  • 治疗单纯性肾病的首选药物(音频)

    治疗单纯性肾病的首选药物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所谓单纯性肾病,临床上一般指的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病理类型,包括微小病变、膜性肾病、FSGS(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理类型不同,治疗也不一样,但最多的是使用激素治疗,治疗单纯性肾病的药物主要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主要分析如下:\n1、激素:最常见的是强的松,激素用药原则首先起始时要足量,足量维持一段时间再缓慢减量,减量后在小剂量时要维持比较长的时间。\n2、免疫抑制剂:大多数病人使用激素药物效果不好,会用到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里面把细胞毒药物也纳入进来,细胞毒药物最常用的是环磷酰胺。除此之外,临床上还常用包括环孢素、他克莫司、骁悉等。目前利妥昔单抗也被列入了一线治疗,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也较好。\n除药物治疗外,对于肾病综合征的病人,还是要注意避免感染。如果出现感染,也要尽快把抗菌素用上,对其治疗也有一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