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妮

  • 心动过缓怎么治疗(音频)

    心动过缓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动过缓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患者有没有因为心动过缓而引发临床症状。心动过缓引发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供血不足的表现,可以因为心动过缓导致心搏量减少,可以引起全身重要脏器缺血的表现。脑缺血会出现头晕、黑蒙,严重的会引起晕厥。心脏缺血会导致胸闷、胸疼,身体全身肌肉缺血会导致乏力。如果平时心电图诊断心动过缓,或者其他心律失常导致心动过缓,没有以上临床表现,可以不去治疗。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呢?如心动过缓已经引起上述重要脏器的症状,包括心、脑的缺血症状才会考虑去治疗。一旦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者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如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以行起搏器植入的治疗方法。除此之外,针对心动过缓,在药物治疗方面没有特效药,没有口服就能直接升高心率的药物,提升心率的药物大多都是在抢救时应用的静脉推注药物,都是在病情晚期或者非常危重的情况下短时应用。
  • 心率过快自己怎么调节(音频)

    心率过快自己怎么调节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率过快大多是有诱因的,有时候是见于生理性原因,有的是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比如见于运动中或运动之后,情绪激动、紧张,喝浓茶和咖啡之后。这种情况一般休息之后、平复心情之后,或者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心跳可能自行会下降。如果是病理性原因,比如因为甲亢、贫血、发热或者疾病的急性期,这种情况下都需要治疗原发病,纠正原发病之后心率才会下降。还有一种情况是基础心跳是偏快的,比如静息状态下就80-90次/分,一运动可能就达到了100次/分以上,这个时候可以口服减慢心率的药物,比如阿替洛尔或者倍他洛克等。
  • 心脏神经官能症有哪些病因(音频)

    心脏神经官能症有哪些病因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神经官能症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客观证据的临床综合征,大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尤其多见于更年期妇女。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类型、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性格有关,病人的神经类型常为抑郁、焦虑、忧愁型。当神经上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者工作压力大、紧张,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发病。另外发现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病人的家庭成员有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人本人更有可能患有心脏神经官能症。因为部分病人缺乏对心脏病的认识,对疑似症状产生过度的忧虑而诱发本症。因为很多病人合并精神、心理的问题,即使在临床上进行大量的客观检查,也进行一定的干预,但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病人会反复就诊,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
  • 如何预防心脏神经官能症(音频)

    如何预防心脏神经官能症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一、耐心倾听病人的病史,了解可能的发病病因和有关因素,再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和非常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二、解除病人的顾虑,耐心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性质,也可以用暗示性语言帮助病人来解除顾虑,让其明白没有明确的心脏病。三、鼓励病人调节心态,安排好作息时间,培养一种爱好,比如运动、烹饪或者建议外出旅行,过度换气的病人可以辅导其采用腹式呼吸、松弛疗法。当然,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人,如果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但还没有达到明确的器质性病变的病了,也应该积极急性危险因素的干预,把血压、血脂控制在理想的范围之内。
  • 什么人易得心脏神经官能症(音频)

    什么人易得心脏神经官能症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神经官能症指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大多发生于中青年,尤其是女性更为多见。临床上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多变,尽管进行大量的客观检查以及进行过度的干预,但是由于合并精神、心理问题,病人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会反复就诊,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在临床上会发现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因并不是非常清楚,可能与神经类型、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性格有关。比如抑郁、焦虑、忧愁的病人容易患心脏神经官能症。当近期神经上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者近期工作比较紧张、压力比较大,难以适应时会导致各种症状出现。另外也发现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如果病人的家庭成员中有心脏神经官能症,提示病人本身与同一家族的神经类型、数量、相同的外部环境影响都有关系。因为部分病人缺乏对心脏病的认识,对疑似症状产生过度的忧虑而诱发症状出现。
  • 如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音频)

    如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心脏官能症是一部分患者,有明确的各种各样的心脏的不舒服、胸痛、心慌、乏力、憋气,但是经过体格检查或者实验室的检查,基本可以排除心脏的器质性的疾病,治疗分为几个方面:1、要向患者充分说明病情,解除顾虑,相信自己没有明确的心血管的疾病。2、避免各种能够导致病情加重的因素。3、鼓励患者运动,养成运动的习惯,培养喜欢的运动方式。4、尽可能养成规律作息习惯,培养文娱的爱好,建议患者出去旅游。5、如果患者有失眠,适当的用改善睡眠的药物或者助眠的药物,如果有明显的焦虑,可以去看神经科进行焦虑、抑郁的评分,有明确的焦虑或者抑郁可以用抗焦虑和抑郁的药物,如果平时发作的时候或不舒服的时候,或平时心跳就有增快,可以服用β受体阻断剂,比如倍他洛克、阿替洛尔减慢心率,改善交感神经的兴奋紧张。
  • 房室传导阻滞怎么治疗(音频)

    房室传导阻滞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传导阻滞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房室传导阻滞的程度,以及临床上是否因为房室传导阻滞而引发临床症状。通常房传导阻滞分为下几种类型,包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又分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一般不会引起临床的症状,可以不予干预,定期复查心电图就可以,复查心电图的频率保持在每年一次或每半年一次。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和三度房传导阻滞,临床上会出现心律不齐或者两个心跳之间出现长间隙,会出现相关的临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黑蒙、严重的晕倒、胸闷、乏力、白日容易困倦、记忆力下降等表现,一旦存在这两种房传导阻滞的同时又有临床的症状,就需要进行干预,要判断有没有药物引发或加重房室传导阻滞,常见的就是β受体阻断剂,临床上常用的有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等,如果服用这些药物就需要停用药物,再就是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
  • 房室传导阻滞怎么引起的(音频)

    房室传导阻滞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室传导阻滞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电冲动从窦房结传出后,在心房传向心室的过程中发生阻滞,阻滞的部位是在房室结内。据阻滞的程度不同的可以分为三型,分别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又分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和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在临床上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的纤维化和退化,跟年龄相关,大多见于老年人,但目前很多的房室传导阻滞是不明原因的,往往考虑是年龄带来的老化引起来的。其他的原因比较常见,比如各种原因引发的心肌炎,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急性期,引起短暂的或者后期发展成长期的房室传导阻滞,还有比较常见的是药物不良反应带来的房室传导阻滞,常用的药物临床上比如β受体阻断剂倍他乐克、地高辛、胺碘酮,引发的房室传导阻滞大多都是短暂性的,停药之后可以消失。各种器质性的心脏病,比如比较严重的冠心病、心肌病也会引发房室传导阻滞。另外,电解质的失衡、高钾血症,还有外伤或者心脏外科手术、介入手术过程当中,因为误伤导致的房室传导阻滞。
  • 房室传导阻滞有哪些表现(音频)

    房室传导阻滞有哪些表现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室传导阻滞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又分为两类,一个是二度Ⅰ型,另一类是二度Ⅱ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基本上没有任何不舒服,患者在做心电图时发现,临床医生也会交代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二度Ⅰ型传导阻滞,患者会感到心跳不齐或者会提示自己自触脉搏时脉搏不规则,可以通过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来进行诊断。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影响更重,在起搏器的植入指征中包括二度Ⅱ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会看到心电图有长的心跳间歇,患者表现为心动过缓带来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比如胸闷、乏力、眼前发黑、黑蒙,严重的会有晕厥、易困、记忆力下降等表现。当然,二度Ⅱ型的患者也会感觉到有心跳停搏的情况。
  • 房早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房早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早搏的数量不同,临床表现也是不同的,大部分正常人都会有生理性的早搏,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早搏的数量不超过100次,大部分病人也是没有临床症状的,有一部分早搏数量偏多,比如24小时几千次或者5000次以上,病人可能会感觉到心悸、胸闷等症状,但是症状也没有典型表现,即非特异,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比如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阿替洛尔等,也可以用中成药如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在抗心失常西药,刚才说了除了β受体阻滞剂之外,如果效果不明显,早搏减少的不多,也可以应用IC类的抗心律失常药,比如普罗帕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