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云鹏

  • 动脉硬化的饮食禁忌(音频)

    动脉硬化的饮食禁忌
    讲解医师:康云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动脉硬化,其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简称,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会导致动脉失去原有的弹性而略显僵硬,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动脉硬化。其实动脉硬化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而这些是所不能控制的,但同样像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和发生,都有着自己作用,所以真正的去管控危险因素,对于延缓动脉硬化有很大帮助。针对动脉硬化的人群,应当怎么样治疗。对于这类的慢性疾病,首先要从生活方式上入手,生活方式上就涉及到饮食和锻炼。首先在饮食方面,动脉粥样硬化应当有一个大的原则,做到低盐和低脂的饮食,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整个的疾病进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因(音频)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因
    讲解医师:康云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的心脏不适,其实它并不是心脏本身这个器官出现了什么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它不是器质性的病变,而它是一种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常见有心悸、心前区的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多梦等种种的不适。一般这类病人在体检时不会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是临床症状表现得很严重,预后非常好。这类疾病导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或者精神创伤等因素作用后出现的症状,这一类疾病更多的是针对心因性的一些治疗,能使患者改善症状。
  • 洋地黄类药物有哪些(音频)

    洋地黄类药物有哪些
    讲解医师:康云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洋地黄类药物是心血管内科非常常见的一类药物,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病人。洋地黄类药物有一个特点,具有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它可以增加心脏的排血量,但是不增加心肌的耗氧量,是非常常用的一类强心类药物。目前在临床中洋地黄制剂主要包括地高辛,它是一种口服制剂,适用于心力衰竭的患者维持治疗。一般给患者开具这类药物之后,要特别嘱咐患者需要定期门诊随诊,检测药物浓度。因为洋地黄类药物非常容易发生中毒,而一旦发生中毒后果是非常差的。除了口服的地高辛,还有静脉的药物,比如毛花苷丙这一类药物,属于静脉注射的洋地黄,也主要用于住院期间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或者心力衰竭伴发快速房颤患者的应用是更为适合的。
  • 心有时候会突然抽痛感是怎么回事(视频)

    心有时候会突然抽痛感是怎么回事
    在心前区部位感觉到明显的抽痛时,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特别要注重有无冠心病的出现,如果存在心脏有抽痛的感觉,同时又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或者糖尿病这些常见的危险因素,则更应警惕这类症状是由于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在治疗上需要到医院去完善冠状动脉CT或者冠脉造影等相关检查; 2、还有可能见于其它器官的问题,比如在局部位置,由于皮肤、肌肉或者胸膜病变,也表现为心前区部位会有类似的表现。此外,如果出现心脏的这种抽痛感,发作并不频繁,与一些诱发因素比如体力活动也没有明显关系,则可以先观察;如果症状发作频繁,则应去医院就。
    2023-07-31
  • 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治好吗(视频)

    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治好吗
    不稳定型心绞痛通过正规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帮助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改善病情,达到治好的效果,但是并不能完全治愈,因为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仍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冠心病中的一种类型,如初发的心绞痛、劳力恶化型心绞痛、梗死后的心绞痛,均属于不稳定心绞痛的范畴。不稳定型心绞痛还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以在静息状态下出现明显的胸痛、胸闷症状,通常提示冠状动脉内存在狭窄病变。当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解除狭窄、恢复血流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症状会消失。但植入支架以后,这类患者仍需要终身进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服用他汀类的药物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斑块,同时还要做好临床密切的随诊。
    2023-07-31
  • 变异型心绞痛的最主要特征(视频)

    变异型心绞痛的最主要特征
    变异型心绞痛属于非冠状动脉阻塞型的一种血管病变,主要特征是心脏冠状动脉内没有出现狭窄病变,即冠状动脉血管因发生痉挛导致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继而出现相应症状。变异型心绞痛与普通心绞痛有所区别,在临床症状发作上有代表性特征,比如多发生在清晨,尤其在凌晨4-9点,不会受到劳力等因素影响,在静息时也可能出现症状。另外,变异型心绞痛在症状发作时会有明显胸痛、大汗,心电图检查可出现ST段抬高,与普通心绞痛发作相同。目前,变异型心绞痛在治疗上采用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钙离子拮抗剂能缓解冠状动脉痉挛,防止特定时间段的诱发因素,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2023-07-31
  •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视频)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心绞痛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胸疼,胸疼会位于胸骨后、心前区部位,范围较为广泛,表现为绞痛感、压痛感、闷痛感等各种不适,而且发生的程度较重,多为中等程度疼痛或重度疼痛。心绞痛在发作时,疼痛除了会集中在前胸部位,还会向肩部、背部、颈部、下颌部甚至腹部放射。在疼痛时还会存在出汗、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胸闷等各种伴随症状。心绞痛多呈阵发性发作,但过段时间会缓解。心绞痛中的劳力性心绞痛,明确与运动劳力状态相关。如果进展至不稳定型心绞痛,即便在静息状况下也会出现疼痛。此时如果不治疗干预,有可能进展为心肌梗死。对于心绞痛需要进行冠状动脉的影像学评价,根据狭窄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2023-07-31
  • 稳定型心绞痛怎么办(视频)

    稳定型心绞痛怎么办
    稳定型心绞痛相对于不稳定心绞痛来说,它的症状出现一般存在一定诱因,这个诱因变化较为稳定。例如行走100米时出现胸痛,上两层楼时出现胸痛。 相对于不稳定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冠心病范畴。出现因为一定诱因所导致的胸痛、胸闷症状时,需要到医院就诊,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酶等检查,明确心脏是否出现冠状动脉内狭窄,冠状动脉需进行冠脉CT或冠脉造影检查,通过医生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证实确定存在冠脉狭窄,进一步需通过规范药物治疗以及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等方法,通过一系列手段能够帮助此类患者达到疾病康复。
    2023-07-31
  • 如何辨别真正的心绞痛(视频)

    如何辨别真正的心绞痛
    真正的心绞痛,即真性心绞痛,在发病的临床特点上,与其它疾病导致的胸痛会有所区别,具体如下:1、疼痛部位:心绞痛的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心前区,或者整个前胸部位。一般部位很不固定,而且不会具体至某个点,多为片状分布,范围较为广泛;2、诱发因素:心绞痛在起病时多有诱因,比如在运动劳力过程中,饱餐以后,以及情绪激动时,都会增加心脏跳动的频率,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因此才会发生心肌供血不足,而表现为心绞痛症状。如果在上述情景下出现了胸痛症状,诱因去除后,胸痛又能缓解,考虑为心绞痛;3、疼痛表现:心绞痛一般呈闷痛、绞痛、压痛样不适,并且在疼痛时还可以伴有出汗、心悸、胸闷等各种不适,有时疼痛还会向肩部、背部放射;4、辅助检查:在发作胸痛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与静息时的心电图做对比,如果发现有动态的ST段压低或T波变化,可考虑为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
    2023-07-31
  • 冠心病会引起心肌缺血吗(视频)

    冠心病会引起心肌缺血吗
    冠心病会引起心肌缺血,因为无症状或存在症状的心肌缺血属于冠心病的表现。冠心病发生的原因是心脏的冠状动脉中存在狭窄病变,引发狭窄的常见的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断发生、发展至占据管腔面积50%以上,即可称为冠心病。当此类患者由于心跳增快或其他原因引发供血不足时,则会使血流不能顺畅通过狭窄部位为心肌供血、供氧,从而产生心肌缺血。心肌缺血产生后,部分患者不敏感而表现为无症状,但通过心电图可以确定相关证据。多数患者会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若在运动、劳力等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是由于冠心病所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针对上述情况,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检查寻找心肌缺血的证据,也可以通过CTA或造影等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判断狭窄程度,从而选择后续的治疗方法。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