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腿

  • 1岁宝宝O型腿怎么矫正(视频)

    1岁宝宝O型腿怎么矫正
    1岁以内的儿童O型腿基本属于生理性O型腿,或者称为生理性膝内翻,从儿童骨科的医疗原则来讲,不需要特殊医学干预。因为儿童腿型在生长过程中,随着个子长高,腿逐渐变长,腿型会逐步改善。如果发现1岁儿童是O型腿,首先不要担心,基本上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自行好转,避免过度干预。 但如果父母亲本来有骨代谢性疾病,是严重O型腿或者X型腿时,一定需要就诊。目前儿童都会做出生筛查,如果检查出有甲状腺疾病或者其他基因问题,且家长觉得儿童腿不直,也需要找小儿骨科医生确认。只有对于有基础疾病存在的O型腿,医生才会根据基础疾病的不同,进行一定的药物干预,补充适当的微量元素等。所以O型腿的儿童1岁以内基本上都是生理性,如果父母有问题或者儿童本身有遗传性疾病,尽早找医生治疗即可。
    2023-08-03
  • 儿童O型腿矫正最佳时间是几岁(视频)

    儿童O型腿矫正最佳时间是几岁
    目前没有O型腿最佳的矫正年龄的确切说法,O型腿分为两类,生理性O型腿指儿童出生时有轻微O型腿,通常可逐渐好转,不需要治疗。如生理性O型腿儿童等到1-2岁时,腿型会逐渐变直,变直后到3-4岁会出现轻度X型腿,直到7-8岁时,腿又变直,多数儿童都有上述过程。所以对于1岁生理性O型腿不需要治疗,不用注意最佳治疗时间。如果发现儿童有轻度O型腿,且只有1-2岁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等,等其自行恢复即可。 病理性O型腿指儿童本身有基础性疾病,如有遗传性低磷性佝偻病或者先天性维生素D缺乏,此时不能任其发展,应尽快找医生诊断引起O型腿的原因,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常规药物调整主要是补充磷、钙、维生素D等,预防O型腿加重。对于部分稍大的患儿,O型腿已经很明显,而且是代谢性疾病引起,如果畸形很严重,应尽早进行手术干预。
    2023-08-03
  • O型腿怎么形成的(视频)

    O型腿怎么形成的
    不同O型腿引起的原因不同,分为生理性O型腿和病理性O型腿,具体如下: 1、生理性O型腿:不是一种疾病,儿童出生时就存在,主要因为怀孕时蜷缩在母亲子宫里,出生时双腿不直,有弧度。通常1-2岁的儿童绝大多数都是生理性O型腿,出生后随着儿童逐渐长大就会恢复正常; 2、病理性O型腿:指很大的儿童或者成年人腿不直,原因很多,最常见于严重代谢性疾病,包括遗传性骨代谢疾病、维生素D缺乏的佝偻病、遗传性软骨发育不良、遗传性低磷性佝偻病等。部分儿童以前发生过骨折,骨折愈合后逐渐出现下肢弯曲,因为受伤时损伤骨骺线,导致创伤性O型腿。还有部分儿童小时候发生过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关节炎等,如果损伤股骨远端或者胫骨近端的骨骺,也会导致O型腿。
    2023-08-03
  • O型腿矫正运动方案(视频)

    O型腿矫正运动方案
    严格意义上而言,没有运动具有非常确切、立竿见影的效果,仅有部分运动可能对O型腿的恢复有一定帮助。O型腿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O型腿本身随着时间推移会恢复,而病理性O型腿根据疾病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药物调整,部分严重的病理性O型腿甚至需要做手术。日常生活中以下运动对O型腿有略微的帮助,具体如下: 1、跳跃:每天增加跳跃,可以促进生长,让骨骺部位的生长细胞更加旺盛,长得更高。儿童长得越高长得越快,腿逐渐变长,生理性O型腿或者病理性O型腿,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2、侧方压腿运动:让儿童腿进行侧方按压,每天按压后,可以让内侧关节囊松弛,内侧副韧带也进行牵拉,从而改变膝关节的力线。 夜间需佩戴矫正器:儿童长身体主要是在夜间,夜间生长时,如果佩戴矫正器诱导下肢向好的方向发展,腿可能也会逐渐变直。 但上述运动、矫正器矫正方法的作用比较轻微,而且比较慢,需要长期坚持。真正O型腿是否能好转,主要取决于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运动仅有所帮助而已。
    2023-08-03
  • O型腿严重了有什么危害(视频)

    O型腿严重了有什么危害
    O型腿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具体如下: 1、最直接的是影响形体美观,如果患儿很在意,会造成心理上的自卑感,影响身心健康; 2、由于O型腿的存在,平时走路时人体力量传导时的力线不直、不稳定,在运动中容易摔跤或者受伤,导致跑步、跳高等体育成绩不理想,甚至部分患儿容易摔成骨折; 3、长期影响是O型腿的患儿走路时重力力线传导不正常,膝关节容易磨损。所以长期O型腿的患儿成年后,可能30岁或者40岁就会出现早期骨关节炎。由于膝盖不正常的磨损,导致关节疼痛,会引起日常功能障碍、腿痛,自然而然患者的运动、日常生活就会受到影响。 除上述影响外,O型腿对患儿而言,并没有其他特别大的影响,如身高等都没有影响。
    2023-08-03
  • O型腿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视频)

    O型腿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
    发生O型腿的原因,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分析,具体如下:1、婴幼儿:通常与佝偻病有一定关系,即维生素D缺乏所导致患儿骨骼发育迟缓和发育畸形而引起的疾病。最常见的早期表现为鸡胸,随着佝偻病的进一步加重,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从而导致其出现O型腿或者X型腿;2、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因为外伤,尤其是膝关节周围骨骺损伤,可能会导致患者膝关节外侧骨骺长得快,内侧骨骺长得慢,久而久之就会变成O型腿。此外长时间走路姿势不对、足内翻或者发育性异常的患者,也可以导致O型腿的发生;3、成人和中老年人:患者通常随着退行性病变、关节软骨磨损,尤其是关节内侧软骨磨损、双侧膝盖内侧软骨的磨损,可能就会逐渐出现膝关节的O型腿。
    2023-08-03
  • 导致O型腿的原因是什么(视频)

    导致O型腿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O型腿的原因如下:1、股骨远端畸形:通常是由于患者幼时缺钙,或者曾经出现股骨远端的骨骺损伤、骨折。部分患者为遗传性畸形,在胎儿期会出现股骨远端畸形;2、关节内畸形:老人在年轻时腿较直,年纪越大、腿越内翻,主要是老年性的软骨磨损,半月板的退变、消失,导致O型腿、膝内翻畸形。随着软骨磨损的加重,膝内翻畸形越来越严重;3、胫骨近端畸形:包括胫骨平台的骨折后遗症,导致内翻畸形,或者在幼儿时期骨骺出现损伤,导致胫骨近端的畸形等。
    2023-08-03
  • O型腿怎么变直(视频)

    O型腿怎么变直
    O型腿变直需根据患病年龄采取具体的措施,具体如下:1、儿童:10岁以内儿童的轻度O型腿通常是生理性O型腿,在儿童发育到成人时可能会变直,此时通常无需矫正,可以适当补钙,建议到儿童骨科医生就诊;2、青、中年人:通常属于发育性O型腿,目前较少见到,通常是幼时营养相对不良的状态下形成O型腿,如果明显可以做膝关节的截骨矫形手术而使腿变直;3、老年人:是由于骨关节炎、膝关节内侧磨损退变所致,可以通过HTO胫骨高位截骨术、单髁置换术,甚至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膝关节疼痛的同时,可以将O型腿进行矫正。
    2023-08-03
  • 成人矫正O型腿的方法(视频)

    成人矫正O型腿的方法
    膝关节内翻畸形矫正方法包括很多种,比如手术或矫正O型腿仪器、夹板、绑腿,包括功能锻炼还有矫正鞋垫等,这些办法在临床生活中,还有临床治疗中都会被选用。 对于比较重的患者可能会选择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截骨矫正同时辅助内固定治疗,可马上恢复肢体力线和外观。 严重膝关节畸形一期截骨同时内固定矫正,这种手术治疗有可能会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可能会出现相关并发症,也可采用外固定支具辅助下肢截骨矫正,但恢复速度可能会较缓慢,但是能够避免神经血管并发症,手术也比较微创。 对于比较轻患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原理都是通过松弛关节内侧副韧带,恢复膝关节内外侧结构稳定性,从而使胫骨逐渐外翻达到矫正目标,推荐三种矫正操,可在日常生活中可选用: 1、八步矫正法向后边走步,注意脚后跟需先着地,路线走直每次走8步左右; 2、锻炼腿部内侧肌肉方法,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足稍内扣,膝关节内扣做下蹲和起立动作,20次一组,每天做2-4组; 3、矫正股骨方向,平躺双足屈曲,小腿与大腿呈45°角,臀部抬起,使上身与大腿呈一个平面。
    2023-08-03
  • O型腿矫正后要注意什么(视频)

    O型腿矫正后要注意什么
    O型腿是指两个膝盖之间离距离比较远,膝关节O型腿指是膝关节内翻畸形,而且比较严重时候,两侧下肢伸直时两踝靠拢,单侧膝关节内翻,两个膝关节距离>5cm。若是双侧膝关节都内翻>10cm以上,可能会引起行走困难,膝关节疼痛也是膝关节O型腿常见病症。 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采取膝关节微创截骨手术办法进行治疗。在手术之前需拍摄下肢全长X光片,检测骨性结构力线偏差。通过手术治疗以后,需进行支具或石膏外固定,通常术后3-5天可在床上进行康复锻炼,术后2周可在扶拐或助行器辅助下,适当进行下地行走。但是早期下地不宜过多,术后6-8周左右可适当进行部分负重行走,术后半年左右可逐渐恢复行走功能。康复训练主要是膝关节伸膝、屈膝,因此训练方法还是以伸缩增加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加固态稳定性为主。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