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军

  •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
    强迫症除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外,离不开个体的积极参与,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主动学习心理知识,能识别强迫症的症状,主动控制症状,而并非一味的恐惧; 2、主动学习强迫症处理方式,不惧怕强迫症出现,遇到症状能自我调节,尽可能不重复强迫行为; 3、心理上自我成长,了解心理成长历程,完善性格缺陷,促进自己心智成熟。
    2023-07-30
  • 什么是网瘾(视频)

    什么是网瘾
    过度使用网络耽误正常学业、工作及生活,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称为网瘾或者网瘾综合征。网瘾主要表现在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两方面,精神依赖指沉溺网络,想方设法的实现上网行为;躯体依赖主要表现为一旦停止上网,具有紧张、焦虑、坐立不安等症状,一旦恢复上网,则症状解除。此时,需要采取各种方式终止上网成瘾,以免加重对个体影响。
    2023-07-30
  • 怎么戒除网瘾(视频)

    怎么戒除网瘾
    要想成功戒除网瘾,家长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需要修复亲子关系,肯定孩子、信任孩子。应正确疏导网瘾孩子,切不可对其全盘否定。要培养网瘾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心理素质、自信心等。此外,还需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予以认可、鼓励。帮助孩子提升自律性,以及正确使用网络。因此,戒除网瘾需要家属及医生的共同努力,方可有效改善症状。
    2023-07-30
  • 自闭症是什么病(视频)

    自闭症是什么病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2023-07-30
  • 自闭症的早期表现有哪些(视频)

    自闭症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大多数自闭症患儿2岁以后可表现出症状,严重的患儿甚至1岁以内即可表现出症状。自闭症患儿的早期症状包括以下两方面: 1、精神发育迟滞:包括语言交流迟缓、非语言交流异常以及社交迟缓等,具体表现为不哭不闹、不说话,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周围人比较漠视等; 2、发育倒退:如语言消失,社会交往技巧的倒退等。
    2023-07-30
  • 自闭症是如何造成的(视频)

    自闭症是如何造成的
    自闭症的成因目前尚不明确,怀疑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 1、遗传因素:研究显示,自闭症孩子的遗传几率约为37%-90%,大约15%的患者由基因突变诱发; 2、环境因素:高龄产妇,或者胎儿曾受到丙戊酸钠等理化因素的影响; 3、大脑发育异常:颅内结构异常或者颅内神经递质异常等; 4、心理因素:不良的养育方式,如缺少关爱与陪伴等。
    2023-07-30
  • 孩子厌学逃课怎么办(视频)

    孩子厌学逃课怎么办
    在孩子整个的上学阶段出现厌学、逃课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同时也是家长们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孩子在厌学、逃课状态下,家长们会使用打骂或是恳求孩子的方式,但均为下策,不会让孩子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面对孩子的厌学和逃课,作为家长应该恢复亲子关系。家长不要因厌学、逃课而进一步责骂和责怪孩子,首先要相信孩子一定是遇到了麻烦和困难。分析厌学逃课背后的原因,一般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人际关系的问题,孩子在学校中和同学存在矛盾、关系不和、被排挤等; 2、学习的问题,孩子在学校理解能力差,学习跟不上进度,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从而无法接受; 3、罹患心理疾病,比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孩子在患有抑郁症之后,大脑反应能力下降,各种兴趣爱好和运动都会下降。 所以家长要去分析厌学背后的原因,只有通过分析,才能最终找到解决方法,并且尽可能避免应试教育,不能将孩子的教育只盯在学业上、成绩上、排名上,而应该更广泛的去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责任心和担当。形成全面教育模式,鼓励孩子自律,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体育运动等方面。从而孩子才能开心、快乐,找到自己的方向,鼓励其自我学习,使其喜欢上学习,家长才会更加轻松。从而也验证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即教育真正的目的是不再去教育孩子,使其自觉进行自我教育。
    2023-08-02
  • 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视频)

    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
    说话是孩子的重要功能,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语言交往越来越重要,包括学业、人际关系或者未来的职业和发展,良好的语言表达较为重要。但是有些孩子由于种种原因说话不主动,甚至出现障碍,比如1-4岁的孩子不爱说话,家长一定要警惕是否存在自闭症倾向,因为自闭症的常见表现是孩子的说话功能丧失或者根本没有发展。 上幼儿园、小学或者初高中,此年龄阶段的孩子不爱说话,通常表现为性格上的原因,孩子在和别人说话时往往较为自卑、紧张、焦虑,甚至恐惧,为保护自己就显得退缩。这种情况下,更多应关注原因,有时和孩子的成长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家长过于严厉苛刻时,这些孩子往往无法放开,被批评、被责备,得不到理解,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然而然就会选择说话越来越少。在应试教育下,重考试、重学习文化课知识,较少组织进行表达,所以只有少数班干部会有更多的讲话机会,多数学生是相对较被动的学习过程,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在人际面前的表达。有些社交焦虑的孩子,在社交场合下恐惧、紧张、怕别人嘲笑,或者担心自己表达不当等,均会带来焦虑表现。面对不说话的孩子,作为家长都应格外关注,帮助孩子一起分析、探索导致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养成说话的习惯。若存在困难,还可以寻找专业心理医生,包括心理治疗、心理疏导,如果特别严重,适当使用药物,都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进行充分表达,自由的建立人际关系。
    2023-08-02
  • 强迫症能不能治好(视频)

    强迫症能不能治好
    对于强迫症治愈率目前尚无一个确切的数据。不同研究进行的一些调查,包括治疗方法,通常表明的是有效、好转。强迫症是可以治疗的心理疾病,心理精神疾病谱系分为轻、中、重三个层次,强迫症为轻度,属于神经官能症范畴,因此强迫症是可以治疗的心理疾病。 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药物治疗、心理疏导,还要求个人心智成长。患者个人需要配合治疗,多数强迫症都能够有一定缓解,从而减少对个人生活和学业的影响。通过持续治疗,多数强迫症患者可以康复。
    2023-08-03
  • 双重人格有哪些表现(视频)

    双重人格有哪些表现
    双重人格是分离转换症状中的一个亚型,或者癔症中的一个亚型,指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段体验到不同的身份,比如一个人平常是自己,但是一旦进入某种状态时,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说话的语气、语调,说话内容都会改变,这个人甚至可以是某个死去的人。这种双重人格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体验到的是不同的身份,通常持续时间短暂,发作之前往往存在生活事件,比如生气、吵架等诱发因素。有的在宗教仪式或者某个去世的人的周年庆典、祭祀或者葬礼等场合下容易出现此类双重人格,甚至有的人会出现多重人格,即有3种、4种等更多种人格障碍。 通常在大众的认识中,双重人格或者多重人格有时也指每一个人所具备的人格的不同方面同时存在。有的人形容为存在不同思想的人格。但是这种人格在精神科中不是双重人格,只是两种不同的思想而已。当一个个体出现双重人格时,需要得到及时关注,包括受到保护,不能使患者受到自己的伤害,同时通过积极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可以缓解病情,而且这种症状的预后也较为理想。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