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房颤

  • 偶发房颤需要吃药吗(视频)

    偶发房颤需要吃药吗
    偶发房颤是否需要服药,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平时没有心脑血管病等疾病史患者,过度劳累、紧张、焦虑、激动、饮酒过量等情况可能导致阵发性房颤。此时若发作时间短,在上述诱发因素解除之后,房颤会自行消失,患者并无明显不适症状,故可以不需要进行治疗。 但如果发作时间持续数小时以上,心悸、心慌、胸闷等症状无法缓解,患者则需要到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纠正房颤,恢复窦性心律。平常存在瓣膜病、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等器质性病变患者,如果偶发或初次发生房颤,在治疗原有疾病和纠正房颤基础之上如果不超过48小时,通常不需要应用抗凝药物,而超过48小时则需要应用抗凝药物。同时依据患者发生血栓栓塞风险评分,以决定是否长期应用口服抗凝药物。
    2023-07-31
  • 心脏房颤症状(视频)

    心脏房颤症状
    心脏房颤的症状与发作时心室率快慢存在关系,心室率较快可导致患者不适。伴随其它疾病房颤症状不同,典型心房纤颤症状患者可出现心慌、头晕、胸闷、乏力等,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出现黑蒙、晕厥、多尿等症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室率快时可出现心绞痛、心衰,部分房颤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房颤根据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不同,症状存在显著差异,如阵发性房颤无明显症状。房颤导致心室率较快,患者自觉心慌、气短、心脏跳动快、烦躁或全身无力,医院就诊时医生听诊心律完全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快慢不一,此时脉搏存在脱落现象。而患者频发尿意,房颤频率较快可以引起血压过低,造成患者晕厥。
    2023-07-31
  • 房颤什么时候需要手术(视频)

    房颤什么时候需要手术
    房颤分为瓣膜性房颤和非瓣膜性房颤,瓣膜性房颤手术效果差,因为有基础心脏病,非瓣膜性房颤会根据不同分型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持续房颤可能存在10多年,甚至时间更长,此种心房纤维化比较重,手术效果比较差。初发和阵发性房颤,以及持续房颤<5年左右的房颤类型,心房没有完全心房纤维化,手术效果可能会更好。所以,阵发性房颤目前指南推荐是ⅠA类指征。ⅠA类指征是积极推荐,而且效果比较好,成功率比较高,目前随器械改进有80%-90%的成功率;持续房颤是<5年,甚至初发体检发现房颤<1-2年,积极房颤消融,充分干预,效果也比较好,成功率大概在60%-80%;长程持续房颤,房颤持续至少一年以上,甚至更长5年以上,甚至10年以上时,患者做超声可现在看到左心房明显前后径扩大,左右上下径也扩大,而且做心电图,基本没有心房活动电活动波形,此种成功率非常差。 医生建议针阵发性房颤患者、初发性房颤患者、年限不太长的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房颤消融。另外,房颤合并心衰,目前建议积极进行治疗。因为房颤改善恢复窦性心律,其心衰可明显得到控制,甚至心脏扩大之后可以使心脏回缩减小。
    2023-07-31
  • 房扑和房颤哪个严重(视频)

    房扑和房颤哪个严重
    房颤和房扑均属于房性心律失常,房扑时,心房频率一般可以达到250-350次/分。房颤心房频率可以达到350-600次/分,二者没有孰轻孰重区别。 房扑是心房内大折返导致的心律失常,所以射频消融手术有更高成功率,可以基本根治,成功率在95%以上。而房颤是由心房内多个小折返环导致,充分干预左心房是肺静脉的前提,所以干预部位比较多。目前阵发性房颤治疗成功率在80%-90%,持续性房颤治疗成功率在70%左右。因为房颤有多个小折返,其中左心耳是特定部位,此处容易形成涡流,长血栓几率比房扑高。一旦此处血栓脱落,会导致周围脏器动脉栓塞,比如脑栓塞、肠系膜栓塞、肾动脉栓塞。所以房颤比房扑卒中风险要更高。但房扑因为频率多数在2:1下转,所以心室率可能会达到150次/分钟左右。多数房扑心慌感觉比房颤要更明显。房颤和房扑按CHA₂DS₂-VASc评分,即对卒中评分标准,在治疗干预方面,对卒中治疗一样,即一视同仁。 另外房颤患者可能有将近20%-30%会合并房扑,然而房扑患者多半合并房颤。所以单纯看到房颤、房扑时,会完善动态心电图,明确是否房颤和房扑同时合并。因为同时存在房颤和房扑,在治疗时,可能要同时干预到,比如进行射频消融手术对房颤、房扑及时进行治疗。 房扑、房颤均是房性心律失常,而且均会导致卒中,所以卒中风险治疗,要一视同仁。但房扑射频消融成功率比房颤略高。
    2023-07-31
  • 心房颤动怎么回事(视频)

    心房颤动怎么回事
    房颤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冠心病、甲亢等疾病,心房颤动是指心房不规律收缩、舒张,会导致心房内血液不能充分射入到左心室,不能有效为各个脏器供血,患者会出现胸闷、憋气、心慌的症状。房颤在心电图上表现是心率绝对不规整,即没有正常P波,有f波,而且心率一般在100-160次/分以上。 阵发性房颤一般在7天之内房颤率可以直接自行转复成窦性心律,即正常心率;如果患者发作连续7天以上,叫持续性房颤,需要用药物或者电复律转复,永久性房颤用药物、电复律也不能转成正常心率。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房颤,用抗凝、抗血、控制心室率方法治疗。
    2023-07-31
  • 心脏房颤怎么办(视频)

    心脏房颤怎么办
    心房纤颤也称房颤,属于快速性心律失常,频率达350-600次/分。心房颤动常见疾病原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慢性心包炎、甲状腺功能亢进、酒精性心脏损伤等,部分患者心房颤动原因不清,称为特发性房颤。治疗原则是控制相关疾病,改善心功能基础、控制心室率,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预防血栓栓塞,具体如下:1、控制心室率:房颤心室率过快时,控制心室率是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的重要措施,常用药物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卓、β受体阻滞剂;2、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时,可以选胺碘酮、盐酸普罗帕酮等维持以及转复心律;3、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治疗阵发性房颤,成功率达到70%-90%,慢性房颤成功率达60%-70%;4、防止血栓栓塞:可以口服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抗凝药物。
    2023-07-31
  • 心衰和房颤哪个严重(视频)

    心衰和房颤哪个严重
    心衰即心力衰竭,房颤即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都属于心血管疾病严重状态。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各样的病因,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损害,同时突破患者心脏能代偿的范围,在临床上表现出动脉缺血,以及静脉淤血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实际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心房颤动是一种特殊的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以及永久性房颤。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可以互为因果,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很容易合并心房颤动,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房颤的心律失常状态,也可能会进展到心力衰竭。临床上对心力衰竭患者,应预防心房颤动的发生,对于心房颤动的患者,应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因此在治疗上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比如胺碘酮或者普罗帕酮,或β受体阻滞剂,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降低心房颤动的心室率,同时要给予抗凝治疗,比如华法林、利伐沙班,防止心房颤动出现的卒中。另外一方面要采取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以及RASS阻断剂,比如培哚普利、卡托普利或缬沙坦、氯沙坦等,逆转心室的重构,防止心力衰竭患者进展到心房颤动的发生。
    2023-07-31
  • 阵发性心动过速可以自动正常吗(视频)

    阵发性心动过速可以自动正常吗
    阵发性心动过速其实是很宽泛的概念,心动过速分为很多,如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还有阵发性房颤,也可以表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不同类型的心动过速的预后和恢复情况也不一样,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往往可以自动恢复正常。 此外,有少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以自己恢复正常。但部分阵发性心动过速,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阵发性房颤往往有原发病、基础病存在。这种类型的心动过速即使自己恢复正常,也更容易复发。对于这种类型的心动过速,常常需要药物甚至射频消融等手术的方式去干预,减少复发,减少引起的并发症。
    2023-07-31
  • 室上性期前收缩怎么回事(视频)

    室上性期前收缩怎么回事
    所谓期前收缩即提前来。室上性即心房或交界区的搏动,不是心室的搏动,大部分可能找不到特殊原因,可能以前有病毒感染,大部分找不到原因。但也部分人可能是疾病情况,如有慢阻肺问题,可能容易出现紊乱性房性心率,出现心房性早搏。如果心室舒张差、瓣膜病或其它原因造成心左房特别大,也会出现房早,甚至出现阵发性房颤等问题。 室上性期前收缩是指来早搏,而早搏来源于心房或交界区区域的早搏。若合并有疾病可以查到明确原因,有些检查最后没有明显的疾病状态,可能没有找到原因,所以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找到原因。只能推论可能以前有过心肌炎的状况,有过心肌损伤的情况,只能进行推论。但治疗上也没有特殊的注意事项,如果没有什么原因的早搏可能需要药物来处理,如果早搏不是很多,室上性的早搏不进行处理也没有关系。
    2023-08-01
  • 阵发性房颤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阵发性房颤的危害有哪些
    阵发性房颤的危害主要如下: 1、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心衰和阵发性房颤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阵发性房颤发作次数越多,引起心衰程度越重; 2、容易在心房、左心耳等心脏部位引起血栓:血栓形成后脱落,随着血液流动。到脑可发生脑栓塞;到肺动脉可发生肺栓塞;到肾可发生肾栓塞;到心脏血管即可导致心肌梗死;到外周血管,会导致下肢或上肢静脉栓塞等; 3、突然阵发性房颤也会引起明显的胸闷、心悸症状,进而可影响生活质量。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