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肾炎

  • 尿毒症怎么引起的(视频)

    尿毒症怎么引起的
    导致尿毒症的原因通常分为以下几种:1、原发性肾脏疾病: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等,病情迁延不愈,最终可以发展成尿毒症;2、继发性肾脏疾病:继发性的肾脏疾病,常见的比如说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损害、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干燥综合征肾损害,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3、遗传性肾脏疾病:还有肿瘤相关性的肾病,以及肿瘤药物也可以引起肾损害,导致尿毒症。遗传性的因素较为常见的为成人型遗传性多囊肾,这类疾病属于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双侧肾脏囊性变,最后出现慢性肾衰竭,往往出现尿毒症。上述几类疾病,都会导致患者的肾功能逐渐进展,出现慢性肾衰竭,而最后病情进展达到尿毒症。
    2023-08-01
  • 急性尿毒症怎么引起的(视频)

    急性尿毒症怎么引起的
    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尿毒症的原因包括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等,具体如下:1、肾前性原因:比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以后,造成肾脏供血减少,或者为急性心力衰竭、心脏射血减少,导致肾脏血流也就减少。或者应用某些药物,造成供应肾脏的血管收缩;2、肾性原因:比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等,也可以造成尿毒症,是肾脏本身的肾小球、肾小管等结构所致;3、肾后性原因:即患者的尿液不能及时经过尿道排出体外,见于膀胱憋尿过多,导致膀胱压力太高无法排尿,输尿管出现积水,导致双侧肾盂积水,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尿毒症。通常患者经过及时的导尿以后,尿毒症就会缓解。对于急性尿毒症的患者,要从病史、化验检查、查体,综合分析判断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尿毒症的原因。
    2023-08-01
  • 慢性间质性肾炎怎么治(视频)

    慢性间质性肾炎怎么治
    慢性间质性肾炎首先尽可能明确病因,根据病因与病理给予针对性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引起,表现为肾小管功能异常的进展性慢性肾衰竭,以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纤维化病变为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药物、代谢异常、免疫、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梗阻性疾病以及肾移植排斥等均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药物相关性慢性间质性肾炎应停用相关致病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含马兜铃酸类中草药、环孢素或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以及铝制剂等,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激素。代谢相关性慢性间质性肾炎主要是因为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应进行降尿酸、补钾、降钙等治疗。免疫相关因素包括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结节病等,主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可以使用激素等。
    2023-08-01
  • 急性肾衰竭可以恢复吗(视频)

    急性肾衰竭可以恢复吗
    有一部分急性肾衰竭人群可以恢复,另一部分人群不容易恢复,具体如下:1、可恢复:肾前性急性肾衰竭常因大汗、腹泻、手术失血等因素出现了肾脏灌注不足,这类人群一般经过对症治疗,绝大多数急性肾衰竭可以恢复。另外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以及急性间质性肾炎等,这类急性肾衰竭疾病经过合理治疗,绝大多数人也可以恢复;2、不易恢复:包括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无论是Ⅰ型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或免疫复合物性新月体肾炎,如新月体IgA肾病、新月体狼疮性肾炎、新月体紫癜性肾炎,还是安卡相关性血管炎这类的疾病,经过积极治疗,包括血浆置换、甲烷尼龙冲击治疗以及激素联合免疫制剂治疗。一部分病人肾功能能够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或者恢复,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群肾功能不能得到完全恢复,遗留下慢性肾功能不全,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方向发展。
    2023-08-01
  •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怎么治疗(视频)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怎么治疗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病因有三大类,即药物引起、感染引起和自身免疫系统引起。如果考虑患者为药物相关性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首先要停用相关药物或可疑药物,而且以后不再使用这一类药物,如果停药后肾功能仍没有恢复,就需要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肾功能仍然没有恢复且肾小管间质病变较严重时,临床会酌情使用免疫抑制剂。 如果患者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感染引起,就需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发现为EB病毒感染引起的就抗EB病毒感染,考虑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就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常情况下,抗感染治疗加支持治疗就可以了,不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果考虑是自身免疫引起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就需要免疫抑制治疗加支持治疗。
    2023-08-01
  • 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的病因(视频)

    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的病因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病因有很多,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肾衰竭。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其实是一个病理名称,病理特点为肾小管间质出现病变,而肾小球、肾小血管病变是非常轻微的,所以称为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它的病因大体上分成三大类: 1、药物引起的,这也是最常见的病因; 2、第二类是感染因素,在儿童期最常见的就是EB病毒感染,EB病毒可以引起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3、第三类较少见,是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引起的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小管肾炎。
    2023-08-01
  • 药物肾损伤怎么治疗(视频)

    药物肾损伤怎么治疗
    药物肾损伤的病理类型有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有的患者可以出现肾小球病变,所以对于药物性肾损伤患者可进行以下治疗:1、如果发现药物性肾损伤,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2、尽快行肾穿刺活检,根据肾穿刺活检病理类型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措施,如果是单纯的急性肾小管坏死,需要给予对症处理,监测病人血压,给予支持治疗。如果同时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果合并肾小球病变,需要根据肾小球受累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所以药物性肾损伤的患者,要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给予治疗。
    2023-08-01
  • 肌酐尿素氮偏高什么原因(视频)

    肌酐尿素氮偏高什么原因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血尿素氮正常值成年人3.2-7.1mmol/L,儿童1.8-6.5mmol/L。根据医院所选用试剂及及检验方法不同,正常值有所差别。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偏高,主要见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各种原发及继发肾小球疾病,以及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脏肿瘤、多囊肾等导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2、严重脱水、大量腹水、心脏循环衰竭、肝肾综合征等,也可以导致血容量不足、肾血流减少、肾灌注不足,导致肾前性肾功能衰竭、血尿素氮升高,但这时血肌酐升高不明显,经过扩容补液治疗,血尿素氮可以下降; 3、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情况下,如急性传染性疾病、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和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蛋白饮食等等,血尿素氮水平也可升高,在这种情况下,血肌酐一般正常。
    2023-08-01
  • 肾病分为几种(视频)

    肾病分为几种
    肾脏疾病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的疾病:1、肾小球疾病:包括多种疾病,例如肺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隐匿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2、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可以分为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3、代谢疾病导致的肾脏疾病:较为多见,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4、遗传性肾脏疾病:如多囊肾导致肾功能损伤,还有Alport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导致慢性肾衰竭;5、肾小管间质病变:主要分为急性间质性肾炎以及慢性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常见的原因有药物过敏,导致急性肾功能坏死,长期服用药物可能导致肾脏损害,可能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6、血管疾病导致肾脏损害:常见的有高血压肾损害,特别是恶性高血压肾损害,还有安卡相关性血管炎导致肾脏损害。
    2023-08-01
  • 慢性肾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视频)

    慢性肾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慢性肾脏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病程>3个月,包括出现肾脏损伤标志物的改变,如出现蛋白尿、尿沉渣异常、肾小管相关病变,以及组织学检查异常和影像学检查异常,或存在肾移植病史,同时伴或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个月,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指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肾脏本身病变:即原发于肾脏的病变,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多囊肾、肾盂肾炎、遗传性肾病等。慢性肾小球肾炎占多数因素,因为无法找到其它原因,因此称为原发性; 2、继发性肾脏病变:如糖尿病、高血压、免疫性病变、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病、痛风性肾病、梗阻性肾病、骨髓瘤性肾病等,以上疾病均可引起肾脏进一步损害。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