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 腋下靠后背的地方疼是怎么回事(音频)

    腋下靠后背的地方疼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腋下靠后背的地方疼痛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肌肉的损伤性病变、肌肉的筋膜炎,还有可能是椎间盘突出、末梢神经病变以及肋骨的病变等,其他少见的疾病,还有可能是胸膜的病变、肺的病变以及心脏的病变。 另外胃、胰腺的病变也有可能引起牵扯痛,需要根据进一步的相关检查才能够明确。对于临床上最常见的还是肌肉-神经的病变,这种情况首先应当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防寒保暖,可考虑给予局部的理疗、推拿、按摩、针灸等进行缓解疼痛的症状。 此外,外用扶他林软膏和外用膏药也有一定的效果。疼痛明显时还可在疼痛最为明显的部位,利用利多卡因以及氢化可的松给予痛点封闭治疗,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也有很好的效果。 对于末梢神经病变,首先应当查找原因,比如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可考虑给予原发病的治疗,同时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鼠神经生长因子、辅酶Q10,同时给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如盐酸川芎嗪、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如果是心脏疾病,有可能是心绞痛,需要及时口服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并同时应用扩血管的药物,严重的患者还需要放置支架。而对于胰腺炎的患者,需要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同时应用奥曲肽或者生长抑素等。
  • 胆囊息肉癌变几率大吗(音频)

    胆囊息肉癌变几率大吗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是胆囊常见的良性病变之一,没有临床症状。胆囊息肉癌变的几率,主要和胆囊息肉的直径、类型有密切关系。胆囊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是很少发生癌变的,因此,临床上可以定期彩超随访观察。但是,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单发广基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或者近期增长较为迅速,癌变的几率会明显增大。特别是腺瘤样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有很大几率可能会出现癌变。因此,对于高危类型的胆囊息肉,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以免出现癌变,严重影响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对于术前诊断怀疑胆囊息肉已出现癌变的患者,术中还需要做快速病理检查,以便及时更改最终的手术方案,避免二次手术。
  • 胆结石手术死亡率(音频)

    胆结石手术死亡率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结石的手术死亡率还是非常低的,临床上的死亡率不足0.1%。特别是静止性胆囊结石,损伤胆管的几率很低,不会出现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也不会导致死亡。不过,对于结石性胆囊炎,会增加手术难度,特别是增加损伤胆管的风险,一旦损伤胆管,会导致严重的胆汁性腹膜炎、胆汁性肝硬化等。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临床上也有相关的死亡报道,甚至需要通过肝移植才能挽救生命。另外,高龄患者如果出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特别是出现合并胆源性胰腺炎、胆囊胆管瘘的患者,手术还是具有非常大的风险。不过,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提高、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术前磁共振的不断普及,胆囊结石的手术安全性越来越高。当然,必要时也可以行一期胆囊造瘘,择期再行胆囊切除术,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胆囊结石的手术死亡率。
  • 轻微胆囊炎可以自愈吗(音频)

    轻微胆囊炎可以自愈吗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轻微的胆囊炎是有可能自愈的。有时轻微的胆囊炎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持续时间也较短,很容易误认为是胃十二指肠病变。通过适当的休息,调整饮食结构,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形态,临床症状也会逐渐消失。不过,轻微的胆囊炎如果没有及时给予调理,一方面症状可能反复发作,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逐渐加重,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对于通过生活调整无法改善的轻微胆囊炎,也可以考虑口服中成药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消炎利胆片、舒胆片等。对于反复发作的胆囊炎,特别是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还应当及时考虑及时行手术切除,首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这也是目前手术治疗胆囊炎的首选方式。
  • 病毒量8次方肝功正常吗(音频)

    病毒量8次方肝功正常吗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乙肝病毒DNA定量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可以用来评估机体内乙肝病毒数目的多少以及传染程度。现有的研究也表明,乙肝病毒定量和乙肝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正常情况下,乙肝病毒DNA定量小于1000copies/ml,如果超过这个数值,说明乙肝病毒具有复制性和传染性。其数值越高,说明复制越活跃,传染性性也就越强。当乙肝病毒定量达到8次方时,说明乙肝病毒复制非常活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这时对于肝脏的损害也会非常严重,非常有可能出现转氨酶的明显升高,也就是说肝功能会出现明显的异常。此时需要及时给予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恩替卡韦。如果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非常明显,还需要应用降酶退黄药物。其治疗目标就是将病毒定量控制在正常范围,保持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相对平稳。
  • 胆囊和胆是同一个吗(音频)

    胆囊和胆是同一个吗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是西医的称谓,而胆是中医的称谓。西医的胆囊就是胆,两者是同一个器官。而中医的胆并不是西医的胆囊,两者具有一定的区别。中医的胆不仅包括胆囊,而且还包括胆囊所统领的经络,更加侧重于功能。中医认为胆是六腑之首,其属阳属木,与肝相表里。除了具有西医中胆囊浓缩、储存、排泄胆汁的功能以外,还能够主决断、调节脏腑气等作用。这也造成中医和西医所谓的胆囊疾病,在治疗理念上和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西的胆囊疾病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而中医的胆囊疾病除了应用中药或者中成药口服以外,还可以通过针灸等方式进行处理。
  • 胆囊管扩张怎么治疗(音频)

    胆囊管扩张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管扩张在临床上非常少见,有可能是胆囊管处的结石或者息肉所造成,多数情况下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胆囊炎。这时需要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但是,由于胆囊管和肝总管、胆总管关系密切,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分清解剖结构,避免误伤胆管。在手术中应当避免结石残留在胆囊管内,或者经胆囊管进入胆总管,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胆总管扩张,引起胆总管扩张最常见的原因是结石和肿瘤。胆总管结石主要采取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或者内镜ERCP取石的方式进行处理。肿瘤需要根据部位选择胆管癌根治术或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还可以通过PTCD外引流,或者放置支架内引流的方式改善临床症状。
  • 胆结石能吃虾吗(音频)

    胆结石能吃虾吗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结石能够吃虾。虾是一种高蛋白食物,食用以后并不会造成胆囊结石进一步加重,也不会诱发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生。胆囊结石的人群不仅能食用虾,而且还可以食用鱼类,不过对于鱼卵、蟹黄、鱿鱼、扇贝、蛤蜊等食品还应当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均是高胆固醇食物,进食以后很容易造成血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从而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过饱和,容易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不仅最终会造成胆囊结石的形成,还有可能造成胆囊息肉的发生。胆囊结石的患者主要还是以清淡饮食为主,比如瘦肉、豆制品、水果、蔬菜等。当然,如果胆囊结石已行手术治疗,随着胆管代偿增宽,患者会很快的恢复正常饮食水平,这时适当进食高胆固醇食物也是可以的。
  • 胆管结石手术后复发吗(音频)

    胆管结石手术后复发吗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胆管结石手术以后是有可能出现复发的。目前胆管结石发生的原因主要和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胆汁淤积、胆管解剖变异、胆肠吻合等因素有关。目前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原则需要做到控制感染、取净结石、解除狭窄和通畅引流。如果手术只是单纯的取出结石,没有祛除已经发生病变的胆管,也没有祛除引起胆管结石发生的诱因,术后还是很有可能出现结石复发的。这时应当需要对病变的胆管甚至肝脏组织做切除,才能够避免结石再次复发。但是对于内镜ERCP切开括约肌或者曾经行胆肠吻合手术的患者,括约肌已经消失或者丧失功能,会造成消化液或者食物残渣进入胆管,从而引起结石反复形成,在临床上很难处理。
  • 肝胆管结石如何治(音频)

    肝胆管结石如何治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肝内胆管结石,还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部位,是否引起胆管炎以及肝脏萎缩,来决定最终的治疗方式。对于直径较小、没有临床症状的肝内胆管结石,可以定期随访观察,无需特殊处理。如果已经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这时还需要及时的进行手术或者介入治疗。治疗的原则主要是取净结石,解除胆道狭窄和梗阻,控制感染,恢复通畅的胆道引流。取石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等。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反复感染,引起局限性肝脏萎缩、纤维化或者造成肝脏功能丧失的患者,还应及时考虑进行肝脏切除术,以去除病变的肝脏,以免出现癌变。可以选择肝脏的局部肝段切除术或者肝叶切除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