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

  • 猩红热怎样治疗(视频)

    猩红热怎样治疗
    猩红热要用敏感抗生素,一般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治疗链球菌。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以替代用红霉素或头孢进行治疗,但必须足疗程、积极抗菌治疗。猩红热病程会持续1周左右,很快会退热,但不以退烧为治愈标准,而是要以皮疹症状、咽部症状消失为主,才能停止隔离,一般需要1周左右。 一旦确诊猩红热,检测和临床症状都很典型,出现发烧、咽痛、上腭红点、杨梅舌、猩红皮疹等典型猩红热临床表现,或者通过实验室检测能查出A族溶血性链球菌抗体阳性,可以确定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猩红热。
    2023-08-02
  • 小儿麻风的症状和治疗(视频)

    小儿麻风的症状和治疗
    宝宝麻风早期一般都会表现出比较轻症的皮肤方面问题,比如特异性症状,皮肤变红、光亮、脱毛、斑疹、丘疹甚至溃烂,后期会出现神经炎症,因为现在比较重视小儿麻风病的治疗,一般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如果是典型的麻风病,会出现典型发病引起的毁容、伤残等情况。 在分类上面,麻风病分为少菌群与多菌群之分,治疗指南建议要联合用药,比如少菌群采用利福平与氨苯砜的联合用药,如果多菌群要加用耐氨苯砜类药物,而且要足疗程用药。
    2023-08-02
  • 新生儿肌张力高的表现(视频)

    新生儿肌张力高的表现
    宝宝生理性肌张力高,表现为屈肌肌群的肌张力高,即双手握拳,向身躯靠拢,双下肢上翘,整个头部向前,整个身体弯曲向内抱团。如做体检时,可发现其肌张力适度增高,多由宝宝运动中枢对伸肌肌群调配不完善引起。平卧时,如能适度放松或熟睡时有运动等表现,则属正常现象。如3月龄后仍不能翻身、抬头,则为病理性,应特别排除脑部疾病。
    2023-07-30
  • 新生儿甲低发病率(视频)

    新生儿甲低发病率
    新生儿甲低的发病率,包括散发性和地方性。地方性甲低因地方缺碘引起,目前普遍排查或运用加碘盐后已减少。散发性甲低较常见,全国平均发病率为1/4000-1/5000,占新生儿甲的低70%-85%率。深圳方面资料显示2005-2007年,通过对190230例新生儿追查,发现确诊病例是97例,发病率接近0.05%。对于临床上的疑似病例,建议按医嘱预防、治疗及复查,错过治疗时机会可引起矮小症、呆小症,影响智力、身高等,且都不可逆。
    2023-07-30
  • 新生儿打嗝的处理方法(视频)

    新生儿打嗝的处理方法
    宝宝一般是吃完奶之后会打嗝。哪怕他不打嗝,都会习惯的拍嗝,这样可以避免他的呕吐。如果比较频繁的,或者打嗝时间比较长的,就要处理。比如不能过冷,因为冷会刺激到膈肌痉挛,出现这种比较顽固的打嗝。另外一个,喂母乳的时候要注意姿势,尽量减少婴儿吸入大量的空气。如果是其它的感染性疾病引起腹胀,或者消化不好的,要请教专业的儿科医生查看,不要随便拖延病程。打嗝的处理一般是轻微的拍后背,但不能侧卧或者平躺。一定要抱起来,放在自己肩膀上,轻轻的拍。对情绪性的,或者是受惊后的打嗝,可以用嘴在他耳边刺激一下,让他感到痒,或者舒服,有一些比较激进的就可以刺激他的脚底,让他啼哭。但这个方法可能有些妈妈会心疼。但简单的,如果能可以的就自己处理。如果不可以的,还是请专业的儿科医生来指导。
    2023-07-30
  • 什么是麻风病(视频)

    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慢性传染病,潜伏期可以达到2-5年,甚至更长时间,主要通过接触、飞沫传播,或者直接、间接接触所引起。 麻风病主要病变在皮肤与末梢神经,比如早期会出现疱疹、斑疹、丘疹,甚至溃烂。早期神经炎症表现是麻木或者神经增粗,后期可出现毁容、伤残表现。麻风病历史比较长,在国内记载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且由于缺乏有效预防,现在世界上每年还有超过20万的发病率。
    2023-08-02
  • 麻风病会遗传吗(视频)

    麻风病会遗传吗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不会通过基因变异传递,因此不是遗传疾病,但会通过密切接触,形成母婴之间的传播,比如妈妈在给宝宝护理、喂奶时,或者发生体液密切接触,出现妈妈传染给宝宝的情况。 麻风病传播途径包括密切接触或者间接接触,还有飞沫传播。古时候主要通过间接或者直接接触引起,但近代,因为典型麻风病人已经很少,都是早期或者隐匿型麻风病,表皮麻风杆菌携带量很少,主要是通过体液,比如飞沫传播途径为主。由此可见麻风病是传染性疾病,预防麻风病时,主要强调避免密切接触,避免飞沫传播。
    2023-08-02
  • 麻风病会传染吗(视频)

    麻风病会传染吗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慢性传染病,而且是通过比较隐匿方式传染。现在很难出现有典型症状的患者,由于存在轻症隐匿性携带者,如果无意中接触或者通过飞沫传染则比较危险,但95%的正常人对麻风分枝杆菌都具有一定抵抗力,所以不是接触麻风分枝杆菌必定发病,发病率大概只有5%,原因可能归咎到常规卡介苗接种。 麻风分枝杆菌与肺结核杆菌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多共性,所以在临床上发现接种卡介苗常可以产生麻风病的抵抗力。所以预防麻风时候,卡介苗积极接种是一个方面,还要注意卫生、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