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

  • 白内障手术选择什么样的晶体好(视频)

    白内障手术选择什么样的晶体好
    白内障手术使用的人工晶体哪种较好,不能一概而论。人工晶体按功能分为单焦晶体和多焦晶体两类。具体如下: 1、单焦晶体:类似摄影师使用的单反相机,聚焦在近距离的某点时,远距离就是虚的,也就是植入单焦晶体保留了看近处的功能。如果聚焦在远处,近处就是虚的,也就是单焦晶体保留了看远处的功能。看近处和看远处不能兼得,如果保留看近处的功能,看远处就需要借助近视眼镜,如果保留看远处的功能,看近处就需要戴老花眼镜; 2、多焦晶体:类似傻瓜相机,可以在看近处、看远处的不同过程中适当改善远近视力。但是多焦晶体是否能够植入,需要对眼球进行一系列综合评估,并不是凭患者主观意愿。 总之,患者可以将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告知主刀医生,根据术前检查综合评估后,最终进行人工晶体的选择。
    2023-08-03
  • 视网膜变薄会自我修复吗(视频)

    视网膜变薄会自我修复吗
    视网膜变薄不能自我修复。视网膜是眼睛产生视力最关键的组织,属于神经组织。视网膜在眼睛最里层,下面有很多血管。视网膜变薄指该层比正常人薄很多,就像气球气打的太足,气球壁会变得很薄。薄到一定程度会自然而然破掉,眼球也是一样,高度近视眼人群因为眼球相当于气球被吹的很大,边缘特别薄的地方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变性。主要由于视网膜太薄,组织可能有缺氧、营养不够,变的很薄,随之会出现裂孔。出现裂孔后可能因为玻璃体牵拉,液化的玻璃体进入眼球壁,产生视网膜脱离的情况。 视网膜脱离主要是影响视力,有些人可能出现视力急剧下降,一旦眼球变大,像高度近视眼的人,比如700-800°,甚至2000°,眼轴会越来越长,正常人眼球大约为23mm,高度近视眼人群眼轴甚至超过30mm。过大眼球的视网膜势必会变薄,变薄后会出现裂孔、变性的情况,会有裂孔产生,直接危害就是引起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一旦脱离,没有及时治疗就会影响视力。
    2023-08-03
  • 外斜视和内斜视的区别是什么(视频)

    外斜视和内斜视的区别是什么
    眼球转动是由眼外肌收缩引起,比如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共有六条肌肉。内斜就则是两只眼睛偏内,外斜视即外直肌强,使两只眼睛偏外,这是外斜视和内斜视的区别。 一般内斜视大部分见于小孩子的远视眼。一般矫正远视,可以减缓一部分类型,而外斜视,一般见于近视眼。正常情况下看不出斜视,融合阻断以后,可以看出患者是外斜视或内斜视。总而言之,内斜是眼睛向内,不是正位,外斜是向外,两只眼睛的位置不同。
    2023-08-03
  • 青光眼好发年龄(视频)

    青光眼好发年龄
    青光眼在各个年龄段都会发生,发生率较高的是50岁以上人群。尤其存在青光眼家族史、近视眼、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明显增加。对于青光眼患者需进行随诊观察,如眼压监测、视野监测、眼球角膜厚度监测,尤其对视神经眼底检查检测。经过上述监测可以早期发现青光眼。早期发现青光眼经过积极治疗后能够将青光眼稳定控制。青光眼进入晚期或中晚期,治疗效果较差,对于视神经损害比较大,后期治疗效果较差。
    2023-08-03
  • 什么人容易患飞蚊症(视频)

    什么人容易患飞蚊症
    飞蚊症的易患人群如下: 1、中老年: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玻璃体会出现变质、液化的现象而出现飞蚊症; 2、近视眼:尤其是中高度近视的患者,眼轴长度会拉长,拉长之后玻璃体腔的容积增加,但是玻璃体的整体体积是不变的,原有的玻璃体在一个更大的腔内,玻璃体就会容易出现液化、混浊以及后脱离的表现,就会出现视网膜脱离; 3、眼部疾病:比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以及视网膜脉络膜炎症,导致视网膜出现了相应的病变,这些也是视网膜出现玻璃体混浊的飞蚊症的最主要原因; 4、飞蚊症可以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的主要是跟年龄、近视眼程度、白内障手术相关。如白内障手术后,很多患者就会出现飞蚊症的表现,主要原因就在于换了人工晶体之后,晶体由不透明变到透明,所以玻璃体的混浊原来发现不了,现在发现了。其次,做完白内障手术后,换了一个很薄的晶体进去,晶体的体积缩小了,相应的玻璃体体积也增加了,玻璃体也会出现变质和液化的现象,所以就会出现了飞蚊症的表现。
    2023-08-03
  •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的注意事项(视频)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一定要定期复查,如果本身是高度近视眼,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的运动可以导致视网膜再次脱落。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注意事项如下: 1、饮食,注意吃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猪肝,不吸烟、禁止饮酒,不吃或者少吃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最好养成定时的排便习惯,避免过度用力大便,根据手术时眼内裂孔的位置及眼内填充物的性质,按照手术医生的叮嘱保持合适的体位; 2、有时需要趴着睡,有时需要侧卧着睡,有时需要半卧,有时需要仰卧位; 3、在这段时间内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要长时间玩手机和看电视,可以出去多走走,保持健康心态。
    2023-08-03
  • 如何预防视网膜脱离(视频)

    如何预防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的高发因素就是中老年人、中高度近视人群和剧烈运动的人群。针对这些病因可以进行相应的一些预防,具体如下: 1、对于出现了飞蚊症的中老年患者和中高度近视眼的中青年患者,一定要定期的到眼科检查视力,及早的预防和治疗; 2、避免剧烈的运动,像篮球、足球、跳水这些高碰撞、高对抗性的激烈运动都是要尽量避免的,一定要定期的检查,这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生理性的飞蚊症或者其它的生理性玻璃体液化、混浊的现象,也会向一些恶性的方向发展,所以一次检查并不能代表全部,还是要定期的一些检查,这是预防视网膜脱离的唯一的办法。 3、青年人在进行飞秒激光近视治疗前,我们会发现周边有干性裂口,给患者做了视网膜激光的治疗,激光治疗之后我们会嘱咐他做完飞秒激光之后,近视度数没有了,同时也对视网膜进行了很好的预防性的治疗,以后还要定期来复查。因为视网膜出现了干性裂孔,进行了预防性的治疗,但是其它部位的视网膜也有可能会出现类似的疾病,所以病情都是在不断的进展和变化的。一旦出现了眼部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就医,按规律的来进行复查和治疗。
    2023-08-03
  • 视网膜脱落会致盲吗(视频)

    视网膜脱落会致盲吗
    视网膜是眼部的神经结构,一旦损伤之后不可再生,而且视网膜脱离是致盲的最主要疾病。现在的医疗技术可以让视网膜达到解剖上的复位,但是不一定能够达到功能性的修复。视网膜如果脱离之后长期浸泡在玻璃体液里面,会导致眼球的萎缩。如果得不到一个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但会导致视力的永久性丧失,即通常所说的失明,还会导致面部结构的改变,比如眼球萎缩,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外观也不美观这种状态。 临床上接诊过一个20岁左右的男孩子,原来他有高度近视眼,他的视力自小不是特别好,在他读大学期间就出现了视网膜脱离的表现,一只眼睛就做了手术,手术之后他的视力可以得到相应的恢复,但是达不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当时是给他做了外路手术,又做了一次内路的手术,两次手术之后,眼睛的形状已经有些变形了。等我接诊他的时候,他的另外一只眼睛出现了很严重的闪光感,出现了类似于视网膜脱离的表现。因为之前有过一只眼睛的经验,抓紧时间跑到医院来看的时候,他的视网膜已经出现了脱离,但脱离的范围相对比较小,比较局限,没有累及到黄斑部。这个时候及早给他进行了激光治疗和外路手术的治疗,治疗之后患者的视力维持的比较好,对生活不产生影响,而且眼球的形状也维持的比较好。所以视网膜脱离并不可怕,可以严重影响到视力,但是及早治疗是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视力恢复。
    2023-08-03
  • 高度近视视网膜脱落概率(视频)

    高度近视视网膜脱落概率
    近视度数越高脱离几率越大,在临床上高度近视眼指大于600度的近视。高度近视眼为视网膜脱离人群的主要人群之一,占70%以上,脱落概率为正常人的10倍以上,且近视度数越高,脱落几率越大。 高度近视眼患者的眼轴较普通人眼轴长,眼球也比正常人大,随着眼轴伸长,球壁会变薄,周围血管变细,血供较差,在周边视网膜组织会出现变性区,还会出现小破孔,在临床上叫视网膜裂孔。一旦出现裂孔,玻璃体的液体会顺着裂孔漏到视网膜下,将视网膜顶起,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分离,临床上称为网脱,患者出现明显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
    2023-08-03
  • 角膜屈光手术后会复发吗(视频)

    角膜屈光手术后会复发吗
    原来近视眼,做角膜屈光手术以后又发生近视眼,不是复发而是回退。角膜屈光手术时是根据近视度数,决定角膜形状如何进行改变,决定角膜切削程度多大,根据近视度数来决定。 屈光手术以后,有人过一定时间以后,又发生近视眼,实际为原来已经切掉,而在恢复时角膜形状又得到逐步恢复,所以又产生屈光不正。有时原来做的手术程度不够,改变角膜的程度不够,所以手术后还仍然有近视。如果发生回退以后还可以考虑再做手术。近视手术后通常回退机会不大,可以解决。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