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

  • 肌肉萎缩能治愈吗(视频)

    肌肉萎缩能治愈吗
    肌肉萎缩的病因非常多,不同病因的预后也完全不一样。有些疾病和遗传相关,比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等往往无法治愈。另外还有些疾病可能原因不是很清楚,比如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俗称的渐冻人,本身原因不是非常清晰,所以治疗上也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一般也无法治愈。临床上有些疾病可以治愈,比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所引起的肌肉萎缩,通过控制血糖,适当锻炼,肌肉萎缩可以逐渐好转。还有像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所引起的肌肉萎缩,通过控制饮酒以及营养神经治疗,还有针灸、理疗等物理治疗方法,最终也可以治愈。还有些压迫性的周围神经病,比如颈椎病、腰椎病,通过治疗原发病之后有些肌肉萎缩也可以恢复。还有免疫介导性的周围神经病,尤其是急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肌肉萎缩往往不明显,通过正规治疗之后患者可能症状能够完全好转。所以肌肉萎缩的病因不同,最终预后也完全不一样。要先明确病因,然后根据病因给予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最终才能缓解病情。
    2023-08-03
  • 进行性延髓麻痹的症状(视频)

    进行性延髓麻痹的症状
    进行性延髓麻痹是神经元类疾病中的一型,俗称渐冻人,主要症状是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实为球麻痹,即口咽部肌肉萎缩为主。如进行详细检查,亦可见手、前臂等部位出现肌肉萎缩,严重可导致下肢、全身肌肉萎缩,需根据具体检查确定该病。此病目前无较好治疗办法,肌肉缓慢性萎缩可逐渐加重,最后导致呼吸肌麻痹,可能威胁生命。但并非所有肌萎缩都是运动神经元病,需根据具体情况,通过电生理等检查,由专科医生明确诊断。
    2023-07-30
  • 不自主运动的表现(视频)

    不自主运动的表现
    临床上神经科常见的不自主运动有很多表现形式,常见有肌束的颤动、肌纤维颤搐、痉挛,抽搐、肌阵挛、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扭转样痉挛等。 肌束颤动临床常见病叫运动神经元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病人有肉跳,是肌束颤抖、肌纤维颤搐,见于肌病、肌炎、痉挛,有时突然小腿疼痛、肌肉发紧,叫做痛性痉挛。抽搐癫痫比较常见,分为局部抽搐、全身性抽搐,即癫痫大发作。肌阵挛常见病叫疯牛病,肌阵挛比较常见,是肌肉四肢不停大幅度抖动、颤动。震颤常见于帕金森病,是拇指、食指、中指快速搓丸样动作。舞蹈样动作常见于舞蹈病、亨廷顿病、手足徐动、扭转痉挛,都是神经科常见表现。
    2023-08-01
  • 右手肌无力怎么回事(视频)

    右手肌无力怎么回事
    出现右手肌无力有很多病因,可以是周围神经问题、肌肉本身问题、神经肌肉接头有问题,也可以是脊髓有问题。首先要明确右手无力症状,是局部肌肉无力,还是整个手指无力,是单纯手无力还是肢体近端上臂也出现无力。右手无力时是否合并肌肉萎缩,有没有麻木、疼痛等感觉障碍,医生在查体时的腱反射情况,判断引起肌无力的病因。 右手无力常见病因是颈椎病,压迫到颈椎发出的神经引起右手无力、萎缩,其它常见原因包括糖尿病引起周围神经病,还有运动神经元病等。少见情况,比如急性脑血管病累及到特定部位,也可出现单纯右手无力症状。根据症状到医院让医生明确诊断,一般右手无力患者要进行肌电图检查、颈椎核磁检查,还有头颅核磁检查,以区分病因,明确诊断,再进一步治疗。
    2023-08-01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表现(视频)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表现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亦称运动神经元病,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1、首先从手部虎口的小肌肉,第一骨间肌开始出现萎缩,患者会逐渐发现手开始笨拙,手指对掌的力量下降,随即出现并指活动力量下降,并指时手背侧肌肉出现凹陷;2、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发现,患者的腱反射出现亢进,化验后病理反射也为阳性,同时肌肉出现束颤;3、深浅感觉、关节位置觉以及供给运动为正常,受累仅限于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随着时间延长,可能会出现呼吸肌的麻痹,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
    2023-08-01
  • 什么是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视频)

    什么是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
    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即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属于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运动神经元病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就是常规意义上的渐冻人,还有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由于侵犯下运动神经元,可导致上肢远端肌无力、肌萎缩,并向近端和对侧发展。该病通常在20-50岁发病,相对年龄较早,平均发病年龄在30岁,病人诊断明确以后要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艾地苯醌、甲钴胺等,以上药物经过各种临床试验,证实在治疗疾病方面有意义。 另外,还要注意积极的有氧锻炼,并进行的合理饮食搭配,保证病人营养摄入,预防并发症发生。此类病人最后因为呼吸肌麻痹,出现肺功能障碍可导致失去生命。所以,这种情况下病人要注意进行锻炼,维持高质量生活以及寿命。
    2023-08-01
  • 神经肌肉病的症状(视频)

    神经肌肉病的症状
    神经肌肉病的症状依据其类型有所差别: 1、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具有上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四肢无力等症状,并且具有晨轻暮重,休息减轻、活动加重的特点。肌无力综合征属于突触前膜病变,活动后稍有减轻,持续活动则可加重症状; 2、肌肉病:患者具有肌肉无力、肌肉萎缩以及肌肉震颤等症状,肌肉震颤多见于运动神经元病变。
    2023-08-02
  • 肌张力高应该怎么治疗(视频)

    肌张力高应该怎么治疗
    肌张力高,一般是神经源性病变,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会引起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升高的治疗有很多方法,具体如下: 1、运动训练,比如牵伸治疗、深部肌肉电刺激,缓解肌肉的张力; 2、在康复训练中部分技术可以通过部分姿势,抑制这类肌张力的增高; 3、还有部分脑卒中患者,在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张力非常高,有部分患者通过训练包括姿势抑制,可能效果也不好。涉及到用肉毒毒素注射,效果较好,是根据靶肌肉的张力升高程度,利用电刺激或者超声引导下,打到张力高的靶肌肉上,大概在3-7天张力能下降; 4、肌张力增高的治疗基本是物理治疗或肉毒毒素治疗,还有部分轻微者可以口服药物,比如巴氯芬、妙纳。
    2023-08-02
  • 肌束震颤的表现(视频)

    肌束震颤的表现
    肌束震颤在临床上可以通过肉眼看到,患者局部有肌肉跳动,提示肌肉束颤,同时患者自身也有肉跳感,在肌电图检查上也会有相应表现。肌肉束颤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生理性肌束震颤:正常情况下也可能会偶然有肌束震颤,比如疲劳、爬山等比较累的情况下,可能会有肉跳或肌束震颤的体验,但通常不会持续发生;2、运动神经元病:运动神经元病影响脊髓前角等与运动相关的细胞,此类患者更容易出现肉跳症状,甚至在患者的身体部位也可以用肉眼看到震颤的肌束。
    2023-08-02
  • 什么是足内翻(视频)

    什么是足内翻
    足内翻是指由于神经肌肉出现病变导致肌力失衡,出现足向内侧偏移,形象称为足内翻。主要见于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患者也容易出现足内翻。足内翻表现为脚向内旋转,需依赖足部外侧负重行走。由于行走方式畸形,患者走路困难,长期足内翻过程中,会出现踝、膝关节代偿性改变,从而导致整个下肢出现不良表现。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