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怎么办(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怎么办
    讲解医师:赵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从心肌梗死到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时间多在一周之内,超过两周则比较罕见。由于心梗以后所导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会明显的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导致左心室负荷加重,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左心衰,甚至全心衰。对于心梗以后早期发生的二尖瓣反流,多为轻到中度,对心脏功能影响不大,部分人群在心梗后的一个月内,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而真正发展为重度的反流,严重影响心功能者,数量很少。对于严重的患者心梗后乳头肌发生断裂,二尖瓣重度反流,可能会导致左心衰,甚至因左心衰肺水肿而死亡。因此,当急性心梗以后产生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内科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应积极考虑手术外科治疗。
  • 室间隔膜部瘤怎么办?(音频)

    室间隔膜部瘤怎么办?
    讲解医师:赵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
    室间隔膜部瘤是心脏膜部间隔向右侧心腔凸起的一种先天性的畸形,它可能是膜部缺损的一种自然转归的现象。膜部瘤破裂形成的缺损是膜部间隔缺损的一种特殊的发病形式,因此,我们认为单纯瘤体较小的室间隔膜部瘤无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者,可定期随访,超声观察,如超声检查发现增大,应考虑手术。如果超声检查为较大的膜部瘤,壁薄且容易破裂,此时应尽早手术。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因(音频)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因
    讲解医师:赵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以后者居多,绝大多数为主动脉瓣病变所致,而主动脉根部病变影响到主动脉窦管交界和(或)瓣环的时候也会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见的引起主动脉瓣叶的病因有主动脉瓣钙化性疾病、特发退行性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病变以及先天性二瓣化畸形和粘液样变。而引起主动脉瓣瓣环扩大的病因有主动脉夹层、创伤、高血压、梅毒、病毒感染和大动脉炎等。部分结缔组织异常的疾病也会导致主动脉瓣的反流。
  • 什么是三尖瓣下移畸形?(音频)

    什么是三尖瓣下移畸形?
    讲解医师:赵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
    三尖瓣下移畸形也称为埃勃斯坦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畸形,约每21万个新生儿中有一例,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约占1%。三尖瓣下移畸形主要的病变是三尖瓣瓣叶的畸形和右心室结构的异常。它是胚胎早期心脏发育过程中房室连接部发育异常,导致部分或整个三尖瓣瓣环下移,位于右心室。三尖瓣下移畸形按照三尖瓣下移的病变及其严重程度,从病理上分为A、B、C、D四级。三尖瓣下移表现为血流动力学异常,是由于右心泵血功能失调所造成的,由于房化的右室与右心房收缩不协调,影响了功能性右室的血液充盈,右心室排血量下降。严重的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出现呼吸窘迫、心悸、发绀,常有心力衰竭的征象,轻的患儿出现症状比较晚,到学龄期症状才逐渐明显。三尖瓣下移畸形中半数患者有发绀,其中三分之一为严重发绀,出生时可以出现发绀,但常见的是从婴幼儿开始,常伴有心律紊乱。患者有杵状指,左前胸隆起,胸骨左缘下部可触及源于三尖瓣收缩期的震颤,心界常明显扩大。一般来讲,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患者预后不良,有报道显示约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患儿在两岁内死亡。三尖瓣下移畸形复杂,生命早期病情严重,内科疗法效果不佳时,应积极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 什么是三尖瓣关闭不全?(音频)

    什么是三尖瓣关闭不全?
    讲解医师:赵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
    三尖瓣关闭不全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三尖瓣器质性病变或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在我国,三尖瓣关闭不全最主要的病因是继发于风湿性左心瓣膜的改变,另外感染、退行性或粘液性病变、静脉使用毒品、外伤以及医源性的原因也可以引起三尖瓣的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或狭窄合并有关闭不全,一般为风湿性疾病所致,很少孤立发病,往往和二尖瓣病变同时存在。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费用(音频)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费用
    讲解医师:赵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需要进行外科干预,主要的手术类型包括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和主动脉瓣成形手术两种。不论是瓣膜置换还是成形,都需要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上述手术。如果主动脉瓣叶毁损严重,无法进行修复和成形,则需要进行瓣膜置换。目前人工瓣膜分为人工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两种,其中生物瓣膜费用相对昂贵。所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费用主要取决于两点:第一,具体的手术术式;第二,患者在整个的围手术期康复是否顺利。一般而言,进行主动脉瓣瓣叶成形和修复手术费用相对低廉,但难度较高,有可能需瓣膜置换。
  • 室间隔缺损能自愈吗?(音频)

    室间隔缺损能自愈吗?
    讲解医师:赵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
    室间隔缺损是心室的间隔部分因组织缺损而引起心室间血流交通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来讲,单纯室间隔缺损自愈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是婴儿期。有研究显示,多数膜周部的小的室间隔缺损,在一岁时仍可自行闭合,在随后的幼儿以及学龄前期仍有部分患儿自愈,进入学龄期后则难以自愈。另外,超声观察显示,如果室间隔缺损直径小于五毫米,这类人群容易出现自愈。另外室间隔缺损是否可以自愈,还取决于室间隔缺损的部位,一般来讲,肌部的缺损和膜周部的缺损自愈的机会比较高,而干下型的室间隔缺损则很少自愈。因此,是否室间隔缺损可以自愈,不但取决于室间隔缺损的大小,还取决于室间隔缺损的位置。
  • 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音频)

    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
    讲解医师:赵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
    当二尖瓣出现狭窄时,左心房的血无法顺利的到达左心室,会导致左心房压力逐渐增高,进入左室的血流量减少,心排量下降,随着二尖瓣狭窄的程度越来越重,可以增加肺循环的阻力,导致间质性肺水肿和肺动脉高压,左心房压力慢慢增高,最后可以引起左心房平滑肌肥厚,导致心房纤颤。当患者出现房颤时,心排量进一步的减少,心房纤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左心耳和左心房的血栓形成,这时便会引起体循环栓塞的潜在风险。因此,一旦发生心房纤颤,是早期手术的主要指征。
  • 慢性二尖瓣狭窄的体征(音频)

    慢性二尖瓣狭窄的体征
    讲解医师:赵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
    慢性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常因弥漫性肌萎缩而表现出消瘦和虚弱,心脏的浊音界大小基本正常,心脏搏动强度正常或减弱,这可能与左心室缩小有关,部分病人可以出现心房颤动,听诊时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第一心音亢进,开放时拍击音,都是二尖瓣狭窄在听诊上的三个特征性的表现。
  • 二尖瓣狭窄怎么治疗?(音频)

    二尖瓣狭窄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赵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
    二尖瓣狭窄的根本问题是由于任何因素导致瓣膜狭窄,在二尖瓣水平造成了机械性的梗阻,使左心房的血无法顺利的到达左心室。对于轻度的二尖瓣狭窄,无临床症状,没有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药物治疗通常没有意义,但如果考虑二尖瓣狭窄是风湿性病因,特别怀疑有风湿活动时,酌情抗风湿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中度以上的二尖瓣狭窄者,当体循环容量负荷增加,心率加快,可适当的采取限制盐的摄入,间断利尿,必要的时候可以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来减慢心率,缓解症状。当伴有左、右心功能不全时,可服用地高辛治疗。另外,对于有房颤的患者,还应酌情采取抗凝和控制房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当二尖瓣狭窄中度甚至重度,在医生的建议下需要外科干预,如果二尖瓣交界粘连,受风湿侵犯,这是最常见的,如仅存在瓣膜交界粘连,可以通过球囊扩张或外科交界切开即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瓣叶严重纤维化和钙化,难以恢复瓣膜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这时候只能选择进行瓣膜置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