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瘤

  • 输卵管肿瘤怎么引起的(视频)

    输卵管肿瘤怎么引起的
    输卵管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输卵管肿瘤较少见,其中以输卵管腺瘤样瘤较多见,其它还有乳头状瘤、平滑肌瘤、畸胎瘤、血管瘤。其中畸胎瘤也较罕见,来源于娘胎里的中肾管或者副中肾管。其它发生于子宫内的肿瘤,也可以发生在输卵管内,种类较多。原因如下: 1、过量雌激素产生或者急性、慢性输卵管炎,包括输卵管结核也可以产生输卵管良性肿瘤; 2、手术,输卵管结扎,有些电灼热伤导致的血管肿瘤良性; 3、原因不明的恶性输卵管肿瘤,原发的肿瘤来源于慢性炎性刺激,子宫内膜异位等原因,导致肿瘤发生于输卵管内膜,或者遗传性基因突变,导致患者到一定年龄以后,发生原发性血管恶性肿瘤。继发的肿瘤包括胃癌、肠癌脱落种植于输卵管。
    2023-08-02
  • 鞍区神经节细胞瘤误诊为垂体腺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章)

    鞍区神经节细胞瘤误诊为垂体腺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南成睿,张岩,赵宗茂,刘力强,连宏光,郝增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垂体腺瘤 是最常见的一种鞍区肿瘤,占颅内肿瘤患病人数的10%~15%,其主要临床表现为 头痛
    2023-08-07
  • 垂体瘤CT影像学表现(视频)

    垂体瘤CT影像学表现
    垂体瘤占脑肿瘤10%左右,好发年龄是30-60岁左右。垂体瘤分为微腺瘤和大腺瘤,微腺瘤是指其直径≤1cm,>1cm以上称为大腺瘤,其CT表现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微腺瘤:微腺瘤在CT检查中不容易发现,要发现微腺瘤,CT常规采用薄层增强进行检查,在薄层增强时微腺瘤可以看到低密度小结节,这是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可以表现为垂体高度≥8mm,还可以表现为垂体柄偏移、垂体凹陷; 2、垂体大腺瘤:在CT上会表现为垂体蝶鞍扩大,表现垂体内有等密度或者稍高密度肿块影。同时还可以看到其向周围侵犯,如向上可以突破鞍上池,向两侧可以侵犯海绵窦,侵犯视交叉结构,增强表现为均匀或者不均匀,或者环形强化。
    2023-08-01
  • 泌乳素腺瘤怎么治疗(视频)

    泌乳素腺瘤怎么治疗
    泌乳素腺瘤是比较常见的肿瘤,常见治疗措施如下:1、药物治疗:泌乳素腺瘤在垂体部位通常较小,称为微腺瘤,一般不会引起占位症状,所以引发颅内高压的情况比较少见。但部分泌乳素腺瘤会分泌泌乳素,泌乳素可以导致病人月经闭经以及乳房泌乳。对于此类疾病首选泌乳素控制疗法,可应用溴隐亭等药物控制肿瘤生长,甚至部分患者经过长期口服溴隐亭,可以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2、手术治疗:当泌乳素腺瘤生长较大,或患者已经没有生育小孩的需求时可以通过手术解决,通常通过经鼻内镜微创的方式进行治疗。
    2023-08-03
  • 肾上腺瘤的名词解释(视频)

    肾上腺瘤的名词解释
    肾上腺腺瘤实际上是起源于肾上腺的一类腺瘤,肾上腺的作用在身体内是分泌激素。如果肾上腺上长了腺瘤,可能会导致肾上腺功能改变。肾上腺有很多的分泌功能,分泌激素大家可能听说过,如肾上腺素、皮质醇或醛固酮等激素。肾上腺腺瘤通常可能会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可以把肾上腺腺瘤简单分为两类: 1、无功能腺瘤,即仅仅是长了一个腺瘤但没有任何功能; 2、有功能腺瘤,即由于腺瘤的原因过多分泌了激素。如过多分泌肾上腺素,可能为嗜铬细胞瘤。如果过多分泌皮质醇,便为皮质醇增多症。如果过多分泌醛固酮,可能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通过肾上腺功能检查,可以判断出肾上腺腺瘤有无功能。有功能的腺瘤会进一步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没有功能的腺瘤会考察其大小,比较大的肿瘤会进行手术治疗,如果肿瘤比较小建议随访。
    2023-08-01
  • 胃癌患者一般多大年龄(视频)

    胃癌患者一般多大年龄
    通常胃癌患者没有固定的年龄,但是有高发年龄,多发于中老年人。如果胃部有炎症或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没有经过规范或者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到胃部黏膜有息肉性病变,如果是腺瘤型息肉,但是没有及时处理,进一步生长,可能会恶变,通常5-10年可能发展到胃癌。通常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群比较高发,但是不代表年轻人就不会患胃癌,目前胃癌发病年龄在逐渐年轻化,建议35岁或者40岁以上的患者,每年或每1-2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如果有比较可疑的病变,需要取病检判断是否为胃癌,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2023-07-31
  • 胃息肉怎么治疗比较好(视频)

    胃息肉怎么治疗比较好
    胃息肉只是非特异性名词,只要是人体胃黏膜以上的病变都称为胃息肉,胃息肉病理性质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很早期的胃癌也表现息肉性质。如果是炎性息肉,几乎可以不用在意,只是定期复查就可以。如果是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比较小,一般在1cm以内,可以通过胃镜摘除。如果是癌性息肉,需要手术干预,通过胃切除来治疗。如果是没有特殊的原因,只是胃多发息肉,通过胃镜反复摘除可以达到治愈。 但如果是因为遗传性疾病,比如家族性息肉病或PJ综合征,即黏膜黑斑病等息肉,处理就比较困难。更难处理的是小肠上的息肉,因为不可能反复、多段切除。有一部分黑斑综合征,称为PJ综合征的病人会表现为胃息肉,这时治疗会比较棘手。还有家族性息肉病,称为FAP的病人,也表现为胃息肉。所以胃多发息肉的病人,更重要的是清楚胃息肉的原因。这时会推荐病人做肠镜,检查大肠上有没有息肉。
    2023-08-01
  • 垂体瘤可以自愈吗(视频)

    垂体瘤可以自愈吗
    垂体瘤无法自愈,与目前临床上所有肿瘤相似,发病机制均尚未明确,目前医疗条件下还不能达到自愈。但垂体具有内分泌功能,根据分泌激素不同,可以分为激素分泌性垂体瘤、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对于70%以上无功能性的肿瘤,如果没有出现压迫症状,可以不进行干预,即无所谓能否自愈概念。但如果出现压迫周围组织症状,或者引起内分泌功能障碍,即需进行临床干预,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如果垂体瘤手术治疗可以100%切除,则复发几率较低。因为垂体瘤良性肿瘤可能性大,可以达到临床症状缓解。但垂体瘤手术有一定副作用,包括内分泌功能障碍、脑脊液漏等,处理比较棘手。但目前没有特别药物,如泌乳素的垂体腺瘤,可以用溴隐亭等对症治疗,减轻内分泌功能障碍,但较少达到治愈状态案例。
    2023-08-01
  • 胃息肉切除需要住院吗(视频)

    胃息肉切除需要住院吗
    临床上对于怀疑癌变可能的腺瘤性息肉,以及体积较大、广基型息肉,应考虑进行手术切除。这部分息肉相对来说是比较严重的息肉,所以建议住院手术更安全。在住院过程中,手术切除后可以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主诉,是否有腹痛、呕血、便血,可以随时观察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 虽然绝大多数病人是非常安全的,但是住院手术更有把握,也更安全。住院期间也可以根据病人的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果合并呕吐,可以给予止吐药;如果有少量的出血,可以给予止血药物。
    2023-08-01
  • 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是怎么回事(视频)

    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是怎么回事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乳腺导管内长得像乳头状的肿瘤,是一个良性肿瘤。与纤维腺瘤有较大的不同,纤维腺瘤是摸得到的肿块,而导管内乳头状瘤多数情况下医生触摸不到。因乳腺导管只有2mm左右宽度,所以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体积较小的良性肿瘤。但是导管瘤有它的特点,可以分泌液体,可以让乳头分泌黄色、血性或者咖啡色液体,医生通过乳头溢液或者溢血才能发现导管内乳头状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虽然体积比纤维腺瘤小,但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几率比纤维腺瘤大,甚至部分病人只是表现为乳头溢血、溢液。在手术时按乳头状瘤做,而病理已经是乳头状癌,甚至于浸润性导管癌。所以单单从病理上来讲,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个危险程度更高的良性肿瘤,需要更积极的处理。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