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癣

  • 细菌性阴道病的预防(视频)

    细菌性阴道病的预防
    细菌性阴道病对女性的危害较大,可有较多的并发症出现,故应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预防,具体如下: 1、性生活过程中尽量使用避孕套,预防交叉感染; 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规律起居、饮食,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经常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3、积极治疗糖尿病、手癣、脚癣等疾病; 4、注意个人卫生,每日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洗液、药水冲洗外阴及阴道; 5、避免长期使用卫生护垫,应每天更换内裤,内裤以纯棉为宜,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还应注意内裤不与其他衣物混洗,洗后在阳光下暴晒; 6、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因桑拿、游泳以及使用公共物品而引起的交叉感染。
    2023-08-02
  • 脚癣的治疗(视频)

    脚癣的治疗
    脚癣的治疗需根据其类型而定,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水疱型:可以选用3%的硼酸溶液浸泡,选用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霜剂治疗; 2、糜烂型:如果趾间有糜烂和渗液,则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强的药,最好先使创面收敛干燥再用药,可以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然后外用油剂或粉剂,待皮肤干燥后改用盐酸特比萘芬霜剂或者软膏; 3、鳞屑角化型:可以先用10%水杨酸软膏或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小时后去除,再用抗真菌药。
    2023-08-02
  • 脚癣的注意事项(视频)

    脚癣的注意事项
    脚癣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为避免其加重造成严重的影响,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遵循医嘱坚持长期用药,切不可随意停药,避免擅自购买药物治疗; 2、不宜用手抓挠患病部位,避免接触患病部位后再接触身体其他部位; 3、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足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和鞋; 4、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5、情绪宜恬静,兴奋和激动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足癣; 6、勿吃容易引起出汗的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2023-08-02
  • 什么是脚癣(视频)

    什么是脚癣
    脚癣俗称香港脚,主要发生于足部皮肤,是由于皮肤癣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第三、第四趾间,足底也可发生,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临床上根据脚癣的特征表现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浸渍糜烂型、水疱型、鳞屑角化型。该病较难治愈,易反复发作,患者可持续多年不愈。
    2023-08-02
  • 脚癣的检查(视频)

    脚癣的检查
    脚癣是发病率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皮肤病,该病可以反复发作,还可造成自体与他人之间的传染,因此需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临床上可通过以下检查明确诊断: 1、实验室真菌检查:刮取皮损鳞屑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可见菌丝或关节孢子即可确诊; 2、真菌培养:真菌培养可确定致病菌种; 3、辅助检查:刮取鳞屑、挑取疱液,加10%氢氧化钾镜检,可见分枝分隔的菌丝,但角化增厚型手癣直接镜检阳性率低,需反复检查取鳞屑或疱液接种于沙氏琼脂上保温培养,2周内有菌落生长,根据菌落形态和镜下特征可以鉴定菌种。
    2023-08-02
  • 脚癣传染吗(视频)

    脚癣传染吗
    脚癣主要是足部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俗称脚气,癣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脚癣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方面可以自身传染,因为脚癣具有瘙痒感,患者抓挠患病处后再接触其他部位,如接触面部、躯干或者大腿根部,很容易把真菌传播到其他部位,引起体癣或者股癣。另一方面是不同的人之间、人和宠物之间也会相互传染,或者通过握手、其他皮肤接触方式或通过穿公用的拖鞋、毛巾等方式间接传染。因此在一起生活的家人,尤其频繁接触、抵抗力比较差的老人、孕妇和儿童一定要注意。
    2023-08-02
  • 脚癣的饮食提醒(视频)

    脚癣的饮食提醒
    脚癣患者除了按照医嘱用药治疗外,饮食调理对患者也有好处,一般饮食指导如下: 1、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类、海产品、鸡蛋等,以及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西红柿、橙子、柠檬、柑橘等; 2、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葱、蒜、韭菜、生姜、辣椒等,以免加速汗液的排泄,造成手足多汗; 3、忌食可乐、谷物、加工食品、糖类等食物; 4、适当摄入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芹菜等; 5、日常适当增加抗真菌作用的食物的摄入,如芦荟、银耳等。
    2023-08-02
  • 脚癣的症状(视频)

    脚癣的症状
    脚癣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者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蔓延至足趾及边缘,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等。由于其类型不同,患者症状表现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1、水疱型: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的深在性水疱,疏散或者成群分布,疱壁较厚,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伴有剧烈瘙痒; 2、糜烂型: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可出现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三、第四、第五趾缝间; 3、鳞屑角化型:表现为足趾、足缘、足跟部皮肤角质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可反复脱落。
    2023-08-02
  • 5分钟搞懂脚癣(视频)

    5分钟搞懂脚癣
    脚癣俗称香港脚,主要发生于足部皮肤,是由于皮肤癣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致病因素较多,包括真菌感染、不良卫生习惯、滥用药物等。脚癣的皮肤损害通常先单侧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伴有剧烈瘙痒。临床上根据脚癣的特征表现主要分为浸渍糜烂型、水疱型、鳞屑角化型。该病较难治愈,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患者需根据具体类型进行治疗。水疱型可选用3%的硼酸溶液浸泡,然后选用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霜剂治疗;糜烂型可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然后外用油剂或粉剂,待皮肤干燥后用盐酸特比萘芬霜剂或软膏;鳞屑角化型,可先用10%水杨酸软膏或复方苯甲酸软膏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
    2023-08-02
  • 脚癣和脚气的区别(视频)

    脚癣和脚气的区别
    脚癣和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同一种疾病。皮肤科的脚癣和脚气是一种表浅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可外用一些抗真菌药治疗,也称香港脚,需与脚气病相区别。 临床中还存在一种脚气病,不是真菌感染所致,主要是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可分为干性脚气病和湿性脚气病。干性脚气病主要导致周围神经、末梢神经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湿性脚气病可导致心力衰竭等。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