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

  • 结核性脑膜炎如何确诊(视频)

    结核性脑膜炎如何确诊
    结核性脑膜炎的确诊方法如下: 1、临床症状:近期有发烧、意识障碍症状,意识障碍可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意识不清、昏迷、性格改变等。如果患者有发烧同时合并意识障碍,需要高度怀疑结核性脑炎或结核性脑膜炎; 2、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和头颅磁共振,如果头颅CT或头颅磁共振发现患者颅内存在结核病灶,高度提示存在结核性脑炎或结核性脑膜炎; 3、脑脊液检查:腰穿可以测脑脊液压力,抽取脑脊液后可以做脑脊液常规检查、脑脊液生化检查以及脑脊液病原学检查,通过检查进一步明确患者是否患有结核性脑炎或结核性脑膜炎。
    2023-08-01
  • 结核性脑膜炎能不能治愈(视频)

    结核性脑膜炎能不能治愈
    结核性脑膜炎可以治愈,但容易留下后遗症,因为结核感染一般较为隐匿,表现不典型,急性期结核性脑膜炎很难被及时发现,从而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结核杆菌致病力较强,出现结核性脑膜炎时对脑实质损害严重,容易出现梗阻性脑积水等并发症。如果发现不及时会留下后遗症加重治疗难度。 有时即使确诊结核性脑膜炎不代表万事大吉,现在结核杆菌耐药多,多种抗结核杆菌药物联合使用效果不一定好,此类药物一般副作用较大,因此结核性脑膜炎虽然部分人可以治愈,但一般治疗较为困难。
    2023-08-01
  • 肺结核患者发生结核性脑膜炎如何检查(视频)

    肺结核患者发生结核性脑膜炎如何检查
    结核性脑膜炎的检查具体如下: 1、胸部CT:观察肺内是否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若患者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容易导致结核性脑膜炎; 2、头颅核磁共振检查:通过核磁共振检查观察脑膜有无明显增厚; 3、腰椎穿刺检查:明确脑脊液内有无改变,包括脑脊液常规及脑脊液生化。脑脊液常规包括细胞数目等;脑脊液生化包括蛋白、ADA、糖和氯化物等指标。
    2023-08-01
  • 结核性脑膜炎出院标准(视频)

    结核性脑膜炎出院标准
    结核性脑膜炎出院标准如下: 1、患者临床症状基本缓解,比如发烧、头痛情况基本恢复正常; 2、颅内影像学检查在原来基础上有所好转,比如脑积水不再发展,并逐渐好转,脑脊液相关炎症指标恢复正常,即脑脊液细胞数按常规降到50×10^6/L以下,蛋白降到1g/L以下。 满足以上条件,且患者神志清楚,无相应并发症,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出院继续药物治疗。要求患者在无不适情况下,前期每个月来门诊复查以上指标,判定如何继续进行治疗。
    2023-08-01
  • 结核性脑膜炎好治愈吗(视频)

    结核性脑膜炎好治愈吗
    结核性脑膜炎一般在经过积极治疗后,治愈率都可以达到90%以上,有时候治愈率达88%-93%。但是从国家统计数据来看,因为有些早期治疗没有获得及时处理,或者诊治延误,因此整体上结核性脑膜炎致死、致残率相对较高,约10%-30%。 针对以上情况,强调一旦出现头痛、发烧等相关症状,怀疑可能为结核性脑膜炎时,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患者能够获得治愈。一般此类患者的药物疗程至少需要1-2年,才能达到治愈。
    2023-08-01
  • 结核性脑膜炎感染严重吗(视频)

    结核性脑膜炎感染严重吗
    结核性脑膜炎单纯侵犯脑膜的程度较轻,如果影响脑组织结构,程度较严重。如果是根据治疗情况来讲,脑实质损害造成脑细胞死亡或者神经根受累,这种情况会遗留后遗症,也较为严重。 严重的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神志不清、遗留瘫痪或语言障碍、严重并发症,如合并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问题,可危及生命。此类患者一般需要住院治疗,使患者的后遗症降到最低的程度。
    2023-08-01
  • 成人结核性脑膜炎能治好吗(视频)

    成人结核性脑膜炎能治好吗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于结核细菌感染到脑部,进而累及脑神经、脑实质、脑血管和脊髓的疾病。由于本病侵犯的部位在脑部,是人体最重要、最复杂的器官,因此决定了结核性脑膜炎是最严重的结核病,其治疗难度是结核病里面最大的。虽然难治,但大部分成人结核性脑膜炎可以经过治疗好转。 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取决于抗结核药物治疗是否及时、开始治疗方法是否正确、患者发病年龄、治疗时期的病期、病情、是否合并脑积水、感染的结核细菌是否耐药等很多方面,均能影响治疗效果。总之,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坚持治疗、综合治疗,才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2023-08-01
  •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是什么(视频)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是什么
    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常规需要行腰椎穿刺术,留取脑脊液做检查化验,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主要有三个特点: 1、脑脊液压力一般会升高,即常说的颅内压升高,一般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 2、脑脊液细胞数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且最常见; 3、脑脊液生化指标中糖含量降低,氯化物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增高,即低糖、低氯、高蛋白。 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最关键的是在脑脊液中检查出结核细菌,这是结核诊断的金标准。结核性脑膜炎是由于结核细菌感染到脑部,进而累及脑神经、脑实质、脑血管和脊髓的疾病。由于本病侵犯的部位在脑部,是人体最重要、最复杂的器官,因此决定了结核性脑膜炎是最严重的结核病。
    2023-08-01
  • 种了卡介苗是否还会结核(视频)

    种了卡介苗是否还会结核
    种卡介苗肯定可以再次含有结核病,因为现在卡介苗的种植是在出生时开始接种,主要是用于减少重症结核病的发生,而不是彻底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所以种植卡介苗与其以后会不会患有较为少见、程度较重的结核病存在一定关系,而与其是否会患有结核病关系不大。总之,种植卡介苗出现重症结核,比如结核性脑膜炎、血行播散型结核的几率较小,但是存在患有结核病的可能。
    2023-08-01
  • 隐球菌脑膜炎晚期症状(视频)

    隐球菌脑膜炎晚期症状
    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晚期可能会出现较重的临床表现,例如严重头痛、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颅内高压、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意识障碍。因此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尽早诊断是否为隐球菌性脑膜炎,避免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于隐球菌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后出现的颅内感染,该种疾病发病较为隐匿,进展较为缓慢。临床上此类疾病的患者主要为合并免疫功能缺陷,例如艾滋病患者以及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