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

  • 什么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音频)

    什么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讲解医师:胡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长期高血糖的状态,导致了神经系统的周围神经的系统改变。周围神经是指什么?比如感觉到疼痛,这是周围神经的一种表现,感觉到像蚂蚁一样在爬,这也是周围神经的表现,所以最后常常出现了这样一些改变,就是周围神经的病变。糖尿病出现了周围神经病变以后就会导致这样一些功能障碍,就是刚才说的疼痛、麻木,像蚂蚁一样的在上面爬,有的像火烧一样的感觉,这都是出现了周围神经病变。出现了周围神经病变,在医疗方面它有一个诊断的方法叫周围神经筛查,做一些相关的检查,就能判断是哪一种神经病变。
  • 糖尿病足病的危害(音频)

    糖尿病足病的危害
    讲解医师:胡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形成的时候,患者除了有一些血管的大血管、下肢血管的闭塞不全以及神经病变以外,它还常常伴有眼的问题、肾脏的问题、心脏的问题以及肝脏的问题,有的时候它还出现胃肠功能的紊乱以及肺部功能的障碍。糖尿病发展到糖尿病足这个阶段,它一定是多脏器的靶器官,就是相关器官的损害,糖尿病足它一旦发展到感染坏死的组织,它就会吸收,吸收以后有的就引起胃肠功能不良,有的会导致肾功能的损害,就会加重这些脏器功能的损害,严重的时候会截肢。因此,得了糖尿病足的时候要及时的治疗,因为它的危害太大,最终会危及到生命。
  • 糖尿病足病的早期治疗方法(音频)

    糖尿病足病的早期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胡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内分泌科
    目前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足溃疡和坏疽的性质,按照病变的性质,它分为神经性的溃疡和神经缺血性的溃疡。神经性的溃疡主要是温度、感觉麻木、皮肤干燥、疼痛不明显、足背的动脉的搏动,它还是好的;神经缺血性的溃疡,去摸一摸患者就像平时摸手的脉搏一样,足背也有脉搏,它搏动是很弱的,而且病人的脚是凉的,有的患者在休息的时候是疼痛的,足部的边缘有破溃。单纯性的缺血所造成的溃疡和没有神经病变的这种是比较少见的。对于神经性的足部溃疡患者来说,要注意足部的减压,这是一个。第二个,要穿特制的鞋来纠正足底异常的压力,减少患者足部的活动,一旦合并了感染,必须积极的给予抗菌治疗;对缺血性的溃疡,首先是要使它的血管再通,来改善局部的供血。在这种基础上再针对局部进行一些换药、抗感染的治疗。同时对于糖尿病足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就要给它控制血压。如果血脂高,要控制血脂。如果有吸烟的患者,建议戒烟。如果双下肢水肿的患者又有低蛋白血症,要给他补充蛋白。
  • 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有哪些?(音频)

    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讲解医师:胡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首先这个病人有多年的糖尿病,第二这个病人肯定是有血管的因素,大血管,比如下肢血管狭窄、粥样硬化形成、闭塞,这是糖尿病足的基本因素。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患者穿小的鞋子,它就会使得脚破溃;或者有的病人因为长期的糖尿病导致了周围神经的病变,比如下肢的感觉不好,有的患者可能就用热水泡脚,也会导致把脚烫了、破了;或者有的患者出门,从家里出去的时候,他的鞋子放到门口掉了石头,石子在里面,他自己因为脚没有感受就踩上去了,破了,也是一个因素;再就是常见的,有的患者剪趾甲,把脚剪破了;再有的患者长了鸡眼去挖鸡眼,把它挖破了,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糖尿病足,再加上患者如果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又控制饮食很厉害,蛋白缺乏,比如吃的蛋白质缺乏的时候,这样就更容易在原来下肢血管不好的基础上诱发脚的破溃,也难以愈合,所以,它是综合的因素导致的。
  • 重症肌无力常见发病年龄(视频)

    重症肌无力常见发病年龄
    第三届中国重症肌无力大会上发布2018年重症肌无力患者生存报告,该报告显示我国近2/3的患者是在19-53岁的黄金年龄发病,直接影响到患者生存状况。报告显示25%的患者是在20岁之前首次出现重症肌无力症状;50%以上的患者在30岁之前首次出现重症肌无力症状;95%以上患者是在60岁之前首次出现症状。 接近2/3的受访者发病年龄集中在19-53岁,而该年龄段正是结束学生生活,开始走向社会、成家立业的黄金时期;还有组数据显示重症肌无力有两个发病高峰期,女性发病高峰期在20-30岁,男性发病高峰期在50-60岁。重症肌无力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从新生儿到老年人均可发病,男女均可发病。 重症肌无力发病率大概为百万分之10-20,患病率为百万分之100-200,患病率是发病率的15倍,且两者呈上升趋势。儿童重症肌无力主要是眼肌型,而成人重症肌无力多数会发展到全身型,因此及早诊断、治疗可以明显影响肌无力患者的预后。
    2023-07-31
  • 重症肌无力注意事项(视频)

    重症肌无力注意事项
    重症肌无力有很多不利因素容易引起病情加重或者复发,重症肌无力的注意事项如下: 1、饮食方面:患者应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富含多种维生素、具有营养的食物,保证营养供给,增强体质;尽量避免食用或者少食用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病情加重; 2、生活起居方面:患者应注意保暖,以防受冻、受寒引起感冒,尽量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传染引起感冒;平时患者要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3、用药方面:重症肌无力有很多用药的禁忌,很多药物都不能使用,如果应用此类药物则会引起病情加重;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还有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还有治疗失眠的镇静类药物,比如安定类药物;还有性寒凉的中药,以上药物都会引起病情加重,建议患者禁忌服用或者慎服,遵从有经验临床医师的指导进行选择性用药。
    2023-07-31
  • 重症肌无力危象包括什么(视频)

    重症肌无力危象包括什么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指重症肌无力中最严重的状态,通常患者因呼吸肌无力,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咳嗽无力、无法正常呼吸等表现,导致患者机体缺氧,这是肌无力导致的最严重的状态。重症肌无力危象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肌无力危象:肌无力危象是患者胆碱酯酶抑制剂用量不足,或者重症肌无力发展到最严重状态出现的危象,临床上最为常见; 2、胆碱能危象:胆碱能危象是指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过量引起的危象; 3、反拗性危象:反拗性危象是指重症肌无力患者伴有严重感染状态时出现的危象。 以上三种危象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临床中很难鉴别,通常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医师仔细鉴别,因此治疗要区别对待。
    2023-07-31
  • 重症肌无力胆碱能危象是由于什么原因(视频)

    重症肌无力胆碱能危象是由于什么原因
    如果患者过量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则会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胆碱数量过多,也会影响神经递质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肌肉无法接收到神经传来的运动信号,从而导致出现肌肉无力症状加重。 重症肌无力患者通常需要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而胆碱酯酶抑制剂干预身体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酯酶的功能,从而促进神经肌肉接头处胆碱数量增多,改善患者的肌肉无力症状。 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肌无力,即为出现胆碱能危象。所以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时应该在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应用,避免因过量服用导致的胆碱能危象。
    2023-07-31
  • 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视频)

    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
    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大概分为以下三种: 1、药物疗法:药物疗法分为很多种,胆碱酯酶抑制剂是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的药物,对患者免疫状态并没有改善作用;而免疫抑制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利妥昔单抗等,这类药物以抑制免疫反应为主;免疫调节剂一般选择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调节和增强作用,可以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传统中医中药对重症肌无力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手术方法:手术方法用于重症肌无力伴有胸腺增生或者胸腺瘤的患者,通过手术切除异常胸腺组织可以达到改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目的; 3、血浆置换疗法:血浆置换疗法用于重症急性肌无力危象患者,通过血浆过滤清除掉患者体内过多异常的神经肌肉抗体以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患者具体应用什么药物需要结合临床判断,由有经验的临床医生面诊指导。
    2023-07-31
  • 重症肌无力挂什么科(视频)

    重症肌无力挂什么科
    重症肌无力属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患者应到神经内科就诊,也可以到设施更为专业、更为细化的亚专业科室医院,比如重症肌无力科、神经肌肉病科、运动障碍科,部分医院会设置有重症肌无力科。 在疾病早期,患者可以出现眼睑下垂、复视、眼部不适症状,患者会误以为是眼病,因此容易选择到眼科就诊。所以重症肌无力一旦出现眼睑下垂,建议患者同时到眼科和神经内科就诊,以避免误诊。除外眼科疾病,明确诊断重症肌无力以后,再进行科学、对症的用药。 若经过后期检查发现胸腺有问题,比如胸腺增生或者胸腺瘤,患者可以转到胸外科就诊。胸腺瘤切除是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适合于全身型发病成年人和没有手术禁忌症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大多数患者在切除胸腺以后症状会获得显著改善。需要注意手术以后,患者要及早回神经内科进行系统治疗。而重症肌无力患者在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后,预后会较好,部分可以治愈。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