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

  • 胆囊癌晚期症状(视频)

    胆囊癌晚期症状
    胆囊癌是发生胆囊部位的恶性肿瘤,随着恶性肿瘤的逐步的进展,症状有可能会越来越明显,而且这些症状有可能在逐渐的加重。胆囊癌晚期的主要有以下症状: 1、全身症状,全身乏力、发热、消瘦,部分患者会出现贫血的情况,还有患者会出现明确的疼痛症状,部分患者还会有黄疸、全身瘙痒的情况,都是比较常见的证候表现; 2、局部症状,主要局限在右侧上腹部,此部位主要会出现疼痛,或者出现局部肿块,都是胆囊癌比较特殊的症状。随着肿瘤的进展逐步加重,在早期一般都会出现隐痛,疼痛是局部刺痛的感觉或者有可能向肩背放射。疼痛还有可能侵犯到邻近的器官,如胃部,这时都有可能出现疼痛表现。但是肿瘤在逐步的长大过程中,有可能会在胁下部摸到肿块; 3、黄疸的症状,主要是癌组织长大以后,这时引起胆总管的梗阻,胆汁不能排泄,泛溢到全身出现全身发黄,尤其是眼睛出现黄染的症状; 4、消化系统的症状,主要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腻的证候表现; 5、胆囊癌晚期时转移到全身的部位不同,而且离开胆囊相应的区域以后,有肝转移时会出现肝区疼痛、上腹胀满。有淋巴结转移时,有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在晚期时可以出现腹水的症状,这些都是胆囊癌晚期患者的症状表现。
    2023-08-02
  • 胆囊癌手术后会复发吗(视频)

    胆囊癌手术后会复发吗
    肿瘤术后都存在复发或者转移的可能,胆囊癌手术也不例外。胆囊癌术后是否会复发主要与胆囊癌分期有关。 通常胆囊癌手术切除后,会常规进行病理检查,做石蜡切片,镜下观察肿瘤浸润情况,明确淋巴结转移情况。如果是早期胆囊癌,局限在黏膜层,5年之内复发率会小很多。但是如果侵犯胆囊全层,甚至有淋巴结的转移,术后复发或者远处转移概率就会大大地增加。 因此做完胆囊癌的手术之后,要定期复查,明确是否局部有复发,远处是否有转移。如果怀疑有复发、转移,可以进行化疗或是放疗。
    2023-08-02
  • 胆囊癌术后复发怎么治疗(视频)

    胆囊癌术后复发怎么治疗
    胆囊癌如果不是特别早期,往往会在术后出现复发和转移。治疗方法主要根据复发和转移的情况决定。如果是局部的复发,可手术切除,如果复发广泛,无法手术的情况下,可以给病人放疗。对于远处的转移,也要看转移的范围。局部的转移可以尝试手术切除,但是切除完之后很有可能还会复发。如果复发和转移相对广泛,则不能再考虑手术,往往要考虑化疗或者是靶向治疗。然而因为胆囊癌目前没有特别有效且公认的化疗方案,靶向治疗也没有特效的药物。因此,胆囊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相对治疗比较棘手。
    2023-08-02
  • 胆囊癌中期能做手术吗(视频)

    胆囊癌中期能做手术吗
    胆囊癌有不同的分期办法。临床上最常用Nevin分期,根据肿瘤侵犯胆囊程度进行分期的。此外国际上常用TNM分期,也是根据这个肿瘤浸润胆囊壁的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远处转移情况来进行分期。胆囊癌中期浸润至少到肌层,可能会有淋巴结转移,这些情况下往往可能进行手术。手术之前要进行肝功能的测定,排除远处转移,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明确肝动脉、门静脉及胆管侵犯情况,要请专业的医生进行评判,所以不能简单回答能做还是不能做。
    2023-08-02
  • 胆囊癌的症状(视频)

    胆囊癌的症状
    胆囊癌早期症状应该是出现像胃病的症状或者是肝胆疾病的症状,这些疾病相似,要区别胆囊癌疾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 1、胆囊的最容易出现的症状就是右上腹的疼痛,其实有的患者像胆结石、胆囊炎也是这个地方的疼痛,但是如果是胆囊的恶性肿瘤的疼痛,这个疼痛是针刺感、隐痛或者绞痛,但是疼痛有一个特点就是持续不缓解,即疼痛持续加重有可能缓解一段时间,但是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原来可能1天、半天就过去了,现在有则1周、2周都过不去,这就要小心疾病的性质在变化; 2、胆囊的疾病可合并胃肠道反应,有的患者胃肠道反应可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饮食减少等情况,这其实和胆囊炎、胆结石的症状相似,如果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或者厌油腻、嗳气等症状比较重,若是胆囊炎,炎症消了,症状就缓解了;但假如是胆囊恶性的疾病,炎症消了,症状没有缓解,就要怀疑是不是胆囊恶性疾病的可能; 3、更常见、更重且更有指向性的症状就是黄疸,胆囊炎、胆结石的症状一般不会过渡到黄疸,当然有些极端的病例会出现黄疸,但是如果疾病一开始长时间疼痛,经过治疗也不缓解,最近又伴见全身、眼睛黄,这时候就要小心疾病的性质可能在变化。所以黄疸是一个比较重的症状,更能够提示患者重视疾病的情况。
    2023-08-02
  • 胆囊癌术后复查方法(视频)

    胆囊癌术后复查方法
    胆囊癌术后定期复查主要是为了早期发现复发、转移的病灶,检查的手段包括抽血和影像学检查。通常建议患者在手术后前半年,每个月进行肝功能的检查,同时每2-3个月进行B超检查,至少每半年要进行CT或者核磁的检查。同时患者需要检测血中肿瘤标记物,虽然胆囊癌并不一定会出现肿瘤标记物的异常升高,但是如果在手术后出现了包括像CA199这样的指标的异常升高,往往也提示有可能会出现肿瘤复发、转移的迹象。 胆囊癌在手术后半年,至少要每3个月进行一次抽血和影像学检查,胆囊癌无论是手术时间长短,其复发、转移都是客观存在的。肿瘤发现的越早,手术后治疗的效果就越好。对于非常早期的胆囊癌,可以通过胆囊切除获得治愈,但是一旦肿瘤侵犯了胆囊壁或者侵犯了肝脏,复发、转移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2023-08-02
  • 胆囊癌转移胰腺癌还能手术吗(视频)

    胆囊癌转移胰腺癌还能手术吗
    胆囊癌属于一种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非常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和周围组织的侵犯,包括胰腺、肝脏都可能会出现胆囊癌的转移。通常如果胆囊癌已经合并了胰腺周围的转移,往往意味着胆囊癌已处于晚期,这时即使做了手术,手术效果也并不理想,术后很快会出现转移和复发。所以对于胆囊癌转移到胰腺,从技术上而言并不是手术的禁忌症,但是从肿瘤的治疗角度而言,并不赞成胆囊癌合并胰腺转移,再进行大范围的切除。因为切除范围不仅需要切除胆囊、肝脏、淋巴、胆管,甚至还要进行胰腺以及周围胃肠道的切除。
    2023-08-02
  • 胆囊癌转移到肝的临床表现(视频)

    胆囊癌转移到肝的临床表现
    胆囊由于靠近肝脏,因此胆囊的恶性肿瘤容易侵犯肝脏的,无论是直接通过胆囊壁侵犯到肝床,还是通过淋巴血液转移到肝脏,都可能会出现肝转移。 胆囊癌肝转移若侵犯肝脏的范围不大,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一旦出现了腹部可触及肿块,肝区的疼痛甚至黄疸,提示胆囊癌已经进入了比较晚期的阶段,这时胆囊癌侵犯肝脏不具备手术条件,且手术效果较差。 大范围的肝切除或者联合脏器切除,对于胆囊癌的预后也并没有实际的改善的价值,通常建议采取保守治疗,包括支架或者放化疗来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病人适当的营养支持以及镇痛的治疗。 对于胆囊癌合并肝转移,不希望胆囊癌出现这种阶段,建议胆囊癌高发人群进行早期的诊断。
    2023-08-02
  • B超能查出胆囊癌吗(视频)

    B超能查出胆囊癌吗
    B超是诊断肝胆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一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对于肝脏、胆道系统的一些占位性的疾病,B超可以早期的发现。比较灵敏的超声可以发现1cm甚至是几毫米的病灶,对于胆囊占位性的疾病,包括胆囊息肉、胆囊的恶性肿瘤,在超声上并不具备特别明显的信号的差别。因此胆囊做B超通常是作为筛查的手段,而不作为确诊的手段。一旦发现胆囊占位,通常建议做进一步的CT或者核磁,特别是对一些胆囊内占位直径超过1cm的患者,要警惕胆囊癌的发生。 有的胆囊癌是在长期的慢性胆囊炎基础上形成的,有的是在胆囊息肉基础上发生的局部的恶变。无论是哪一种来源,胆囊癌通常预后不好,因此一旦通过B超发现胆囊占位性疾病,建议进一步的做其它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3-08-02
  • 胆囊癌CT表现(视频)

    胆囊癌CT表现
    原发性胆囊癌较少见,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80%的病人有胆囊结石,常误诊为慢性胆囊炎,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黄疸、体重减轻,但多属于晚期,预后差。病理上腺癌最多见,占71%-90%,鳞癌占10%左右,腺癌分为浸润性腺癌、黏液性腺癌和结节性腺癌三种方式。浸润性腺癌是最多见的,表现为胆囊壁呈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严重者胆囊腔可闭塞。结节性呈乳头状或菜花状突入胆囊腔,易出血、坏死,在囊壁无广泛的浸润。黏液性少见,多为广泛的浸润性生长,直接征象是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的不规则增厚,内缘凹凸不平,胆囊变形或腔缩小,胆囊内结节状影,单发或多发。肿块型胆囊呈等密度实性肿块,也可呈密度不均,胆囊腔大部分闭塞,多为晚期胆囊癌的表现。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