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

  • 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视频)

    胆囊癌的诱发因素
    在所有的消化系统肿瘤中,胆囊癌的发病率大概可排到第六位,其诱发因素如下: 1、胆囊结石:胆囊癌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胆囊癌的出现往往与胆囊结石密切相关。据文献报道,50%-90%的胆囊癌的患者均伴有胆囊结石,即胆囊结石可能为最大的胆囊癌诱发因素。胆囊结石本身的质量与胆囊癌的发病率亦有明显的关系。胆囊结石大于2-3cm之后,此类患者出现胆囊癌的几率比一般患者增加7-10倍; 2、胆囊息肉:有较宽基底的孤立型胆囊息肉,亦为导致胆囊癌的常见原因,此类扁平的孤立型胆囊息肉,如果大于1cm,则出现癌变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3、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的慢性炎症有可能会导致胆囊癌的出现。 总而言之,其实就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瓷样的胆囊、胆囊腺肌症,均有可能成为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胆囊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一些南美国家,如智利,其胆囊癌的发病率仍比较高。
    2023-08-02
  • 胆囊癌手术风险大吗(视频)

    胆囊癌手术风险大吗
    目前常规胆囊癌的放化疗手段不能显著改善胆囊癌远期疗效,治疗胆囊癌唯一希望仍是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胆囊癌手术相对有一定困难,而且有一定风险。遗憾的是,许多胆囊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不同程度存在邻近脏器浸润、淋巴结跳跃性转移、血行转移。 选择合适手术切除范围,在明显不增加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前提下,最大程度获得根治性手术,避免盲目扩大手术范围的姑息性手术,是治疗非早期胆囊癌手术治疗的难点。现阶段胆囊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范围切除可能已经接近技术能达到的极限,但对于高度浸润型胆囊癌,除非病灶处于极早期,仅凭手术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肿瘤R0切除。胆囊癌术后远期疗效真正改善,应寄希望于适度范围的根治性切除,及后续有效的多种辅助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和有机结合。
    2023-08-02
  • 胆囊癌术后后背痛是怎么回事(视频)

    胆囊癌术后后背痛是怎么回事
    胆囊癌术后后背痛通常跟胆囊癌位置有密切关系,胆囊癌是胆、胰、十二指肠区手术前最难诊断的恶性肿瘤,能否早期诊断和治疗,影响患者治愈、预后和效果。胆囊癌术后炎症反应可释放大量炎症因子、白介素等,从而可刺激后背部产生疼痛。 如果胆囊癌术后出现腹腔感染、膈下脓肿、肺部感染等,都可刺激强烈炎症因子释放,引起腹膜后神经丛,导致后背疼痛。此外,腹腔后腹膜感染,还可引起发热、腹痛和休克等症状,都可引起患者后腹膜部疼痛。
    2023-08-02
  • 胆囊癌怎样检查(视频)

    胆囊癌怎样检查
    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早期几乎没有任何明显体征和表现。甲状腺癌早期可以做B超检查、CT、核磁和影像学检查,病情严重时还可进行血液检查。胆囊癌早期发现,多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发现胆囊恶性病变,这种情况对于患者预后可能会有影响。 胆囊癌表现如果是晚期,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黄疸,对应检查选择上腹部增强CT扫描和增强核磁检查,会发现胆囊局部增厚、增强影像,提示恶性肿瘤部位和发生严重程度。
    2023-08-02
  • 胆囊癌早期有什么症状(视频)

    胆囊癌早期有什么症状
    原发胆囊癌虽在发病率与死亡率上无法与胃癌、食管癌、肝癌相比,但是发病率依然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排在第五位,发病率大概在6‰-30‰。原发性甲状腺癌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多在胆囊检查时,B超发现出现漏诊和误诊结果,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肿瘤周围血流信号和血流速度,对于提高原发胆囊癌早期诊断具有明显的作用。 另外对于早期原发性甲状腺癌,还可采取增强上腹部CT检查及核磁造影等。目前还有胆囊超声造影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高度怀疑胆囊癌患者,还可选择拍CT进行检查,用于发现是否出现远处转移和周围脏器转移。
    2023-08-02
  • 胆囊癌转移肝怎么治疗(视频)

    胆囊癌转移肝怎么治疗
    胆囊癌肝转移治疗较复杂,晚期胆囊癌时,可通过肝十二指肠韧带逆向转移,45%-80%患者都会出现肝门部和肝内淋巴结转移。单纯侵润胆囊直接浸润到可切除2-3cm肝肠组织,血管淋巴结浸润,浸润可切除范围超过2cm肝组织。对于远隔部位多发肝转移,不赞同实施手术切除,可试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肝转移患者,行肝部分切除可形成肝肠切除和肝部分的五段切除,对于胆囊癌浸润和肝转移部分范围已经足够。对于经肝门途径发展来的肝转移,可实行扩大肝切除加胰十二肠切除术。 胆囊癌是肝外胆道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较困难,晚期可发生肝转移,导致手术根治性切除率较低,预后较差。胆囊癌容易发生肝转移,与淋巴和静脉回流特点有一定关系。胆囊体左半淋巴引流,可引流到胆囊癌肝脏和胆总管淋巴结,再汇入胰上和胰后淋巴结,最后一站是腹主动脉旁和胰十二指肠下前和下后的淋巴结,肛门部淋巴结引流与胆囊外引流没有直接关系。
    2023-08-02
  • 胆囊癌术后发烧是怎么回事(视频)

    胆囊癌术后发烧是怎么回事
    胆道手术后发热是胆道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炎症是影响胆囊癌的重要原因,炎症与胆囊癌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发现胆囊癌患者,局部微环境中存在许多炎性细胞,包括肿瘤浸润细胞,在胆囊癌发生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胆囊癌患者CD3、CD4和NK细胞水平也较高,同时胆囊癌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泌尿系感染、腹腔内感染、胆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及腹膜炎发生,都可引起体内炎症积淀,可引起严重外科感染、发热。严重者还会引起重症外科性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出现感染性休克等。
    2023-08-02
  • 早期胆囊癌能治愈吗(视频)

    早期胆囊癌能治愈吗
    早期胆囊癌有一定治愈可能性,但胆囊癌手术切除率和五年生存率都较低。对于胆囊癌诊治,目前业内存在许多争议,特别对胆囊癌分期的改动较大,体现对目前胆囊癌诊治的困惑。肿瘤侵润深度是胆囊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相对早期T1、T2期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率较低,手术疗效较好可治愈。但对于T2、T3胆囊癌手术切除范围,淋巴结转移规律等,尚存在一定争议,和手术及手术大夫之间有一定差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胆囊癌可取得较好疗效。原发胆囊癌和T1a期胆囊癌只需进行胆囊切除术,但T1b期是否需淋巴结清扫,T2期是否需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目前这些手术治疗后远期疗效没有明显综合数据说明。
    2023-08-02
  • 胆囊癌的早期表现(视频)

    胆囊癌的早期表现
    胆囊癌早期患者表现具体如下: 1、慢性胆囊炎表现:表现为右上腹不舒服、恶心、呕吐、腹胀、纳差,右上腹可能有轻度隐痛,甚至厌油腻,吃油腻后肚子疼等表现,患者没有典型的特异性临床表现; 2、胆囊息肉或者胆囊腺瘤发生癌变,胆囊腺瘤本身症状没有特异性;胆囊癌到晚期侵犯周围组织时,如胆管、胆囊管可引起梗阻性黄疸,侵犯到肝脏引起转氨酶的增高、肝区疼痛等表现,但早期患者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 较小的胆囊腺瘤如直径小于5mm,且患者较年轻,癌变发生率小于5%;如患者年龄大于30岁,胆囊腺瘤直径大于1cm,癌变率达到20%左右;如果胆囊腺瘤直径大于1.5cm,癌变率大概60%左右。 胆囊癌多见于胆囊慢性炎症患者发生癌变,等于胆囊黏膜组织先出现慢性炎性变化,再发生增生、肠化生。细胞突变是缓慢的病变过程,即慢性胆囊炎发生胆囊癌变的过程。
    2023-08-02
  • 胆囊癌做手术能活多久(视频)

    胆囊癌做手术能活多久
    胆囊癌患者的术后生存周期由胆囊癌分期决定,具体如下: 1、对于Nevein分期Ⅰ期的胆囊癌,胆囊切除后,病人的存活基本与人正常寿命一致; 2、对于Ⅱ期胆囊癌侵犯到肌层,预后相对Ⅰ期差很多,五年存活率大概在30%-50%左右,也有报道70%-80%的情况; 3、对于Ⅲ期的胆囊癌侵犯到浆膜层胆囊癌,患者的五年存活期大概为20%左右,效果明显变差; 4、对于Ⅳ期胆囊癌,患者的一年存活期可能不到2%,Ⅳ期的胆囊癌基本上手术效果非常差; 随着综合治疗的进展,研究认为胆囊癌患者可以做新辅助治疗,是手术前做放化疗。手术前放化疗与不做放化疗直接做手术对手术后病人的影响,如果没有淋巴结转移,五年存活率基本一致,但如果有淋巴结转移,放疗和化疗比单纯进行化疗或不做化疗直接做手术的预后明显变好,则胆囊癌的综合治疗可对病人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