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

  • 尿多发烧是怎么回事(视频)

    尿多发烧是怎么回事
    患者尿多伴有发烧通常由以下疾病导致:1、泌尿系统感染:尤其是有严重的急性或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患者会有尿多伴发烧的情况。泌尿系统感染常见是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会有尿多、尿频、尿痛等膀胱刺激征,伴随发烧,通常体温在38℃以上,严重时会达到39℃以上,甚至超高热,经过这样的一段时间,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少尿,这时就证明了患者有可能已经存在肾功能不全,但是在急性期,患者的症状和治疗情况完全可逆;2、梗阻性疾病:如梗阻性肾病,也会造成患者尿多伴发烧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结石,肾、输尿管结石等,在前驱期也会有发烧伴多尿的情况,但是在疾病加重期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临床症状;3、其他疾病: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感染,同时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也会出现尿多伴发烧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在其前驱期也会有多尿伴随发热。
    2023-08-01
  • 反复发烧血象高怎么回事(视频)

    反复发烧血象高怎么回事
    如果反复发烧且血象高,应考虑出现感染。在细菌炎症感染急性期,患者易出现反复发烧不退的表现,出现体温时高时低的弛张热,且会有明显周身疼酸痛,血象也会高。此时血象高一般是指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等指数偏高,细菌感染占绝大多数原因。通常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菌感染时,会有血象升高,尤其是免疫力低下时,呼吸道、泌尿系统、消化道的细菌感染都会造成上述情况。如果患有急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或者胃肠炎,会出现反复发烧、血象高的情况,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上述症状尤为严重。如果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述症状,应进行PCT、C反应蛋白检查,包括全程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等检测,明确是否处于炎症感染上升期,或体内病原微生物正在复制、传播等。如果明确是呼吸道疾病,建议进行呼吸道九联检,判断是否需合并用药。
    2023-08-01
  • 尿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尿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对于正常人来说,尿中会存在非常少量的蛋白。一旦肾脏在滤过蛋白方面的功能出现异常的时候,会出现蛋白尿。蛋白尿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也可以表现成大量蛋白尿。有蛋白尿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尿中泡沫增多的情况。 尿蛋白主要来源于从肾小球滤过造成的蛋白,包括肾小球肾炎或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会表现出蛋白尿的情况。也有肾小管疾病,包括间质性肾炎、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这些疾病也会造成肾小管对蛋白重吸收功能减低,这时候也会出现尿中蛋白。
    2023-08-01
  • 泌尿系统反复感染怎么回事(视频)

    泌尿系统反复感染怎么回事
    泌尿系统反复感染多数是因为治疗不彻底,以及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毒力过强,也存在泌尿系统梗阻等原因。泌尿系统感染主要是细菌或非细菌性病原体感染,如大肠埃希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从尿道口进入尿道、膀胱等部位,形成局部的菌落堆积。部分甚至通过输尿管上行至肾脏肾盂,而产生急性的肾盂肾炎,或慢性泌尿系统感染。通常需使用广谱、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进行相应处理,且需足剂量、足疗程使用。通常包括头孢二代、头孢三代,以及喹诺酮类等药物,连续治疗1-2周,在复查尿常规或尿培养后,确定没有明确感染征象时即可停药。另外局部卫生不洁、饮水量过少、不洁的性生活等,也可能造成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对于毒力较强的细菌,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效果欠佳,所以需使用药敏试验的相关药物,进行足剂量、足疗程治疗。
    2023-08-01
  • 慢性肾衰竭怎么诊断(视频)

    慢性肾衰竭怎么诊断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一般出现血肌酐增高,伴血尿、蛋白尿等。主要病因为原发性的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遗传性肾脏疾病及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接受重金属等导致全身各系统损伤。如有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更需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发现早期肾脏损害及时给予治疗。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发展的共同结局,是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以及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终末期肾衰竭即尿毒症,其病因多种多样,主要有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比如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肾病、尿酸性肾病等。还有肾血管疾病以及遗传性肾病,比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 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不同,疾病的进展速度也不同。若未及时、有效的控制,均可以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需要终身的肾脏替代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防治主要是减缓肾功能的进行性恶化,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主要的措施有严格控制血压,早期应用ACEI、ARB类药物,严格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饮食中需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进行降脂治疗以及纠正贫血等。
    2023-08-01
  • 尿比重偏低是有什么病(视频)

    尿比重偏低是有什么病
    尿比重能粗略反映肾脏浓缩与稀释功能,尿比重<1.015称为低比重尿,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由于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而比重降低,因肾实质破坏,丧失浓缩功能的时候,尿比重固定在1.010±0.003,见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等。 尿崩症患者因下丘脑垂体受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抗利尿激素的灵敏度降低,大量水分从体内排出使比重降低,出现严重的低比重尿,比重<1.003,可低至1.001。
    2023-08-01
  • 尿比重偏低是什么意思(视频)

    尿比重偏低是什么意思
    尿比重粗略反映肾脏浓缩与稀释功能。成人随机尿尿比重在1.003-1.030之间,晨尿>1.020,新生儿为1.002-1.004。一般尿比重偏低主要指尿比重<1.015,生理性可见于大量饮水后,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以使尿比重减低。 由于影响尿比重的因素较多,用于评估肾功能时24小时连续多次进行测定更有价值。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尿崩症等疾病导致的尿比重减低具有临床意义。
    2023-08-01
  • 白细胞增多怎么回事(视频)

    白细胞增多怎么回事
    白细胞是体内的主要的免疫细胞,对于维持人体免疫功能非常重要,当白细胞总数高于10×10^9/L时,称之为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可划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五类,以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增多最为常见。白细胞增多具体病因如下: 1、生理因素:运动、劳动、冷浴、水浴、酷热严寒等均可导致白细胞一过性增高; 2、病理因素:常见的有急性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各种炎症,如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肾盂肾炎、结肠炎等;组织损伤如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血细胞破坏如严重血管内溶血;急性失血性如消化道大出血、脾破裂、宫外孕破裂等;严重中毒;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肺癌等;急性中毒如化学物质、药物、生物毒素中毒等。 具体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导致白细胞增高的具体因素,从而对症治疗。
    2023-08-01
  •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视频)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如下: 1、肾实质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为最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2、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硬化、先天性肾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 3、内分泌系统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 4、主动脉缩窄:表现为双上肢血压不对称,双上肢血压高于下肢; 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甲亢、阵发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均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