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疾病

  • 韦尼克脑病MRI表现(视频)

    韦尼克脑病MRI表现
    韦尼克脑病又称出血性脑灰质炎综合征。是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与嗜酒、胃肠疾病等消耗性疾病有关。临床多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眼肌麻痹、共济失调、神经障碍为该病典型三联征,但并非所有病例均出现。部分病例临床确诊较为困难,眼睛麻痹最为常见,外展无力、多为双侧。90%患者精神意识混乱,表现为意识淡漠、嗜睡,严重者可发展为神经错乱、昏迷。病变累及部位存在特点,导水管周围、中脑、顶盖、第三室脑室旁、乳头体、丘脑为最常见部位。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急性期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ADC明显下降。 韦尼克脑病另外特征性改变是乳头体常存在明显萎缩,根据中脑导水管、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周围和丘脑内侧脑组织双侧对称性,T2高信号以及乳头体萎缩等特征性表现,本病一般不难诊断。临床以大量维生素B1治疗,有可能获得良好预后,影像学改变可以消失,治疗后复查磁共振可为临床提供预后评估。
    2023-08-02
  • 外痔疼痛难忍怎么办(视频)

    外痔疼痛难忍怎么办
    外痔分为结缔组织外痔、血栓外痔、静脉曲张外痔和炎性外痔,四种外痔只有血栓外痔和炎性外痔疼痛明显,其它外痔一般不疼痛。 肛周神经分布较多,加上肛周分泌物较多以及排便时刺激,疼痛都较为严重,部分患者甚至描述为肛肠疾病疼痛是天下第一痛。 对于上述两种痔疼痛,首先要采取中药熏洗、外用药膏和内服药物,严重者也可以用止痛药。中药熏洗药物很多,有成方如苦参汤,水煎,先熏后洗。也可以用外用药膏,市面上治疗痔疮药物很多都有很好效果。
    2023-08-02
  • 大便出鲜血不疼怎么办(视频)

    大便出鲜血不疼怎么办
    如果出现大便带鲜血,但是没有明显疼痛,常见于痔疮或肛裂,一般和大便干燥、便秘相关。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首先建议患者到肛肠外科进行检查,除外痔疮以及肛裂情况。如果存在以上情况,可根据肛肠外科医生的建议,选择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由于直肠疾病,比如直肠息肉或直肠肿瘤引起便血,建议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因为在肠镜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患者是否存在息肉、肿瘤或炎症性疾病。除此之外,直肠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也可以引起大便带有鲜血,但是溃疡性结肠炎往往会伴有黏液脓血便。如果大便中带鲜血,而没有明显感觉到疼痛,首先需要排除肛门疾病,然后建议进行肠镜检查,以除外直肠疾病。
    2023-08-02
  • 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要休息几天(视频)

    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要休息几天
    息肉切除后的休息时间约为1-2天,但由于肠壁比较薄,有些病人切完后可能会引起迟发出血,甚至穿孔、瘘等严重并发症。所以一般手术后3-4天内一定要注意饮食,注意观察腹部有没有腹痛等症状,也可以多休息几天,1周后一般都可恢复正常,不会有太大问题。 直肠息肉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结直肠疾病,有些是炎性息肉,有些是腺瘤性息肉。如果炎性息肉比较小不需要处理;如果息肉较大,会引起便血、腹泻等症状,可以进行处理。腺瘤性息肉容易引起癌变,所以也要积极处理。息肉处理方法是在肠镜下切除,如果息肉离肛门特别近,可以经肛门局部切除。
    2023-08-02
  • 直肠脱垂是什么症状(视频)

    直肠脱垂是什么症状
    在肛门直肠疾病中,直肠脱垂是一个比较常见疾病,直肠脱垂指直肠壁部分或者全层向下移位。如果是直肠壁部分下移也就是直肠黏膜下移,称为黏膜脱垂或者不完全脱垂;如果是直肠壁全层下移称为完全脱垂,如果下移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为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一般直肠脱垂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女性,主要表现为肿物从肛门内脱出,一开始肿物可能比较小,只有排便时脱出,排完大便以后缓慢地自己复位消失。随着病情发展次数越来越多,体积也会越来越大,严重者要用手托回去,同时还伴有排便不尽感和肛门下坠感。有的病人在咳嗽或者腹部用力,甚至站立位时也可以脱出。 随着脱垂进一步加重,可以引起不同程度肛门失禁,常从肛门有黏液流出,从而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瘙痒,对病人造成比较大的痛苦。另外因为直肠排空障碍,患者还会出现便秘的症状,有可能刺激肠道从而导致次数增多,呈羊粪样改变。严重可以引起直肠黏膜糜烂、破溃,从而有血液流出。所以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建议病人及时到医院就诊。
    2023-08-02
  • 胃溃疡严重吗(视频)

    胃溃疡严重吗
    胃溃疡在慢性的胃肠疾病中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也是胃炎发展的危重阶段,许多慢性胃溃疡的患者因反复胃疼就医,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溃疡。胃溃疡并发症较为严重,如上下瘘的出血或者穿孔,因长期的黏膜溃疡得不到治愈而形成的慢性胃黏膜或胃酸腐蚀胃壁而造成的出血和穿孔,是胃溃疡危重的并发症;幽门梗阻或胃癌等均为胃溃疡的并发症,因此慢性或急性胃溃疡是需要重视或尽快治疗的危重临床疾病,因此一旦发现需尽快就医进行正规治疗。
    2023-07-30
  •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怎么回事(视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怎么回事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胃黏膜出现慢性浅表性炎症,其主要症状为胃脘部疼痛、胀满、恶心、烧心、反酸等。该病为胃肠疾病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若症状较轻,则以饮食控制、清淡饮食为主;若症状较重,可予以胃黏膜保护剂或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抑酸药物。若条件许可,可予以中药治疗,以有效缓解胃炎症状。
    2023-07-30
  • 吃点东西就恶心是怎么回事(视频)

    吃点东西就恶心是怎么回事
    吃点东西就恶心有以下几种情况: 1、提示胃肠疾病发生,当然也不仅局限于胃肠疾病,部分脑中风、急性心肌梗塞也可以出现恶心; 2、女性恶心伴随感冒症状发生,则更提示严重疾病,如心脏病、脑中风等; 3、很多女性在月经来临前会出现恶心,这时可以口服薄荷茶,往往症状可以缓解。如果年轻女性停经30天以上,应该注意是否有早孕情况发生; 4、如果恶心伴乏力、厌油,既往患者有病毒性肝炎,则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发作,这时就应该到医院及早检查,及早进行治疗; 5、如果恶心伴呕吐、腹泻发生,有可能是急性胃肠炎症状,这时也可以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但如果恶心反复发生,临床上也需要注意。
    2023-07-31
  • 如何预防宝宝胃肠疾病(视频)

    如何预防宝宝胃肠疾病
    从长远角度而言,儿童胃肠疾病的预防需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身高、体重能正常增长。随着年龄增长、体重增长,儿童胃肠功能可能逐渐完善,胃肠疾病可能逐渐好转。如果儿童身高、体重增长较慢,有明显营养不良,则胃肠功能肯定较差。多数情况下,肠胃道疾病需妥善管理,具体如下: 1、进食易消化食物:选择儿童容易耐受、易消化的食物,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需尽量少吃; 2、少量多餐:如某种食物儿童喜欢进食,进食量大,即容易出现胃肠道疾病,容易出现呕吐、消化功能紊乱等; 3、行为调整:儿童在吃饭行为上进行调整,吃饭要规律,不可一刻不停地进食,使胃得不到休息; 4、多咀嚼:可以帮助消化吸收; 5、饮食卫生:避免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2023-07-31
  • 胀气怎么快速排气(视频)

    胀气怎么快速排气
    临床上胃肠道胀气较为常见,常见引起胀气的原因包括胃肠疾病、肝胆胰腺疾病等,消除腹胀应对症处理,常见处理方式包括: 1、应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如吗丁啉等; 2、应用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 3、餐前服用吸附气体的药物,如活性炭、西甲硅油等; 4、应用复方消化酶制剂,如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