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疾病

  • 肝硬化的饮食(视频)

    肝硬化的饮食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至关重要。因为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可造成食道和胃底静脉曲张,部分患者可出现糜烂或门脉高压性胃肠疾病,因饮食易诱发出血,因此以清淡、少油、低盐的软食或流食为主;禁食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禁止饮酒;阿司匹林或抗凝药物及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及相关药物,均可刺激胃黏膜,加重肝脏负担,进而会加重肝脏本身的病变。因此需清淡饮食,避免药物、酒精和刺激性饮料的摄入。
    2023-07-30
  • 低钾血症的原因(视频)

    低钾血症的原因
    临床上有时会遇到低钾血症,导致低钾血症的原因有三个途径。钾的摄入过少、钾的排出太多、钾的分布异常,会造成血浆中的钾水平下降。摄入过少一般见于胃肠道疾病造成,包括食欲不振或梗阻性胃肠疾病,特别是幽门梗阻或贲门梗阻,这样的疾病都会导致含钾食物的吸收障碍。也能见于胃肠道炎症,导致钾吸收减少,食物难以吸收。也见于主动摄食减少,如精神上方面的厌食造成低钾。钾的排出过多,一般见于碱中毒或大量利尿时,尿中丢失钾过多,也会造成血钾水平下降。细胞内外钾的平衡改变,特别是在严重高血糖或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钾会从血浆进入到细胞,血浆中的钾水平就下降了。
    2023-08-01
  • 腹痛拉血便怎么回事(视频)

    腹痛拉血便怎么回事
    腹痛、拉血便往往考虑消化道出血或肛肠疾病等导致,具体如下: 1、如果因肛肠疾病引起的便血,往往腹痛症状不明显,如肛裂出血、内痔出血、混合痔出血等,肛裂出血多伴有肛门坠胀疼痛,而痔疮出血往往不伴有腹痛症状;而肛门疾病出血,大便往往都是鲜红色,往往都是便后出血,或便纸上带鲜血,血和大便不混合在一起; 2、若是消化道出血,尤其下消化道出血,提示结肠出现问题,如感染性肠炎、缺血性肠病、肠息肉、肠肿瘤都可造成腹痛、便血。此外通常病变位置越靠近肛门,便血颜色越鲜红,直肠、乙状结肠病变可出现鲜血便,而升结肠或者横结肠病变,有时会出现暗红色血便或黑便。因此出现腹痛、拉血便,提示患者肯定出现器质性病变,要尽快就诊,咨询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2
  • 肛肠疾病有哪些(视频)

    肛肠疾病有哪些
    肛肠疾病有很多种,甚至有几十种,但是总的来说分为四大类: 1、痔、瘘、裂等属于肛门直肠的常见病; 2、结直肠的肿瘤,比如结肠癌、直肠癌或者结肠息肉,是肛肠科的第二大类疾病; 3、肛肠的结直肠炎性疾病,这类疾病包括结直肠炎、克罗恩疾病或者是结核性肠炎,这些疾病是第三大类; 4、功能性肠病,比如便秘或者是肠易激综合征,是肛肠科的第四类疾病。 总之,这四类疾病当中又分出很多疾病。因此肛肠疾病其实包括的种类很多,从部位上来说,可以包括整个结肠、直肠和肛门等部位所发生的疾病都可以纳入肛肠疾病。肛肠疾病的从字面上理解,就知道肛门和结直肠等部位所发生的疾病都可以称之为肛肠疾病。目前,医院在分科上分有肛肠科。所谓肛肠科是包括肛门、直肠、乙状结肠所发生的疾病,这类疾病都可以纳入肛肠疾病。以前一般老百姓所说的痔瘘科,其实也是肛肠疾病的范围之内,但仅仅是肛肠疾病的一部分,也是肛肠疾病部分常见病。除了常见的肛肠疾病,还包括刚才所说的结直肠炎性疾病、结直肠的肿瘤或者结直肠的功能性疾病,这四类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肛肠科所含纳的疾病范畴。
    2023-08-02
  • 胆管结石痛怎么办(视频)

    胆管结石痛怎么办
    胆管结石表现为剑突下偏右侧疼痛,和胃十二指肠疾病、心绞痛、肺部和纵隔疾病引起疼痛的位置相同,因此发生疼痛时需经过辅助检查和临床诊断,鉴别是否由胆管结石引起,疼痛是胆管结石、胆管炎的夏科氏三联征之一。胆管结石患者出现上腹疼痛时需给予治疗,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方式,非手术有镇痛解痉药物和中药辅助治疗,手术则是通过多种手段把结石取出,并预防结石复发。
    2023-07-30
  • 消化不良等于积食吗(视频)

    消化不良等于积食吗
    消化不良不等于积食,消化不良范围较广,多数器质性疾病都可以导致消化不良,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可以导致消化不良,糖尿病也可以导致消化不良,慢性肾病、肝病、胃肠疾病都可以导致消化不良。临床上最多见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即患者做检查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同时又存在消化不良症状。消化不良症状主要为饱胀、胃口不好、恶心、嗳气、反酸,甚至还有便秘,这些都可以归结在消化不良的症状群里。 积食相对简单,它是消化不良中一个小部分,就是俗称的吃多了消化不动。积食消化不良的治疗相对简单,一般常规的中成药,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就可以获得较好疗效。出现积食先建议患者少吃,让胃肠道得到休息。如果积食伴有大便不通,可以用枳实导滞丸帮助通便,效果较好。
    2023-07-31
  • 功能性胃肠病中医治疗效果如何(视频)

    功能性胃肠病中医治疗效果如何
    功能性胃肠疾病,可通过中医的调理,达到治疗目的。中医调理主要包括饮食药膳、起居、运动锻炼、情志调节等,及中药、艾灸、贴敷、泡脚、推拿、按摩等中医的特色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比如腹胀、便秘患者,经足三里及腹部穴位针灸后,效果确切突出。精神压抑患者,通过推拿、按摩等,患者的精神也可得到很好的调节,睡眠也会更加安稳。
    2023-08-01
  • 小肠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视频)

    小肠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小肠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小肠CT:检查需服用泻药如聚乙二醇,大量饮用后聚集在小肠内,此时行CT检查包括影像重建,有助于明确小肠壁有无增厚、强化情况,及肠壁外肠系膜有无增粗、迂曲以及脂肪改变。对于诊断小肠疾病如克罗恩病,鉴别诊断肠结核淋巴瘤等均有一定帮助;2、胶囊内镜:小胶囊相当于数码相机,口服后随肠道蠕动进行实时拍照,对肠道内黏膜病变、占位性病变,均具有较好诊断价值。如果患者存在肠梗阻表现,或怀疑存在肠梗阻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因为胶囊内镜可能在狭窄部位无法通过,导致胶囊滞留;3、小肠镜:经口进镜时主要检查空肠、回肠上段,而经肛进镜时通常检查回肠中下段,理想状态是小肠镜能够两边贯通,完成整个小肠的检查。但实际工作中比较困难,因为小肠长度为5-7m,无论从经口、经肛均无法100%达到对接。因此,小肠镜需要在有经验的大夫,且有经验的医院进行,但也存在部分患者检查不全面情况。
    2023-08-01
  • 胃镜能检查哪些病(视频)

    胃镜能检查哪些病
    胃镜可以检查食道、胃与十二指肠疾病,胃镜从口腔进去通过咽喉部到食道、胃、十二指肠。如果这些部位出问题,可在胃镜下观察到疾病,具体如下: 1、食道炎症、溃疡或者狭窄,贲门失弛缓在胃镜下可以通过胃镜进行判断; 2、胃内肿块可以通过胃镜下活检,取出部分黏膜进行病理检查进一步确诊; 3、溃疡、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通过活检取出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是否在胃内定植; 4、十二指肠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均可进行胃镜检查,胃镜除直接观察外,还可将内部病变物质取出进行病理分析,如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淋巴管扩张、小肠问题,在显微镜下进一步判断。
    2023-08-01
  • 得了痔疮中医怎么治(视频)

    得了痔疮中医怎么治
    中医治疗痔疮历史非常悠久,经验丰富,我国目前肛肠病学许多疗法都是继承中医经验,中医治疗痔疮是根据痔疮不同程度,采取内治、外治手术等不同疗法,比如内治法,可以口服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消肿散结、活血化瘀、补中益气等中成药或中草药,一般适用于肛肠疾病出血、疼痛、炎症、便秘、体虚等对症治疗以及并发严重疾病或老年体弱不宜手术者,中药因为具有辨证施治的特点,所以临床占有优势。 外治法,包括中药熏洗、服药、理疗,用外用的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中医手术疗法也很具特色,比如枯痔法、注射法、结扎法、套扎法等,手术治疗在肛肠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肛肠疾病的手术,具有鲜明的中医和中西结合特色,其常规操作与西医比较有许多独特之处。
    2023-08-02